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蔡邕《熹平石经》残石 摹写本
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由议郎蔡邕,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共四十六石,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北京图书馆、台北历史博物馆等。《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国手。试以《周易》经石为例,略作分析。其结体方正,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当为的论。近年也有人讥其过于方整,而冠之以“馆阁派”。其实,它整饬而不板刻,静穆而有生气,和明清以来风行的拘谨呆滞的“馆阁”字,不可同日而语。惟其如此,《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流风所及,至深且远。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
本《熹平石经》残石(E),为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该残石出土于东汉洛阳城开阳门外太学旧址——洛阳城东南十八里之碑楼庄朱家疙瘩,内容为春秋公羊经,表里镌刻,背面高49厘米,宽48厘米,两面共六百二十四字(本帖收录其中一面),是千年以来所出土最具代表性的石经。由沾化李杏村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购得,卅八年亲携来台,民国五十三年李氏因年事已高,以此国宝藏诸私家不如归诸公有,乃由立法委员会王广庆先生居间,复得政务委员叶公超先生赞助,由教育部长黄季陆先生以象征性之价格,即新台币二十三万元有价捐赠台北历史博物馆,终使辗转流离之国家重宝为博物馆永久保存。自此石经遂能公开展示。
《熹平石经》残石 摹写本 详见:淘 宝 网 搜“安然居熹平石经” 确实好看。 好!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