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999|回复: 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06-6-8 12:52 来源:新华网北京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 题:师恩难忘——启功先生逝世一周年追忆

    袁惠贞

    启功先生匆匆离别我们已近一年了,每当我看到挂在墙上精心装裱的《艺林撷菁》首发式合照,依稀往事仿如昨天发生。这位亦师亦友的老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追忆启功先生,不能不想到他于88岁高龄,冒雪参加本人的处女作《艺林撷菁》的首发式,更无法忘怀当天他的谆谆教诲。

    时值寒冬,细雨夹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我站在会场门前恭候参加首发式的众多老画家,举目眺望,漫天飞雪恰似无数的洁白羽毛飘洒空中,又像千万只小蝴蝶在盘旋飞舞,而我却有几分心神不定。

    此前,我曾打电话给启功先生,征询他能否参加拙作的首发式。电话那头的他爽快地应允:“你的新书首发式我一定参加,但我不能参加吃晚饭,因为吃饭之前要吃药。”我说:“启老,我可没有钱请您吃饭。”听后,他爽朗地哈哈大笑,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小孩……

    正焦急地等待时,突然惊喜地发现启老先生在家人搀扶下走出车门,拄着拐杖,在雪地里一脚深一脚浅,颤巍巍地向我走来,眼镜片上还积了些许雪花和雨点。我疾步迎上去,细看他头戴灰褐色的浑圆毡帽,穿着厚实的灰黑绒大衣,脖子上绕着一条黄白格子相间的围巾,当时气温只有零下七八摄氏度……

    走上主席台,启老先生开口说,今天我知道袁惠贞这本书写了我,我非常惭愧,肯定往我脸上刷了不少颜色。我很光荣,也很惭愧。我今天回去一定细心拿放大镜详细拜读袁同志这本书。我想这里头写别位同志的事迹、作品是我学习的榜样。写我的,对我是鼓励……一代书画大家,在众人面前如此谦虚,毫无名人大师的架子,谈吐之间透出的睿智和幽默,给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发式结束后,在送别启老先生那一刻,望着他拄着拐杖的背影渐渐远去,我再三回味老人家那不同寻常的话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扶掖书画新人,关心祖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的真诚心愿和古道热肠,让我心存感激。

    1992年秋天,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的《启功书画展》开幕式上,我有幸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在向他请教治学之道时,方知他只是一个中学生,没有上过大学。年轻时在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陈垣老先生的力荐和引导下踏入教育界。启功先生不仅在书画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古典文学、文字学、诗韵声律、红学、佛学、文物鉴定等领域也有精深的研究,最终成为当代集学者、书画家、教育家和文物鉴赏家于一身的一代艺术宗师。而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启功先生有着长达六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在庆贺他八十寿辰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题赞:“学校育人,老师辛勤,校庆师寿,化育同春”,给予他至高的评价。

    一代大师启功先生驾鹤西行已近一载,但他的艺术追求,他的高风亮节,还有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长留在我的记忆当中。(完)
发表于 2006-6-1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惠贞 ----何许人也,请教!

有知者,请赐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