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016|回复: 0

[评批] 电视收藏节目应注重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 ■孙丽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电视收藏节目应注重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 ■孙丽萍0 y% [- j0 p; I1 h
5 K. L3 }1 g* l' t2 L$ _  w6 m
  文物收藏类节目近年来走红荧屏,但上海文博界专家在日前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当下的电视收藏节目对文物藏品大多热衷于讲财富价值,忽视了文物藏品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7 {7 Q; j4 T0 o( }8 S- ^+ I
  目前,各地电视台都兴起“鉴宝”热。这类电视节目火爆的背后,并非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因为文物收藏已经继房地产、股市之后,成为另一个投资热点。
4 V' m1 m( g$ k) X% u/ G4 K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说,现在文物收藏类的电视节目大量出现,又过度看重文物收藏的投资功能,其实是“涸泽而渔”,对文物收藏和文物欣赏都产生了负面效应。他举例说,电视收藏节目往往只注意诱导大众关注文物、藏品的财富价值,而遮蔽了它们深厚的文化价值。长此以往,藏于民间的文物、艺术品命运堪忧。某电视台曾以“内蒙古”为专题介绍文物,结果在当地掀起了盗墓潮,许多人都去挖掘古墓,几乎酿成文物灾难。2 _1 d  y9 r6 r1 c% K$ v) ~7 n9 P
  “举目全国收藏热,究竟多了几个真正的藏家?”陈克伦忧虑地说,中国有上千年的收藏文化,载入史册的历代收藏家也有不少。不是一掷千金就算藏家。真正称得上藏家的人,首要条件是喜爱与懂得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 f( Q$ N' R; Q% [6 b
  上海知名书画艺术评论家谢春彦说,收藏类电视节目应当把节目的重心放在文物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上,提升节目的立意与品位,来满足社会对电视荧幕中文化和精神的需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