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仁杰
发表于 2010-12-25 11:15
一般说来,朋友不一定是知己,但知己却一定是最最知心的朋友。朋友总会有很多,但知己却一定很少,我们总不会嫌朋友太多,因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对于知己,一个也就足够了,因为知己确实难求。“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不是吗?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12-25 11:55
一段友谊,便是一笔财富,倘若一个人能够拥有几位真正的好朋友,拥有一段如上古的伯牙、子期,战国管、鲍,近代马、恩一样的,深若大海,坚若磐石,牢若青松似的友谊的话,那他可真是“富甲天下”了。“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不是吗?但是真正的友谊却并非人人都能唾手可得,它只垂青于那些彼此真诚以待的人们。若不然,,古人又何必发出:知音少,弦断谁人听?的嗟叹,鲁迅又何必说出:“人生一知己足矣”的感叹呢?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12-25 11:55
这也就要求那些期望得到真正友谊的人们,彼此真诚以待,相互信任。因为真诚是一架天平能称出友谊的质量,它不是三月桃花忽现,而是松柏四季常青。而信任则是友谊之树赖以生存的养料。真正的友谊需要用真诚的心去浇灌。真正的朋友之间决不能缺失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也决不能缺少了彼此之间的那份默契;没有彼此间的真诚以待,没有相互间的信任,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
人常说:“时间能冲淡一切”,我却不以为然。从初中到现在也已有这许多年了。在这许多年中,我最难忘记的便是当时的朋友。我最难以释怀的也还是这些同学、朋友间的友情。也许是我过于念旧,也许是我太看重友情,但是不管怎样,对于这些朋友间的友情,我这一辈子恐怕都忘不掉了。长久的时间可能会淡化“一切”,但是,再长久的时间也淡化不了朋友间的友情。因为友谊如醇酒,久而弥香。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12-25 11:56
对于朝夕相对的朋友来说,并不会十分觉得朋友难得,友情可贵。而一旦分离,才会觉得难舍难分,才会发现那些平时毫不起眼的朋友在自己的心中原来也是如此的份量十足。每每忆及也总会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本来嘛,朋友本身就是一个很温馨的字眼,不是吗?
与朋友相处,当然是舒适的,美好的。那么与朋友离别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幸好,在遥远的古代,几位诗人正在送别友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送别朋友时,他毫无悲伤之意,表现的最是豁达,最是超然。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12-25 11:56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帆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李白在《送友人》。
渭城朝雨匿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权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在渭城驿站送别友人。他感情真挚,描写的最是细腻。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挚着饯行杯,眼搁着离别泪。刚道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是关汉卿在《沉醉东风》中《送别》友人。他表达的最是悲痛,流露的全是真情。
面对着即将远行的朋友,让我们互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后悔有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于是驿道边,码头旁,只留下“送别人”的身影。“朋友”,在我们的注视下,走远了。
苏莹
发表于 2010-12-25 12:01
好茶叶清清爽爽,好朋友平平淡淡。em1
毛相斌
发表于 2010-12-26 11:01
2011的圣诞墨潮友人联欢
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缘分,你和蓝天绿地碧水青山相处是一种缘分,
你和白云小草泥土浪花相邻是一种缘分,
你和一个人相伴也是一种缘分,
也许像那隔海相望的礁石,只拥有一种海角天涯遥遥的相思和祝福!
毛相斌
发表于 2010-12-29 10:16
也谈书写的快乐
傅德锋
最近读书,看到这样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至少它可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说的是:“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理解是,一个人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然后进一步被社会所认可。但这句话值得深味的地方在于,他说“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往往并无价值。换句话说,当你不完全把自己的价值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之上才可能更有价值。我们撇开其他不谈,仅仅就从从事书法的角度而言,我认为确实如此。
我们为什么选择书法,那是因为自己喜欢,这是最朴素的起因。当自己有意识地要把自己锻造为一个书法家的话,这就从单纯的爱好转化为了一种人生理想,这是好事,值得肯定。我们从写字到书法,首先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快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当很多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往往因为名誉功利等等的因素,结果反倒把自己搞得很苦恼很痛苦,这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是在给自己找别扭。特别是在展览文化背景下,书法人要寻求介入社会,要不可避免地参加一些展赛活动,在此当中,不免精神紧张,患得患失,入选获奖则喜,名落孙山则忧,甚至会转忧为怒,寻找机会发泄,比方说在网上注册马甲骂人之类。快乐没有了,包容心缺失了,压力增大了,怨恨心产生了。心态被功利扭曲了,理想世界被负面的东西占据了。
毛相斌
发表于 2010-12-29 10:16
当下社会的确进入了一个评奖大潮空前汹涌的时代,本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之下,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我们已经焦虑不安,大有无所适从之感。面对现实,可我们又被各种名目的评奖撩拨得更加浮躁,也更不容易自信了。个人要想在此狂潮中站稳是在具有很大的难度。我觉得,在此实质上有一个误会,那就是获奖的目的无非也是让我们既“富”且“贵”,而在古人那里,却有“何必富贵”的自信,那我们也不妨来个“何必获奖”这岂不也是一种潇洒?!做了事非得别人或社会来承认,要让人家给你贴个“标签”才算快乐,岂不是大俗?这一是自己对自己所作之事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充分的自信,二是没有享受到自己所做之事的快乐。因此才需要由他人和社会来为你按一下“确认”健,此处显然有着极大的感觉误区。我们并不是在这里鼓吹大家什么奖都不要争取,而是觉得如果所有的奖我们都要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才有问题。
毛相斌
发表于 2010-12-29 10:17
评奖活动的趋于泛滥,说明我们已经太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包装。事实上,因为深爱书法,所以我们平时学习书法犹如吃家常便饭,尽管很平淡,但足以使我们生活得很健康。而评奖,犹如饭菜里面的调料和偶尔去吃的大餐,虽说是一种需要,但是却不可以调料代替饭菜,也不宜将大餐取代家常便饭。事实上,自己亲手在家里做的饭菜可能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相对而言比较卫生安全。
再比如时下社会人们热衷于追求的文凭,按理说,文凭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的一个证明,也可能是一种能力和身份的象征,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是我们感到哭笑不得事情。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在实际当中却往往不比那些没什么学历的人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曾经有一个北大的毕业生为此写过一本叫《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书,还畅销了几年。作者在这本书里讲了这么一层意思,他说当自己从大学走上社会之后,才发现在大学里面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错位。特别是在大学生自由择业的当下,在社会大批量“生产”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下,高学历的含金量大大减弱了。从大学的校园兴致冲冲地手捧一纸文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却需要从头开始审视自己。我们以前很注重获奖,那是因为当初的奖项相对而言更具有含金量,当评奖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演变为一种“产业”时,我们手里的奖项也不幸成为了一个轻飘飘的东西,不再具备什么权威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