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147|回复: 7

[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溥仪出逃 士兵哄抢撕碎米芾名作
大师绝活 修复《
苕溪诗》天衣无缝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八月初八,38岁的米芾为好友们自撰诗6首,并以酣畅激昂的行书写在澄心堂纸上,成就了这幅日后闻名书坛的《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简称《苕溪诗》卷。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宋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他工书画,精鉴别,是宋代集书画、鉴定、收藏于一身的大家。由于他在书法上用功最深、成就最大,所以后人将他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书法“宋四家”。这幅《苕溪诗》卷,用笔遒劲,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体现了米芾在行书上的深厚功力,是他风格日趋成熟时期的杰作,也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作,被历代书家视为珍品。

        《苕溪诗》卷在南宋时即入内府,卷末有米芾的儿子米友仁题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明时归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等收藏。明正德十年(1515年),陆水村将此卷重新装裱,并请享有清誉的大学士李东阳篆书引首“米南宫诗翰”并题记。清代时收入乾隆内府。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时,将《苕溪诗》卷带到了东北长春的伪满洲国小白楼里。在这里,名卷遭受了最严重的劫难。1945年伪满政权覆灭,溥仪出逃,来不及带走的古物珍玩被士兵们哄抢一空。《苕溪诗》卷也在争抢中被撕碎、毁坏……
        1963年,故宫博物院从荣宝斋购回了支离破碎的《苕溪诗》卷。故宫修复厂的郑竹友和杨文斌这两位专门从事古书画修复和补全工作的老师傅,施展生平绝活,不仅将破碎的诗卷一一拼合,更千方百计地找到一块在质地、颜色上最接近原件的旧纸,把碎裂的部分接得天衣无缝。对诗卷上已经失去或损坏的笔迹,老师傅依据诗卷未损前的照片按原来的笔势笔锋进行钩摹补全,这个过程叫“全字”,是修复古代书画中最后一道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最终使《苕溪诗》卷奇迹般地劫后重生。
        黄庭坚评价米芾的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九百多年后,我们还能见到他的如此佳作,实乃三生有幸。
20074820214797703.jpg
20051310357189.jpg
p2006961645568299.jpg
发表于 2008-6-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致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无量!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怀念杨仁恺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