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02
--微云起泰山——曾来徳小品书法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03
--微云起泰山——曾来徳小品书法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03
--微云起泰山——曾来徳小品书法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03
--微云起泰山——曾来徳小品书法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04
--微云起泰山——曾来徳小品书法展--在深圳画院举行
叶武
发表于 2011-5-22 21:16
结束,谢谢观看
谢天勇
发表于 2011-5-22 21:34
一件经典的书法作品,给人的印象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与精美,最重要的是作品内蕴的微妙与丰富。让观者品读作品如饮美酒,沉醉于中。然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仅体现于作者的日积月累的功夫,卓尔不凡的气度,更体现在作者对书法之点画线条极度敏感的洞察力。曾来德老师的书法作品就是这样,曾来德老师的书法,跟他的人一样。他下笔肯定,似乎可以依稀听见他落笔时发出的声音。他的作品的章法,在安稳中求奇特;结字,则在奇特中求安稳,这可谓得辩证法之奥妙了。我一直认为,书法之结字最难,是比用笔更需要用功的一大关键;曾来德老师与于此不传之至理,亦颇有会心,尤其在一个字的重心的调度上,堪称得心应手。中宫既明矣,用笔虽大度率直,笔画虽摇曳参差,而行气犹跌宕从容,倘若不是聪明人,没有相应的功夫,不会如此。曾来德老师行草书以碑为基调,又追宗二王之神韵,呈现着一种狂放中求精劲,疾速中见沉着,酣畅中有敛抑之境界。他融入古法与今意,挺拔与飘逸,沉静与灵动,达到了碑与帖的完美结合。 行草书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留连忘返。作品中既有“二王”笔法,又有张旭、怀素雄劲挺健的风姿并兼以王铎浑厚大气、墨色淋漓的气势,其书法作品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的笔墨当中,作品行笔的动势,点画的扫刷,能从心所欲地驾驭于笔下,无滞凝之笔,这是先生的可贵之处。他在布白上,能使满卷字形大小错落,将长、方、扁、圆随心安排,产生对比,凸显变化。用墨上,他将王铎式的浓墨、涨墨、和渴墨相结合,随着书写的节律和字形变化而形成墨色、墨块上的变化,使之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也即当前所说的“展览效果”。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说:“束腾天潜渊之势于毫忽之间,乃能纵横潇洒,不重故常,自成变化。然正须笔笔从规矩中出,深谨之至,奇荡自生。故知奇正两端,实惟一局”,这一精辟之论阐明了书家只有极为“深谨”的理性把握,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奇荡自生。曾来德老师的行草书创作是体现这一道理的,不是信手使气的故作,而且也于他的精神气格相通,大气中有妍雅、狂放中有内秀,这是他书法的再一特色,也是他以后更应该倾注精力不断完善的地方。
作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名家,曾来德老师在书法取法资源上的开拓,在行草书创作风格上的创新,为我们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曾来德老师正当盛年,因其坚定与执著,书道日益精进,先生于当今书坛自当是一座标志式的重镇。愿先生于书道的深情不变,探索的脚步不止。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 谢天勇
邮编663306
电话18708769818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1-5-22 21:36
{:1_107:}{:1_107:}{:1_107:}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1-5-22 21:37
{:1_107:}{:1_107:}{:1_107:}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1-5-22 21:37
{:1_107:}{:1_107:}{:1_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