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5-4-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8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九届展后说几句 兰晓星 写在前面:最近看论坛的时间多了,说的直白些,有时感觉对其中的书友言论相当反感。所以想写些什么,权当是提个醒。当然不针对任何个体,请勿对号入座,入座了也不负责。4 p; C7 ^0 a% z( N2 \
: q/ e' U, e; E3 J. N6 A. U
3 Q r5 n5 [) {2 G. _ 九届展对于书道中人来说,轰轰烈烈。但对于14亿的国人来说,有10%的人听说九届展吗?亦或5%或更少?4 }8 W' g# |/ S$ q" |. @
当书法中人都把眼光投向九届展的时候,心态各不同,有人是玩玩,有人想证明个人实力,有人想借此一举成名。总之,林之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好鸟”,也有“烂鸟”。
, A( l" e% f, K) q S 社会是多层面,每个都有自己关注的焦点。打个比方来说,我们这个县城25万人,有人关心房价,有人关心前途,有人关心生意,有人关心孩子,有人关心吃饭,但关心九届展的不超过500人。艺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天空的云,想摸也摸不到,摸到了也不能当饭吃。
4 q& w g! P# `3 S g9 L/ @ 入展了、获奖了,自然是好事,值的高兴的事,搞书法的人都希望有机会在中国水平最高(暂且这么说)的书法展览中露个脸,混个名声。但一旦如愿了,也没必要摆出一幅“唯我独尊”的脸面,不可一世。说到底,书法家,除了王羲之、启功等一些众人熟悉的名字,有谁会记住更多?有人在论坛上或生活中就动不动以“大书法家”自居,那是西施效颦。
: B" C+ Y5 i) k- t3 c; `- Z 落选了,辛苦的劳动没了。谁也不乐意。但狂批他人,甚至开骂,出言不逊,更不是搞书法人所具备的涵养,有失风度。
8 d9 F, P1 E# t, f/ f 我喜欢公正透明的书坛,喜欢百花齐放的书风,喜欢大雅有量的书家。每次大展后,包括九届展后,让我看到不少脸面。所以不吐不快。
5 K6 s* I, U- K0 O- R 一、客观的看待评选
' b8 y* B" H P' K+ N 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书法也是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评选中出现人情、金钱问题,再所难免,我觉的只要不为过,都是可以理解的。总的来说,这次入展(包括入展提名的)大部分作品是当前书坛的代表,值的学习的。有人以一两幅作品的水平问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这种作法不可为也不可取。4 z9 S, X( U2 R; G& g R8 |1 f
二、平淡的看待书法
# n- Y7 _, R- | 书法是余事。除了专职书法家外,我们每个人生活还是有很多事要做,书法只是占据一小部分。有兴趣、有潜质、有下功夫搞书法,写出水平,最好不过的事,人生更加丰富。书法家,是什么个标准,不是入了国协、省协就是,也不是别人称呼你就是,更不是入了展览就是。中国传世的书法家数不胜数,有几个众人会记住,有多少人经的起历史的推敲。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狂不卑,有兴趣写几笔是最好的心态。2 k( {: g; x$ z: [+ y4 C* e& E; t
三、贴切的评论作品- ]& V+ A4 X' _' v1 a! s
有的九届展作品在网上公布后,网友骂的很凶,完全不像书法中人所为。我以为,评论作品,应就作品而评论,不涉及人身。实际的评论作品,有助于作者提高书法水准,也也利于他人欣赏,是做好事,何乐不为。如果涉及人身,无异于泼妇骂街。在网上,一个广东的、一个福建的作者都被开骂了,也许是愤怒,可以理解有的作者不平之心,但平心而言,我看过更多福建黄景中先生的作品,所以感觉其中有的言语为过了,枉下结论。
* h. F0 C/ ^ K) A 勿勿的写下,希望“天干勿燥”,保持良好心态,当一个朴实的人,做一个有涵养的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