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751|回复: 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不断的变化,各行各业的都在拓宽和延伸他们自己的市场,书画这个艺术的市场份额也随之增加。由于书画艺术作品收藏的特殊性,从技法上,质感上,艺术语言上的高难度鉴赏水准要求,以至对于书画艺术作品市场发展与拓宽的存在着颇多的问题,这里仅只对比较明显的三大弊端,作一一慢谈,意为抛砖引玉,还望专业书画市场研究人员批评指正。这里仅涉及到的是中国目前还健在的书画家的作品市场而论。
一.真假难分难解;目前对于二类画家而言,作品近乎一类画家占多。但价差千倍,以至为使心理金钱得到满足,不无仿他名人画作而能出真金。此类画作水准不用怀疑,一般书画鉴定家是难判明真面目。(记得张大千仿石涛的画的故事,他能骗过黄宾虹的眼睛)还有一部分画工根本不能以画养家,于是仿名家或现代名家的画作来低价冲市,反正买者也知而不言,因为便宜,送人是名画,也能道明自己非鉴定之人,上当受骗子只有自己心中明白。
二.优劣何从入手;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书画家多如牛毛,几个大名家位居画坛,其二名家争先竞相,一级美术家鱼目混珠,其它市级书协美协,省级书协美协,中国书协美协会员,统称为书法家美术家或画家,也没有量与价的差别,到底谁的画作会有收藏价值,由于整个国民艺术素质还待完善,书画的欣赏水准有待提高,所以对于那个画家的作品真正的艺术生命力与收藏升值的概念不深,综上所述,收藏书画成了企业家们的难言之隐。
三.收藏不分好坏;这个本来就不怎样健康的书画市场,真是雪上加霜。由于社会发展规律,加上地方政客为讨领导所好,至使各类书画家自开门路,地域争相競名,千姿百态,引以媒体宣传,目的是为有人接待,有人愿意收藏,再加上部分政要自己不懂,而附庸风雅捧场争为收藏,反正请的不是他们的钱,用得是接待的费,大量的争先收着,再说收的又不是金钱,使这类收藏份额占了整个书画收藏市场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为难的是不会活动的书画家,不用说没有市场或少许市场,苦于清平。)而这些收藏之人,又不知收藏欣赏,更不懂艺术作品的质量,书画怎样给自己带来精神方面的营养,到将来,苦心经营却收了一大批劣质作品,也许十年二十年,那时收藏水平提高之时,后悔来之晚矣
                             :em60: 记录于一次书画市场全国著名书画家座谈会,撰稿人小梅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