写字如刻印。钟国康
写字如刻印 钟国康{:1_226:}{:1_226:}{:1_226:}{:1_226:}{:1_226:} 线质苍茫、遒健! 回复 3# 雪桐子
{:1_56:} {:1_56:} 注:“大师”都是这个屌“# #”符号! 什么是篆刻?!我锺国康眼中的篆刻应是如下十方面:
篆刻是中华民族之伟大贡献。篆刻是中华民族之国粹。 篆刻从一个工匠来讲,能篆能刻就可以了,从一个民族来讲,她就是精神,这种精神在篆刻的范畴里,更显重要。篆刻之高级就高级在,“方寸之间见天地”,怎么见法?!就二大方面!一从“内容”即“精神”上见,二从“质感”亦即“质地”上见,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第一方面撰写内容亦有二(60分)
一是正文,也叫印文。正文在一个“正”字,亦有如“对正下药”,比如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只抄古人句,属下下策…;撰写心声,或唤起什么,为上上策。二是款式也叫边款,边款是正文的补充,可为是精髓之精髓。可使正文提升,款文要思想性,好的贵款一般包括如时间、地点、句子出处、什么事、为什么拿出来用、本意是什么、现在用来其引申意义又是什么、最后表达一下你的个性、签上你的大号、别称、书斋等等。贵款难得,有专指流畅的文言文更难得。“篆刻”篆体入印,更显一个古字,一个地道的篆刻家,款文有时更比正文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不怎样起眼的句子,一经款文点识一下,其意思逆转,个人情怀容入其中,自然而然,气宇轩昂。总之,印章正文和边款在篆刻作品中如果按总分100分来打分,“印文”、“边款”应占60分。
第二方面由如下九点来体现(40分)
1.篆书入印。
篆有大篆、小篆,其它如图案、甲骨文、金文、籀文、甚至六国文字、之外还有宋、隶、草、行、 押记、封泥等等都可入印。宗旨,美即可,记住!字体永远都是可读的字,而不是想入非非的图案,更不是想入非非的美。
2.石味。
篆刻既然用石来做刀、笔、墨、思想体系的载体,其坚硬的石性,刀拼石裂应存其中焉。
3.刀笔味。
我们用刀来做屠石工具,其作案痕迹之“刀味”,自然就有单刀、双刀、冲,转、切、挑、刮、敲、打等等。“刀味”,故亦叫“刀法”。更有甚者,应能悟出几分,刀之刚柔爽利感。我们用毛笔起印稿,用刀刻印时能留下毛毫柔软感,那就是篆刻之高人了,此印定好。
4.纸墨味。
在石上刻字,能刻出墨在石上流动的感觉,有纸上用墨的喘息气象,此印必高。
5.图案味。
结篆、结线、上下左右、轻重圆直、左对角、右对角、处处讲究自然协调。
6.古韵味。
篆刻家在出土古印里面发现了被时间、泥土风化和蚕食的美后,移植用之于新刻的篆刻上,这种古韵味,篆刻家一般都是敲打出来或一刀下去自然就有的,自身的,骨头里溅出来的溅息儿。
7.印色。
如果把宣纸比作母亲,笔墨比作父亲,印章就是儿子。如果印色不讲究,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血缘成分,那眼缘亲情之亲近感就远,没有“亲近感”不是亲生的就是捡来的野种。讲究体现在细节上,那么就要往印泥中加一点墨或黑色的印泥,最好还有你本人的DNA,使其血液相互渗透并流淌着,然后再用力钤于书画上,这自然就是你的一家子了。
8.印印泥味。
“印泥”讲的就是“泥”字,是印印泥之感,而非印印油之感。天下雨泥水将干,深一脚浅一脚的那种感觉。钤好印后有泥泥感,且因用力而有深浅肌理者最佳。
9.收集印蜕与边款。
因人而异,方法万千不一一道你。
2012.7.2 钟国康/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