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16:34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 点破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

本帖最后由 空声堂主人 于 2011-6-23 16:59 编辑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内密 点破入展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1)……待续

为配合大家备十届战国展,回帖者加我学生QQ604818224,口令“贺文龙老师的书友”可获赠作品包(6、7、8、9届国展,首届篆书、二届隶书、三届兰亭、三届扇面、首届册页、六届楹联等展览获奖、获奖提名作品清晰图片。)

十届书展临近,响应中国书协倡导,陕西书协雷主席挂帅,王蒙副主席亲自负责,集合全省的实力派书法家精英150人会集陕西某大学,特邀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吴震启,著名书法刘洪洋,著名书法家、教授、博士吕金光,书法家、兰亭奖得主陈天民老师,西安美院副教授、书法博士贺文荣(龙)授课,解析国展,揭秘获奖内密,点破入展玄机。

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17:29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 点破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2))……待续
一、如何拔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并将其最大化?

为配合大家备十届战国展,回帖者加我学生QQ604818224,口令“贺文龙的书友”可获赠作品包(6、7、8、9届国展,首届篆书、二届隶书、三届兰亭、三届扇面、首届册页、六届楹联等展览获奖、获奖提名作品清晰图片。)





1、集字的妙用。准确定位,选对碑帖,适度意化,个性书写。
粗一看,你觉得没什么,甚至会说我不是初学书法的人,还要集字啊。呵呵,这几句话您得细细琢磨,参透了,可以发挥出不得了的爆发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百分九十九的人都不能达到真正的创作。创作是沙孟海、林散之、于右任之流的书法家挥笔就来的事,一挥而就,略不经意。古代的书法家也是这样的。这要一辈子的功夫,是一生学养和功夫的凝结。我们挥笔就来,不假作意、一次成功的、质量较高的书法作品有几件呢??国展获奖、入展的作品如此做就的作品又有几件是这样的呢?你不要被获奖感言中--半夜二点一挥而就的迷药迷魂了。最隐秘的部分人家不告诉你的。
    当我们还没达到真正的“创作”水平时,又要入展、获奖,怎么办呢?四字真诀曰:设计、制作。此四字好说,怎么做呢?此时先打住,我直接告诉你的东西,你不会珍惜的。大家先看几张图片吧。你要能从这几张图片中悟出点东西,你就不用我说了。你悟了,悟不出,我告诉你,你收获会很大的。呵呵
    如果你能把八届、九届国展作品集找一下,对照片这两年的隶书获奖作品你一定能发现点什么,细心看。我扫描的图片相数太大了,我得处理一下,大家等一下吧。

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17:39

大家看出问题了吧。首先三张图片是二位作者的作品,第一张和第三张是同一个作者。首先三张都是集字。第一张是集开通褒斜道的对联,为了让作品字数多,大气,作者一口气集了六幅对五字对联。因此,我们发现这幅作品的重复的字特别多。“世”用三次,“显”用两次,“史”字用三次,还有其它重复字,大家找吧。作者落款说,前人五言句。其实,古人所的五言句是指五言诗,绝不是一堆对联放在一起伪装五言诗。再者,大家细心的话,发现这幅作品根本读不通,原因是少一个字。作品共59个字,不能被5整除,应该是60个字,少一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呢。我们再看第二幅作品和第一幅不是一个作品,,过了四年第二幅作品说白了就是借用第一幅作品,“意临”了一下,不过他很细心,发现了原作的错误,并改下了,补了缺字,看第二幅作品的第二句有“世用张永年”,第一幅作品正好缺了“用”字。第二幅作品如何“化用”第一幅作品的,你看出来了吗?意临,略变用笔,改变对联的顺序—因这是对联“开会”,所以顺序可以改变,如果是五言诗就改变不了了。又改变了章法,用了宿墨。呵呵。用得巧吧。过了四年,同一内容又获奖了。是奇迹吗?评委失职吗?构思巧妙吗?大家回答吧。
   不过可敬的是,第一幅作品的作者早都知道自己曾用少了一个字的集字作品获奖,且伪称为五言诗。他九届展换了方法,不是集联了,改抄高其佩的诗,还是集“大开通”。又获奖了,他获奖看,看到第二个作者的作品一定会开心而诡秘地发笑,呵呵。
    不过,还是让我们对这二位作者举一下大拇指吧,善于构思、设计。两年的三幅作品排在一起看还瞒有娱乐性的,呵呵。既然是大赛、展览,这些方法就可以用。用成功了大是水平。
    我们现在要好好思考和反思一下如何巧用集字了吧,用得巧,用得隐,用得活,用得足。这四句话好好品品吧。呵呵。也要反思一下自己老投展,或者不入展的,或者入展不获奖的问题了吧。打仗都要用计,讲战略战术,你光发狠劲猛写,下苦功,不想构思、设计,能行吗?当然,不鼓励大家做假啊。呵呵

