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312|回复: 0

[讯息] 王登科:熏风自南来--祁小春先生来鞍讲学漫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6月3日祁小春博士在鞍山师院里仁馆作“关于王羲之尺牍法帖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详细报道请登陆中国书法家网: http://www.zgsfjCom/viewthread.php?tid=128242&extra=page%3D1

熏风自南来--祁小春先生来鞍讲学漫记                                                                                 

王登科


   小春兄是我八年前赴日本京都教育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结识的。他也是我日本的访问导师、著名的汉学家、书法理论家杉村邦彦先生的学生。所以我们可谓是师出同门。
   小春兄1989年赴日,先从杉村先生做研究者,从事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后考入久负盛名的京都立命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中国学学者青木正儿的哲嗣,因此,小春兄尽管是在异域东瀛,但其所受到的仍然是与乾嘉旧学一脉所承的学术传统。
    小春兄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在关西地区执教。分别在佛教大学、京都教育大学等地兼任中国中古文学史、书法史的教席,并积极参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先后写下了《王羲之考论》《迈世之风》等专著,在台湾和日本出版发行。并成为影响巨大的治书法史的学者,在国际以及汉文化圈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以断言,在海外的中国书法史学者中,祁小春是继美国波士顿大学白谦慎之后的又一位年轻的俊彦。如果说白氏立足于欧美文化系统的大视野,运用了社会学的视角来从事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话,那么祁小春便是侧身于古风犹存的京都学派间,发扬了自乾嘉以来的优良学术传统来进行中国书法史的谨慎思考。与白氏不同的是祁小春的研究更见传统。尤其是对材料的收罗与积累,更见旧学的风彩与神髓。
   小春兄是去年应广东美院之邀,做为海外优秀学者被引进归国的。且正欲举家返迁,可见其信心的巨大与归来的壮怀。当我得知此消息后,不禁地从内心深处涌出一种幸福的感受······当年,我初到京都,杉村先生邀请了众多书论会的同事来参加我的欢迎会。其中就有小春兄。那时,他烟瘾很大(现已戒掉),南人北相,穿着朴素得自然。席间,小春兄用酒表达对我这个来自中国后辈的欢迎之情。同时又以兄长的身份告之我在日本生活的经验与体会,使我受益匪浅。
   此后一年中,我们每两周都能在京教大杉村先生的办公室中得以一见(两周一次书论会)。且能啜饮几杯淡酒,我至今还能回忆起大家在小酒馆散去后,小春兄背起双肩挎,向京阪电车站蹒跚而行的场景。想来已八年有余,前尘梦影,晃如隔世矣!
   五月中旬的一天,我又意外地收的到了小春兄发来的短信。我马上发回去,表达了我对小春兄的思念之情以及请他来东北讲学的愿望,他也满口答应了。
前天,小春兄来北京签订一份出版合同,我得知后便立即请其暂缓回广州,转道东北,这便是小春兄鞍山之行的缘起!

[ 本帖最后由 鱼羊为鲜 于 2008-6-11 11:41 编辑 ]
11b1a2735b4.jpg
4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