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聊可聊聊

熊洪斌作品,请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顿首。
洪斌先生是吾师,洪强师兄曾说:“弟子不能评师”,但我又忍不住说说我的感受,不当之处,还望洪斌师海涵。
师之三幅行草,吾最喜第一幅,笔法精到,章法和谐,最主要的是:笔得到了控制,显得从容。
第二幅:老师的创作思路是追求一种急促与气势,但我感觉却有些躁,开合度不好,有些字的写法还可再减省些,线条的变化也还可以大些。
第三幅:可能是刚写的缘故,整体显得过平。
当然,这不是老师的最好作品,说这些话,也只是一些感受。老师的学养、对书法美的认识,远超过我们。
学生顿首再拜!!!:L: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变屏保 于 2006-7-3 19:06 发表

这位道友的评价未免过矣。
一伤书者的自尊,二又有损道友自己的胸襟。:handshake


       哦,对不起了。当时只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已。可能象南冥说的那样,“当然,这不是老师的最好作品,说这些话,也只是一些感受。老师的学养、对书法美的认识,远超过我们。”
       失礼!失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熊老师是黔西南书协的第一任主席,曾与包主席等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并获二等奖.其学术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当然这几件现场急就的作品不能代表其最高水准.我认为熊老师的强项不是行草而是小楷.行草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吸收经典与创作的把握上,个性与习气的观点上以及草率与率真的认识上我认为处理不是很好.学生胡言,望老师海涵.

[ 本帖最后由 老布 于 2006-7-4 14: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布 于 2006-7-4 13:52 发表
熊老师是黔西南书协的第一任主席,曾与包主席等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并获二等奖.其学术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当然这几件现场急就的作品不能代表其最高水准.我认为熊老师的强项不是行草而是小楷.行草存在的问题还 ...

:victory: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老师好,久不大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布 于 2006-7-4 13:52 发表
熊老师是黔西南书协的第一任主席,曾与包主席等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并获二等奖.其学术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当然这几件现场急就的作品不能代表其最高水准.我认为熊老师的强项不是行草而是小楷.行草存在的问题还 ...

传统的面学得太窄,还在“戴老”的框框里转圈圈,起点不高。
“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并获二等奖”已是过眼云烟,不能说明现在什么问题!
书法各体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行草水平一般般的人,能写也很高质量的小楷极少。只不过写得规范、统一,但艺术的气质、格调等绝对是与其它各体相一致的。
“其学术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可能性不大,创作上已成僵化的东西,艺术理论上不会高到哪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气功的 于 2006-7-4 15:05 发表
熊老师好,久不大作了.

气功兄只发言,不出作品,让我们好期待!

[ 本帖最后由 南冥 于 2006-7-5 09: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书记 于 2006-7-4 15:38 发表

传统的面学得太窄,还在“戴老”的框框里转圈圈,起点不高。
“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并获二等奖”已是过眼云烟,不能说明现在什么问题!
书法各体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行草水平一般般的人,能写 ...

老书记说的有一定道理,我只相对熊老师本人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足球赛开始前也谈点感受。在上一次新手家办事,熊老师从主张用碗盛墨而不用一次性杯子,到如何裁纸,如何接纸,对联用什么纸,字要写多大等,就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同时,提出了不仅要能写,还要懂文化......这次活动更是针对我州现状,提出了要勇于创作,提高创作能力等。从个人角度,这也可视为一家之言,根据自身的程度、倾向也可有不同的取舍。过去当学生时可能理解不了老师的话,如今仍是学生,但大脑健全躬行不怠尚能吸收消化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坦诚,而不是太多的板眼。熊老师在临习大字阴符经时对笔法的讲解就很细,也给我太多的启发。这次他的创作和参与,我想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次点评了兴江,可能下次就是洪强......同样我们可能不喜欢某人作品中的一些习气或风格,并作出坦诚的批评,且能在批评以及吸收其创作过程中有益的东西而不断提高进步。从我当前的程度及侧重,就取其厚,不懈之笔。而非草草创作,起码要能过眼,在不纯不精无味之前就算能入展也是废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的交流能使不同层次的学书人受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