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书艺公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李一书法创作之我见
  李一是美术史论领域的学者,但他在艺术实践上,却以书法为其支点。学者生涯使他的书法创作充满人文特点,而艺术家的本色又使他的书法创作充满了抒情写意的韵致。
  李一的书法创作是早见收获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书法热潮刚刚兴起,李一即以书作在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那时他还沉浸在帖派书法的秀雅风格中,对沈尹默、潘伯鹰等人的书风属意尤多,而后他一改秀雅流便的创作风格而转攻章草,徜徉于汉魏书风及当世章草名手王邃常的风韵中,得其沉酣、雄健的风采。这种风格的转换对李一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在我与他的交往中,朴厚而谦和,热情而真诚是李一的心性基调,其章草所出亦与人的真源本性相一致,因之他的章草创作本于充足的内心依据,是人艺一体的产物。
  李一的章草以隶篆为基质,深得蔡邕“疾涩”的用笔奥妙,在中锋为主的运笔中出以生辣复佐以雄厚,体态宕跌而出以酣畅,与当下书坛章草的流行样式不类。在书法创作里笔力是情意赖以存身的基础,而为力而力,又落鼓努的流弊中,李一的章草在运力时始终不疏离笔意所载之情,笔意所载之情又与笔力和变异的笔法互为表里,因之严守了书法创作中“写”的本质规定,而不落“画字”的时弊,这是他知会书道技之为用的重要之处。
  李一生于孔孟故里,儒家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早已融入血脉,这似乎是不求而在的。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小楷便充分地表现了“中和”的审美指向。其小楷接源魏晋,旁参隋唐写经,点画工丽,风神散溢,于不激不厉中溢出浓郁的书卷气。秀美流便的行书,朴厚酣畅的章草,秀逸工稳的小楷,构成了李一书法创作的三种形态,在这三种形态里,既反映了作者驾驭多种书体的艺术才能,又表现了文化作用于书的统一性。
  李一对书法的爱好可追溯至童年,在攻读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期间,他似乎淡出了中国书坛,国内很多的书法活动少见他的身影,但淡出的只是喧闹的场面,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求索从未停息,而今书兴愈浓的他在渐渐回归书坛。李一有现代学人的宽广视野和对书法痴心不改的热爱,他的归队必然会使书法创作又添一生力军,同时,以李一的学养和勤奋、质朴和真诚,相信他的书法创作能够持续推进和深化,可以在书法的现代创作中取得更大更多的成绩。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一
  ,1957年生,山东曲阜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美术观察》副主编,中国文联文艺理论奖评审委员。
  由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观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于11月12日至11月15日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展期四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没有作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祝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凑热闹的多,太现代,缺乏对中国书法的理解,诠释的是一种外号lj
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好久未来报道了,祝贺一下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象--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泉城济南盛大开幕!

下面引用由林缘堂堂主2005/11/19 08:57pm 发表的内容:
好久未来报道了,祝贺一下先!
躲在香闺无人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