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3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是对书法情有独钟并有深入研究的人,是真正把书法当作事业和生命的书坛领袖人物。他的影响不限于河南,波及全国甚至国外,是名至实归的。
——薛夫彬《“张海书法作品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4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中的信息量很大,我觉得他的小字中有一些写经的部分,或者都是由隶书化为行草,有一致性。张海永远那么祥和、安静,创作富有活力,他做人的境界,不是仅有书法可以容纳的。
——王家新《“张海书法作品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4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的创新,即在于不取简帛书之姿媚婉娈,不取汉隶之正襟危坐,而熔汉隶的博大沉雄与汉简帛的飘举飞动于一炉。这使得他的苦心经营,既获得坚实的古典支撑,又自我作古,别树一帜;与离经叛道、师心自用、闭门造车、装疯卖癫式的所谓创新,有冰炭之别。他的创造,仅仅比古人多了一步,也正契合其“一厘米论”的著名观点。往者有人不认可张海先生的创造,认为张海隶书已不再姓“隶”,实不知其笔笔皆非古人,而又笔笔皆是古人耳。
——孟会祥张海书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4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先生以过人的魄力、勇气和胆识,以飞动苍劲的行草笔意触入浑朴醇厚的隶书之中,写出了被行家一致肯定的草隶。由此,我觉得又可以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启示;艺术贵在创新,书法艺术的创新也需要敢想敢闯,如果不敢想、不 敢闯,即使功力学养再深厚,其结果可能只是老到和精致,却不会有激动人心的创造的可能。当然,敢想、敢闯必须以功力和学养为基础。
——赵彦良《融古铸今有容乃大——品读张海先生隶书新作所感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5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先生隶书取法《礼器》、《乙瑛》,后来更多地关注《封龙山碑》,早年多有传统隶法的作品问世。为求变化,他又取法汉简,也出了不少以简书笔意为创作基调的作品。但他写简书并非欲以简书当行立足,而是以简之元素来丰富调节隶法表现,增加隶书的飘逸灵动之感。因此,张海先生的隶书创作呈现了被书坛称之为“草隶’’的新面目。既非方正端肃的隶格,也非流动、随势夸饰的简书,而是融二者于一体,间以行草连带笔意的气象。
——崔廷瑶《立足传统创新求变》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7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张海先生非常注重运用辩证法思想思考艺术创作的诸种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也说明他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义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讲究过犹不及,即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制约而达到一种平衡。而道家思想则善于从一个因素的对立方面考虑问题。讲究有无相生,认为任何事物都由相反相成的对立面组成。在传统思想背景下发展的书法艺术,正是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相的精义。张海先生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艺术问题。这使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刘宗超《理性与***的碰撞》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9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9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9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59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