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
发表于 2010-8-9 08:37
祝贺冷兄,同龄人的骄傲!
li66peng
发表于 2010-8-9 11:42
我想对于草书,我也是不太懂,但是还是能够看出在线条的起承转合间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认识一个人的书法,和认识一个人一样,有的人是一见钟情,有的人是比较内敛,需要仔细品味。当初看王镛老师的字,也觉得不怎么样,感觉就是小学生写字,但随着不断了解,不断对王镛老师的作品、书法视频、书法理论、书法言语中真正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和王镛书法的内在美。
再就是艺术很多地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魏启后老先生也说过,自己写自己的字,本身就是一种风格,因为别人写不出你这样的字来,就像是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
冷老师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是比较高的,真心希望冷老师书艺更进一步,为我们献上更多更较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大餐!
如有可能请冷老师为俺题写“静心斋”,我觉得我就是每天太忙碌,需要静下来,细细地回味过去的一切,对每天的事情做个总结。否则一味的前行,不思考总结,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
li66peng
发表于 2010-8-9 11:49
很喜欢您写的楷书,特别是您往瓶子上写的那张照片,特别好!多次看了您的网络书展,发现您的楷书不板,点画呼应,倚侧,向背,方圆,的确都有很好地体现。
也验证也某些书家所说,方圆有时也体现为一种下笔轻重的关系。小楷书能写出丰富的面貌,的确要下很大的功夫!
黄晓丹
发表于 2010-8-9 17:48
作品的情感表达充满“真气”。冷先生始终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书法创作中,凭借手中笔墨“达其情性,行其哀乐”,将自身对书法的热爱之情糅合到了与濡墨走笔同步协调的境界,通过有形的笔墨语言和对线条形象的塑造去尽可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354400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移动通信公司 李小龙
钟兴吾
发表于 2010-8-9 18:38
em1em1
梦晋斋主
发表于 2010-8-9 20:30
柏青兄的书法传统深厚,率意而古拙,意味深长;前不久托贤斌兄拿得六人展集子,上有兄台之题签,在下十分受用百分感激,如蒙抬爱,给俺题个斋号,那就千分圆满,万分谢谢哪。
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中学 王波顿首
单火亮
发表于 2010-8-9 22:42
祝贺冷老师8月强档人物展览,有时间去贵府拜访学习!
镜鉴居士
发表于 2010-8-10 06:46
恣肆豁达,潇洒野逸———读冷老师作品有感(兼于网友交流)
有很多人将书法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另一类是流行,相信更多的朋友愿意将冷老师的书法归为第二类。其实我并不这样认同,传统也罢,流行也好,二者之间虽有明显的外在区别,其实仍有本质的联系,那就是必须植根传统,只不过“流行”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更为广阔的创造,个人才情更大极限的抒发。再说了完全脱离传统的根本称不上书法!因此我想冷老师的作品就是传统之上的流行了!
我以为冷老师的作品取法二王,同时又融入自己对碑的理解,碑帖结合,完美演绎,这样的作品是美的。说她美,因为碑帖结合下老师的线条更加的灵动、丰富、精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书法的结构飞动跌宕,欹多于正,并时时有造险制奇、出人意料之处,令人浮想联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作品墨色丰富,格调高雅,古意盎然,韵味雅致,情趣飘逸。
再品老师作品我们依旧会发现,老师对“二王”书法精神的理解是精深的,继承是独特的,看看老师的作品,我们还会发现老师的线条是由差异的,时轻时重,时常时短,时曲时直,时方时圆,加之牵丝萦绕,气韵联通!依旧是美的,妙不可言!!
谨以此文和网友交流!!
当然如有幸请老师赐作品一件或斋号“镜鉴居”以近距离学习!感激不尽!!
黄记文
发表于 2010-8-10 08:16
书法如灌木娇妍体质柔脆。
间有繁芜蔓生,加以剪裁,施薅耘之力,不失别有景象。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10-8-10 09:20
古朴、自然、大气、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