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珍藏】《书法研究》(2003年全年六期)
【绝版收藏】《书法研究》(2003年全年六期)公社绝版珍藏价(6期总价):50.00元 (已包含挂号邮寄费,快递请另加10元)
【银行或网上汇款】
◆ 中国工商银行 帐号:6222000200127096600 户名:李阳
您可以通过以上任意银行汇款或转帐到以上帐号。注意请带尾数,以便识别,如¥50.02。银行或网上汇款后请及时将您的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信息短消息或致电:13366080547(李先生)即可!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论坛总务的微博
【绝版珍藏】《书法研究》(2003年全年六期)
【绝版收藏】《书法研究》(2003年全年六期)第111期(2003年第1期2003.01)共123种共6页
当代书论
1 差的现代书法,更差的抽象画(王南溟) 1——19
2 非“派别”(司有来) 20——35
古代书论
3 瘗鹤铭二号石刻非原刻辨(罗勇来) 36——57
4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研究(王家葵) 58——81
5 诸葛亮碑帖汇考(陶喻之) 82——109
会议综述
6 “潘天寿与20世纪中国书法”学术研讨会述评(卢炘、卢铁) 110——123
篆刻研究
7 柴子英,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印学家(孙群豪) (未录)125——126
8 许瀚与何绍基的交游考略(小霓、刘昆) (未录)127——?
第112期(2003年第2期2003.03)共8种共122页
书论研究
1 经学与阮元书学思想的渊源(金丹) 1——13
2 中国古代“气”论的逻辑演进(陈雅飞) 14——26
3 书法功能与学书定位(钟家骥) 27——35
4 东坡的书法史论(叶培贵) 36——46
碑帖考释
5 《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考释》二帖补正(曹宝麟) 47——60
书家年谱
6 苏轼年谱(刘兆彬) 61——110
篆刻研究
7 柴子英,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印学家(孙群豪) 111——112
8 许瀚与何绍基的交游考略(小霓、刘昆) 113——122
第113期(2003年第3期2003.05)共11种共124页
学术争鸣
1 论误读与书法史的关系(徐学标、谢光辉) 1——18
2 论流行书风的创作走向你(沃兴华) 19——29
书史研究
3 论古代书论中的“思”(叶梅) 30——35
4 论书说“虚”(莫小不) 36——53
5 白云先生“书气”说探微(裘金康) 54——63
6 古代书论的肇始:从班固到崔瑗(张天弓) 64——76
7 郑道昭与“九仙”(于书亭) 77——86
8 宋克生平与交游考论(朱天曙) 87——97
9 四库本《续书史会要》阙漏考(张金梁) 98——105
10《旧唐书》、《新唐书》记述本朝书家书法书事之比较
及评析……(张志攀) 106——115
11杨维桢籍贯别号考(杨尔) 116——124
第114期(2003年第4期2003.07)共8种共124页
当代书论
1 论线性艺术与点性思维(蒋天耕) 1——9
古代书论
2 从“书为心画”到“书如其人”(万林) 10——25
3 “史书”与“八体六书”(刘涛) 26——30
4 “五乖五合”刍议(刘春梅) 31——43
5 浅谈中国古代执笔方式(杨森) 44——61
6 晋人执笔、用笔及书风阐释(翁志飞) 62——77
7 浅谈隶书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价值(胡卫平) 78——82
8 陈淳书法研究(朱爱娣) 83——124
第115期(2003年第5期2003.09)共10种共124页
学术年谱
1 书法抒情说平议(李华年) 1——15
2 传统哲学思想的切入对书法空间形式的作用与影响(白砥) 16——45
3 经典与流行之间(陈治元) 46——50
4 对建立书法教育体系的思考(张淳) 51——61
书史研究
5 论行书艺术的类型及审美特征(王鼐) 62——76
6 不可思量之思量(邱志杰) 77——86
7 黄宾虹之书学(王宏理) 87——96
8 飞白书研究(靳鹤亭) 97——106
9 “颤笔”探微(王波) 107——114
书家年谱
10伊秉绶年表(唐戈) 115——124
第116期(2003年第6期2003.11)共10种共124页
当代书论
1 关于当代书坛流派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西中文) 1——23
2 直气勇气责任感——有感于“当代”书法史研究(傅爱国) 24——31
书史研究
3 《淳化阁帖》肃府本研究(何碧琪) 32——58
4 王羲之重要传本墨迹评析(陈麦青) 59——71
5 书写家具变革对唐代中锋笔法的影响(陶贤果) 72——82
6 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向彬) 83——97
7 董其昌书法尚淡美学思想管窥(崔爱武) 98——103
8 康有为书论中的“精、熟、通”思想(吴聪) 104——114
9 就“羸”、“瘵”二字和曹宝麟先生商榷(孙向群) 115——118
印史研究
10丁敬卒年考(方小壮) 119——124 很好的资料。要一套。 {:1_45:} ddddddddddddddddddddd {:1_107:}{:1_107:} {:1_107:}{:1_107:} 都是些理论,究竟如何运笔,尖毫用多少,辅毫用多少,提按顿挫有几分,使转中如何挫锋,挫多少,如何转锋,如何在运笔中圆中见方,方中见圆,是要在高人指点下通过实践来得到的。得到不是说你懂了就成,而是你通过实践能够把握住了,只要下笔就分毫不差。理论只是在完全具备基本功行为能力基础上的一种灵性开发。 都是些理论,究竟如何运笔,尖毫用多少,辅毫用多少,提按顿挫有几分,使转中如何挫锋,挫多少,如何转锋,如何在运笔中圆中见方,方中见圆,是要在高人指点下通过实践来得到的。得到不是说你懂了就成,而是你通过实践能够把握住了,只要下笔就分毫不差。理论只是在完全具备基本功行为能力基础上的一种灵性开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