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运 发表于 2009-5-5 23:41

其实细化展览形式只是在当下的一种探索,或许连探索都算不上,只是某几位当权者一时头脑发热而炒作出来的一种当下书法现象,类似的现象绝不仅仅是二届隶书展,即将拉开序幕的楹联展也当属于此种发热之举。这种展览运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以先入为主的权贵心态给无数想通过展览一举成名或是意欲谋取一定利益的书法人设定了一个框框,所有参赛者均要在这一框框中迎合或是揣摩评委的喜好和口味而进行“创作”,于是展览尚未开始,为展览而备战的书法人早已成了展览的奴隶,失去了真正创作所必需具备的意义。以这一条来判断,笔者认为无论细化展览与否均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样的展览形式,总会吸引无数“奴隶”之作,因此“隶书展”自来有之,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刘云山 发表于 2011-12-24 10:14

展览细化是好事,支持。
二届隶书展买了作品集一直在看,好作品的却也很多,但是,大多数作品还是有跟风之嫌,传统功底太弱,是不是创新就不需要传统了。其实,个人愚见,隶书还是相当难写的,汉代兴盛之后,直到清代才出现第二次高潮,相隔一千多年甚至到两千年,清代的隶书大家虽然都有自家风貌,但均师承汉碑,专于一体,他们将传统基础打得很坚实,这个也是我们现在隶书创作需要审视的问题所在。立足传统才能创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费墨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43

不能把手段当目的。{:1_271:}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公社辩论会】四月之辩:由第二届隶书展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