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康 发表于 2009-2-24 23:37

说钟国康书法--------宁有猛兽嘴爪之伤,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


说钟国康书法
               《羊城晚报》   罗 韬撰文

人之才识风鉴,可以为时代所压,而不可为地气所囿;能开生
面于地域风格之外,其衷中必有滂沛不可掩抑、众流不可移易、世
风不可薰染之质。于稠人广座之中,气异同侪、神超朋辈,此禇季
野能识孟万年于人群,以其器宇卓然不类也。

   国康向生山缓水软之区,而振笔挥斥,却有慷慨悲歌之气,自
与岭南毓秀淡荡之风大异,往往观之于展览,必一章跳出,令人顿
生一叫空群之感。

   五十年间,岭南之书,大抵秀逸渊蓄、气短韵长。吴子复学礼
器能秀雅不能高古,秦咢生以北碑之笔呈赵体之姿,麦华三本蕴藉
醇厚惜晚堕媚弱,李曲斋跌宕风神而微伤易。国康挺生其后,粤人
而不作粤人之书,其行草行楷,至大至刚,霸悍淋漓,笔有风起雷
动之势,墨有嵩生岳降之量,当其一气而下,磅礴落纸,不避误笔,
吾知其有不能自己者在。

   西哲狄德罗尝论天才云:“力哉,丰盈哉,吾无以名状之粗糙,
崇高、激动,此天才之特征也。其可欣喜处也令人震惊,其过失亦
令人惊异。”而吾国古画论亦有“画贵有误笔”之说。天才必失,
误而云贵,何也?此乃不期然而然之天机泄漏,乃才情激荡横溃之
迹,无过失则无以冲决藩篱桎梏,无误则无以表暴其郁勃不平之气。
盖英雄面目,宁有猛兽嘴爪之伤,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

   国康岂空桑出世者哉,盖深得清人三昧者也。复古以开新,远
交而近攻,此清人之旧辙,而今人之新轨也。

   书法至于明,则晋唐之法近乎穷。明末王铎、张瑞图、黄道周、
倪元璐辈,以新理异态求转出头地。然其态固新而其宗未变,仍为
偏师一旅,未开堂堂之阵。唯有清一代,金石碑版之学兴,方可谓
水穷之处,云起新天,凌唐轹宋,父秦篆以得其骨,母汉隶以得其
肉,以兄弟蓄南北碑以养其气血,于是鱼龙变化,各因所染,皆可
以入于古,出于我,歌其情、舞其性;新源一开,浩浩汤汤,真有
汪洋恣肆之象。百年于斯,大瓢贮月,小杓分江,沾溉无限矣!此
岂止于典型之新,更示人以无穷救弊之方。

   国康斟酌其间,取顽伯之浑厚矫轻薄之弊,取冬心之生辣矫熟
媚之弊,取苦铁之苍莽矫浮滑之弊,取白石之天真矫刻着之弊,由
此上溯秦汉、重窥晋唐,可谓观水必观其澜矣!从此得驱遣于无形
而奔溢于笔端,此非追其迹而已也,盖意与古会,性与贤齐也。

   今国康集其作品行世,蔚然大观,营垒崭然,气象肃烈,如睹
名将焉,欲挟霹雳以角中原,规复岭南雄直之气。韬因书所感如上,
聊当鼓铜钲挥铁琶以壮其行。

钟国康 发表于 2009-2-24 23:37

em13 em13

松辽一叟 发表于 2009-2-25 10:51

em1 em1 em1

江南一布衣 发表于 2009-2-25 22:28

自吹自擂呀,佩服

钟国康 发表于 2009-2-26 08:25

em13 em13 em13 em13
钟国康参与拍摄的“建筑纪录片”   建筑纪录片演绎艺术人生

----------------------------------------------- 推荐你看一看这个视频: 点击下面视频http://v.blog.sohu.com/u/vw/2214000-
------------------------------------------------

[ 本帖最后由 钟国康 于 2009-2-26 08:26 编辑 ]

小松树 发表于 2009-2-26 13:49

拉倒吧,
又来个裘千丈

江南一布衣 发表于 2009-2-26 15:01

原帖由 小松树 于 2009-2-26 13:4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拉倒吧,
又来个裘千丈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小松树 发表于 2009-2-28 12:11

宁有腹泻喷地之烈,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

清影摇竹 发表于 2009-3-1 05:21

是不是把书法完全等同于工艺了??

钟国康 发表于 2009-3-1 09:24

钟国康篆书——題絕頂觀山圖

钟国康篆书——題絕頂觀山圖題絕頂觀山圖披襟出一问, 万籁失其音.几杰来天地? 何峰解古今?岫云闻吐納, 山海看浮沈.残照生初日, 茫无始末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说钟国康书法--------宁有猛兽嘴爪之伤,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