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4-16 14:13

原帖由 蜗牛轩主 于 2009-4-15 12: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何提高书法水平,展览是一个好办法。可是书协揽钱也是事实。书法家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差,大家越来越少,浮躁之风盛行,等等,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话题可以讨论,没有广泛的基础怎么可能出大家,而且大家不是青菜萝卜,一茬又一茬,他是要有时间,要有一定的气候才能形成,兄的观点代表许多书友的观点,欢迎展开谈。em13 em13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4-16 14:15

原帖由 王文博 于 2009-4-16 00:5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为艺之道,志必欲高而脚必欲低,两者不可任失其一。志欲高者,不恋恋于人世荣华,不汲汲于浮名微利,而常存乎远大,不为物引,不为境移,超然万物之表。脚欲低者,量才情之所堪,得自处之善道,尽性安分,循实而 ...
兄的观点是劝学的观点,大家都有这个思想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好办了,现在都与时俱进,请兄就这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em13 em13

草原狼群 发表于 2009-4-16 14:36

作品面目的雷同和实质内涵的缺失,是当今书法的通病,实际上无论是细化也好还是综合也好,关键看作品.看了隶书展的作品,另人耳目一新的极少.我认为可能是对隶书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创新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隶书加行书或草书或篆书就是成功的,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4-16 15:11

原帖由 草原狼群 于 2009-4-16 14:3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作品面目的雷同和实质内涵的缺失,是当今书法的通病,实际上无论是细化也好还是综合也好,关键看作品.看了隶书展的作品,另人耳目一新的极少.我认为可能是对隶书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创新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隶书加行书或 ...
这个就是千人一面的问题,每一次国展都有这个问题,流行书风的泛滥有评委,有作者,有媒体,都有责任。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09-4-16 20:17

原帖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9-4-16 14:1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书法的古于今是相对的,没有古也就没有今,今在历史上也就是古,我们要讨论的是书法细分对书法事业的发展史利还是弊。
欢迎江东兄对这个话题继续发表高论。
兄言没错,笔墨当随时代,隶书也需发展。可绝不是当下一窝蜂地在形式感上做文章,每个字都要跳跃、张扬、轻飘,甚至以东倒西歪唯美,脱离了隶书本应表现出的古拙、端庄、厚重以及古雅的趣味和内涵,也就是说,隶书本具有的精神没了。创新可以,但不能浮躁。最后再言一句,不管何书体,最好不要细分,否则克隆杂交出很多“四不像”来,朝哪里归类都不好。弟愚见,见笑。

[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09-4-16 20:19 编辑 ]

贺进 发表于 2009-4-17 09:47

原帖由 江东行者 于 2009-4-16 20:1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兄言没错,笔墨当随时代,隶书也需发展。可绝不是当下一窝蜂地在形式感上做文章,每个字都要跳跃、张扬、轻飘,甚至以东倒西歪唯美,脱离了隶书本应表现出的古拙、端庄、厚重以及古雅的趣味和内涵,也就是说, ...

老兄所言在理。书法的创新与发展在于“字内功”的修为,而不是外表的华丽装饰,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定论的认为书法的外在形式在书法艺术中所承载的比重。

东草房 发表于 2009-4-17 11:40

em1 em1 em1

东草房 发表于 2009-4-17 11:41

em1 em1 em1

风光墨色 发表于 2009-4-18 11:42

怎么冷清了?

天成居士 发表于 2009-4-18 13:51

原帖由 江东行者 于 2009-4-11 19:3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隶书当做草书写
名曰书法贵创新
纵笔犹似脱缰马
古意尽失新意无
金农秉绶如相见
惭愧摆手叹弗如
君不知
一朝掌权成新贵
不愁天下不认可
可叹世人多薄俗
欺世盗名仍相容
年年评论又如何?千载书风法度多.所好因人各有志,毋须统一定山河.与时俱进开新境,万法相融天地和.总恨书坛如意少,呻吟若尔空蹉跎.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公社辩论会】四月之辩:由第二届隶书展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