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17:41

贺文龙授课

张培刚 发表于 2011-6-23 18:40

{:1_56:}

何其原 发表于 2011-6-23 19:15

请赠作品包,谢谢

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20:02

本帖最后由 空声堂主人 于 2011-6-23 21:3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空声堂主人 于 2011-6-21 14:29 编辑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 点破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3))……待续
http://bbs.shufa.org/attachments/forumid_12/11062320363599dbb3dc927e09.jpg
为配合大家备十届战国展,回帖者加我学生QQ604818224,口令“贺文龙老师的书友”可获赠作品包(6、7、8、9届国展,首届篆书、二届隶书、三届兰亭、三届扇面、首届册页、六届楹联等展览获奖、获奖提名作品清晰图片。)

   九届国展的获奖作品将“集字法”用到了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有些朋友对于九届的获奖作品提出很大的异议,尤其是那件集颜真卿《自书告身》的作品,可是你不得不服人家集得巧。你一劲地写,一个劲地朝网上发,让别人提意见,一点用也没有。你自己研究过国展,思考过国展吗?从获奖中看出问题了吗。呵呵,动不动发投展作品,热闹倒是热闹,作用最终没有多少。
    再看看几个国展获奖作品吧,你能从作品中读出更多作者构思的东西吗?你能让经典碑帖说话了,你就是书法高手,你能让获奖作品说话了,你就是国展高手了,可惜很多人只知道低头猛写,或者动不动发出一件作品让大家批。这种行为近于幼稚—恕我直言!
   总是集联,字数太少,而且集联的文句总是让觉得别扭——为了用上碑帖中有限的字形,没办法啊。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看看九届国展集颜字的作品吧。不服的人说,不就是集自书告身嘛。可是你不要忽视了,这个作品有几个好处,第一,作品文字为自己写就,不是抄唐诗宋词,能用古文论古人的书法,有学养吧,评委老头头们喜欢,他们总是嫌年轻人没学养嘛。第二,字数多了,好一大段啊。第三,人家有意临功夫,个性化的功夫,不仅仅是初学者的集字——死描死摹,不生动,没有时代气息。所以这种作品一下子吸引了评委的眼球。
      可是大家没想到,有高手在六届国展中就用了此法,而且与集颜字的太像了。那就是第二件作品的作者,广西现象的制造者张羽翔。张写了一段论王羲之的文字,开头王羲之三字就像王羲之写的,中间的字大家看看吧,是不是王羲之帖子里的,这种集字的巧妙,你想到了吗?所以不要老抱怨获奖者的没你写得好,人家第一着就胜过你了,人家懂得构思,懂得用脑子写字,有朋友的人觉得这几句话不好听了吧。呵呵,我只是提个醒,没有不尊重大家的意思。
http://bbs.shufa.org/attachments/forumid_12/1106232039ce515ad47a5dab5b.jpg
http://bbs.shufa.org/attachments/forumid_12/11062320392143fb13ff9ca3a7.jpghttp://bbs.shufa.org/attachments/forumid_12/1106232039d823f23754b877a8.jpg
九届国展集字作品特别多,不过作者各招,招招不同。看看集《天发神谶》,有一小楷抄的是洛神赋,你说他集了没有,可以说集了,也可能说没有,但是写洛神赋小楷经典作品很多了,他总是有很多材料直接放在边上参考的吧?大家思考吧,说到这里,你对这点技巧还没有深入的体悟,下面的文字也就不必要看了。反正我写到这里对这个话题已觉得无聊了。
      如果你还是一天天努力写,一个个作品朝上发,不构思,不设计。只是赚得吆喝声。I就服了YOU了。
      
