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5-14 17:42

随感

  在书法圈子里,“师法自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对而言,学绘画的有写生,写生就是与大自然直接对话,书法则没有“写生”一说,这样,书法中的“师法自然”就显得较为含糊了。数天前,朋友买了个树头回来,根据树头的形状,打算做个屏风。众所周知,人为的东西,无论如何精美,在观感上都不如路边任意一株小草显得自然,这大概就是“师法自然”的意思了。
  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人都清楚,要写生文章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就如绘画的写生或书法的临帖,它不需要进行技巧方面的训练,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自然而然写出好文章来了。
  有意无意之间大概是人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体现了,也是人最自由的时候了。
  不少人喜欢以“赤裸祼的来,赤祼祼的去”来劝谕他人,我不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如此洒脱,但从这话中可以体会到,孤独伴随着人的一生。
  写日记的主要作用是将日常的感受变得更加清晰,不现的感受常常各自独立,但个人是一个整体,不同的感受之间必然有所联系,当不同的感受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潜意识之中跑到意识之中来,个人因此而产生“明悟”。由于原先显得各自独立的感受联系起来,文章内容也就因此而更加丰富。
  明悟过程是意识碎片重整过程,因为有了这个过程,人也少了许多莫名奇妙的烦恼。
  中国不少人对“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不陌生,而“道”作为万物之母,也就包含着神或上帝的意味在内了,也难怪梵高称“上帝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事实上,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仍无法创造出一株小草来。
  上帝就在身边,只是常常为我们所忽略。
  没有总结就没有经验,也就不可能有所进步。
  “意”属于经验范畴,只能由各人去体会。不过,同样是人,也就有了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人可通过相似的经历而获得相似的经验,这就为“意”的传授提拱了依据。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5-15 18:19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11-5-15 18:22 编辑

  当今没有圣地。
  “仿古家具”中的“仿”字可堪玩味,它的命运会不会如90年代顺德陈村的兰花那样呢?
  跟随时尚或跟风是心灵脆弱的人获得心灵安慰的一种方式,附丽于所谓经典、传统亦然。
  大自然千变万化,各尽其妙,可终归于自然,艺术作品亦然,无论风格如何,得自然之意即佳。
  每个书法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无意中会写出一笔或一幅自认的佳作出来,碰到这种情况,可对其反复推敲,即使没有明确的答案,亦必有所获。
  所谓“高风险,高回报”,可有多少人真正去理会其中的“高风险”呢?
  灵魂的蜕变如化蝶那般,充满艰辛与美丽。
  每个人熟悉的人或物,都是从陌生开始的,陌生意味着偶然,这不能不说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是出自运气。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才体会到克拉克利特所说的“一切遵循命运而来”的意思。或许,这只是我的误解。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5-15 22:33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武侠小说热已经消逝。
  认真阅读一本严肃的著作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很难做到诚以待人。
  无论有没有人注意,那朵紫荆花还是随风飘落。
  眼前的形象输送到意识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假若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变异,意识中的形象是不是可称为幻觉呢?当局者中,有谁能分清眼前的形象是不是输送过程中变异所导致的呢?
  任何人对眼中所见产生怀疑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我们不得不凭最为熟悉的言语来理解世界,甚至在梦境中亦是如此。
  当代书法展览催生了以刻意表现为主流的作品。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5-18 19:23

  除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外,人很难发现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执着。
  伤害与被伤害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人。
  如果一个人连良心是怎样形成的都不知道,他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好人。
  跟着反省而来的往往是自责。
  只要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他的人生有多少污点,都是值得原谅的。
  伟大的艺术家不是传播福音就是宣告灾难即将来临。
  预言得以实现是因为人们很难从习惯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来。
  高估自己能力的人不计其数,低估自己能力的人也不少。
  历史是一笔糊涂帐,谁也看不清其中的面目。
  从帮助别人得到乐趣是对自己过失的补偿。
  藉口用得越多,遭受良心的反噬越大。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肤浅,就会明白到肤浅是一种罪过。
  人的道德观念多是小时候形成的,这不能不说跟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幸福与否要从他晚年来衡量,年青时名利双收或生活坎坷并不能决定什么。
  一幅名画的材料费所值无几,但它的内容却是一本晦涩艰深的书。
  因谣言而抢购醋精、抢购大蒜、抢购食盐等是助长恶行的扩散。
  一个人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谣言而能保持冷静实属不易。
  停下脚步细心阅读一下眼前的风景。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6-4 19:04

研究书法就是研究人。
当代不少书法爱好者将书法定位在技术层面上,结果他们亦从技术层面来欣赏书法,相信这种情况在过去亦然。毕竟,无论在任何时代,艺术家都是极为罕见的。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6-27 21:59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努力终生都无法对自己有深刻的理解。
  
  仁义废,法治兴。
  
  直到今天,我仍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正确的含义是模糊的。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最佳的。
  
  当一个人发现有些事情不得不要去做的时候,大概就明白到这就是他的命运的小小体现。
  
  生命有限让我们不得不充满危机感。
  
  唯有达到平常心才能避开自卑。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1-7-2 20:20

  我们对古老的神话不屑一顾的同时又在不断创造新的神话。
  智力上的局限令我们产生侥幸心理。
  对噪音的定义多出于习惯。
  用眼睛才可看见色彩。
  我们关于完美的标准是模糊的,我们亦习惯用这种标准来衡量他人。
  如何给酒醉下定义呢?
  艺术喜欢跟人捉迷藏。
  知行合一对我来说仍然很遥远。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迷宫中——即使意识到这一点仍无法走出迷宫。
  如果一个人不抱偏见,就不会否定鬼神的存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