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1-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3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能在国展中入展得奖,应该说其水准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但从其作品中第一看不到胆大,为了迎合评委,创作中拘谨,没有放开自己;第二下笔不够狠,笔法不够泼辣,其中有一幅篆书作品在笔法上象是电脑打印出来的感觉;第三,不能一气合成。, ?3 G3 ^# ]1 k, I2 ~* }0 Z* [8 Y5 g
. M( x+ z4 f6 R; b0 c: R4 [- T
胆大、下笔狠、一气合成是一幅好作品的基本要求,如此作品能入国展,是评委的水准差,还是.......
H* h! X( I6 ?, @. p& S3 I8 s7 P& a' i, o& ?! @$ h
师古而不泥古,大家都知道,我上书法网的时间不长,但从某些作品及搞收藏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有大部分作品不同的是前人同一字的风格,后人落款不同而以。大家能记住世界最高的山峰,那第二你不一定知道;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杨得伟大家记得,第二次上太空的就不太清晰了;同样的,你可以模仿前人的作品,但那不能成为你自己的风格,如果你收藏了这些作品,你也许只从经济的角度来收藏,如果某人出名了,你的收藏价值也高了。但其人不突破也很难有在作为。 4 ^$ O; k; V( h# z. C4 \. Z- F: r) q, \9 W
2 T) y, b, [# ^; C3 H2 x9 N
如果要历史来证明谁是大师级的人物,其标准肯定是为中国书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在自有的风格上已经形成,不是抄袭前人的。如果你收藏,不防收一些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当今书坛的作品,搞收藏,不要以你的目光来看问题,要从精、特、独、名的角度来收藏,你的展品才有看头,如果看的都是抄袭前人的作品,我不如去看前人的真迹了。9 ~- k" X7 W7 c0 ^* p7 X5 G! P
9 Z6 ~. S: z/ j3 t/ h, l6 v* ^$ }
本人小见,不同意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