       先写到这里了,朋友们读了感想写几句发上,不为给我回帖,写写读后感是很好的办法哦。会促进你思考的。你不思考,光是写,我建议你就不必投展了。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写了读后感,会督促我发上新内容的。呵呵。

豁达凌 发表于 2011-6-23 21:18

集字必是学书的不可逾越的门径,自古所谓集古成家,不集怎能成家?而现代人正是太多于现代意识,玩个性,少了沉下来学古,集古的他是态度,评委的这种崇古导向是有利于我们沉下来从古代精品中汲取营养的。国展导向很明确嘛。贺教授真是点破红尘啊,呵呵!

空声堂主人 发表于 2011-6-23 21:36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内密 点破入展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4))……待续

为配合大家备十届战国展,回帖者加我学生QQ604818224,口令“贺文龙老师的书友”可获赠作品包(6、7、8、9届国展,首届篆书、二届隶书、三届兰亭、三届扇面、首届册页、六届楹联等展览获奖、获奖提名作品清晰图片。)

——如何使你的作品风格化、写意化、陌生化。


上节总结,你对你要写的内容,你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选什么碑帖,以什么风格为基准,文字内容为什么。这里有很多诀窍哦。我不展开了。只说一点。比如说,你看人家选了《洛神赋》你选一下《赤壁赋》写小楷,这是个危险的选择哦,因为太熟悉的内容,评委会重视的,会怀疑你是临谁的,等等。上一届作者快要踩的地雷,你刚好踩上了,人家得的好处你没得。哈哈。每一届作者都有学上一届获奖或入展的,可是每一届出的问题,评委当时没注意到,下一届就注意到了,你要小心哦。
   我们这一节讲一下,如何使你的作品风格化、写意化、陌生化。
      恕我直言,我们现在的展览作品,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还是临摹化创作而已,或者直接说就是临摹化习作。即使一些获奖高手的作品也基本在这个层次。也就说,他们选好好碑帖和取法的书法家,就开始猛临,有的为了一两次展览,有的一临王羲之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米芾说的“集古字”,也不是这样啊。这主要是对书法没有会通的理解,很可悲。你以后见到很像那个帖的书法,不用佩服他了。如果才写书法三五年,还可以,如果写了五年以上,还这样,基本没什么出息了。当然这是国展现状。这样的作品有时也很沾光,乍一看很古典,很地道,临古很深,技术很细。但是很无聊。你的功夫不是很深的话,不适合走这一条道,人家临王羲之二十年了,临书谱三十年了,你怎么和人家相比。你要做的是使你的书法作品风格化,让你学习的原帖风格淡化,让你的作品个性化,写意化,这样才生动,才能打动评委,也能让评委在很多王羲之,孙过庭、王铎风格中找到“陌生化”的作品。这种路子尤其适合字数不多的作品,对联一类。也适合有感觉,有才气,关于临机发挥,功夫并不是很深的作者。到底怎么做呢。明天再说。写幅字,刻个印。日课一下。睡觉。

淡菊 发表于 2011-6-24 09:19

说的号受教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冲刺十届国展 揭秘获奖 点破玄机—西美贺文龙副教授授课稿(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