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甬 发表于 2008-11-11 10:21

回想起“陈诗梦”产生的原因,除了因青春的冲动而作出的非理性的选择外,好像也与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时传统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喧嚣尘上,记得有一部电视纪录片《河觞》就曾大肆地宣扬。八九年那场风波对蜗居在乡下的“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个中滋味,唯余心自知!
    有时候我想,假设自己对旧体诗的写作仅仅是爱好的话,那么就不难坚持下来。二十年后的今天会是怎样的状态呢?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当产生与维系创作冲动的根本动因不复存在之时,为保持内心的真诚,我只好选择放弃!
    再看看在当今的艺术领域里,那些艺术生命早已死亡,但为了获得更多的世俗利益而勉强地支撑着的名家、大腕却十分普遍,书坛尤甚。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已经有些鄙视他们!但他们还“恋槽”般地盘踞在话语权的制高点,不时地干着“盘点江山”、“坐地分赃”的勾当,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反动派”,真想把他们揪出来示众一下哈!

虫甬 发表于 2008-11-11 10:22

引用:原帖由 虫甬 于 2008-10-31 16:34 发表 http://bbs.shufa.cn/images/common/back.gif
陈亦先生:

    虫甬兄这个主题很有份量,时间原因未能早复,也只能就自己所知,对旧体诗词说几句。

    虫甬兄对旧体诗的长期思考和实践,令人敬佩。但从虫甬兄对旧体诗在当代生存状况的判断及疑问可以看出, ...
我以为,诗词、书法等中华文化形式的遗存,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当然不会仅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工具,她是现代人真正进入文言世界的一个敞开的入口。
    因而找到旧体诗、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在当下的文化格局中存在意义十分重要。这里的存在意义可以相对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体的作用:就宏观而言,旧体诗、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可能所处的位置、可能所起的作用如何?这决定了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是关键。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也会渐渐地开始重新凝聚,而诗词、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贯通今古的文化形式(因为她们都是围绕着汉语、汉字这两种中国文化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所展现出来的美),进而可以成为构建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保持中华文化身份的基础实践部分。
    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实践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造就几位诗词家、书法家,而是为了抬升现今整个中国文化积淀的厚度。将毛笔书写行为定位成“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实践行为”,隐含着中华文化力量的传递,还可能催生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意识,进而可能形成信念,逐步实践对“中华文化自信心”的恢复!
    二是具体、微观的作用:旧体诗、书法在参与构建精神个体的精神大厦中所可能起的作用,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外在要求,还是作为贯穿一生的内在精神需要;是作为参与精神大厦的基础建设部分,起到奠基的作用,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点缀,起到装饰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虫甬 发表于 2008-11-11 10:23

在由旧体诗到新诗创作的转换过程中,我真切地感觉到文言世界与白话世界之间的断裂存在着一个历史的伤口,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类似的感受在五四前辈身上也很有体现。
   所谓的“新旧文化”的冲突,存在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以及外来强势文化剧烈冲击,文化演变的历史吃了夹生饭。
   如诗歌领域,诗歌一向都处在文化变革的前锋。“新旧文化”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便是诗歌领域。   “新旧文化”之间的撕扯乃至产生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五四时期的诗人如郭沫若等人身上明显地察觉出来。而像闻一多先生那样从新诗的“格律”方面着手,来试图弥合双方冲突的努力,也很快就被“历史洪流”所摧毁。
    五四是一个中国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拐点,从此开始了以全面引进欧美、苏俄等外来文化为标杆的中国现代文化的演变历程,也是中华文化从沉沦到逐渐隐退的过程。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由于中华文化主体的丧失导致的“中华文化精神”的衰亡,也就是说,精神个体的种子再也很难落到中华文化土地上,进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以五四的前后十年为界,那么,其后的中国(甚至包括台湾、香港等)再也没有产生过类似鲁迅、梁漱溟那样在思想、精神方面十分强大,身披中华文化光芒的人物!便是一个例证。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从“陈诗梦”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