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2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2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3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3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4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4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张遴骏《《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7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周建国《《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7
治印體會點滴
——周建國
我生也晚,無法親見前人治印手段,只能從他們所遺眾多著述、印譜中窺得其孜孜以求、繼承發展、自立門戶的為學之道。平時,我看印譜,既揣摩前人印面功夫,又留意其邊款跋語。因有些印家雖未有治印的專門著述,但在其所刻印章的邊款中,常常記錄了自己治印過程中所見所得,其中有不少頗具獨到的真知灼見。如果將這些印款縱橫貫穿起來便可領悟:歷史上凡成功之印家,儘管他們中各自探索印學之道的方法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在其初始階段都離不開一個“善假於前賢”、“作繭自縛”的過程,即努力臨摹秦漢,取法前人,轉益多師,博採眾長,從而為個性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最終借古開今,達到“破繭化蝶”之境界。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8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周建国《《
原斋李平
发表于 2011-11-16 15:18
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