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14|回复: 5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闵思源先生的书画艺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黔中书家闵思源,别署慎之,斋号怀秋堂、瑞花小筑等。其书作清空超逸,独标一格,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享有盛名。然而我生也晚,知道闵思源先生的大名还只是六、七年前的事。那时我正求学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某次在画家韩苦梅先生的案头,见到了一把章草书写的折扇,只觉笔意萧散空灵,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而扇尾署名依稀可辨“闵思源”数字,从此以往,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又从另外一些师友们口中听到一些关于闵先生的传说,比如由刑警而书家,其人瘦骨清臞、有魏晋名士气息等。我当时正初学书画,横涂竖抹,苦不得其门而入。故每每想追随闵先生座右,以期深造。只是自揣浅陋,迟迟未敢登门奉谒。转眼间,我从贵大毕业,回浙江老家供职。每当在艺术上遇到困惑的时候,总会想当年若能得闵先生耳提面命的话,那我该少走多少弯路。故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但世间因缘际会,每有不可捉摸者。某日居然与闵先生相逢于网络。原来像先生这样的高人,也会出没于“公社”、“江湖”间。(文星按:所谓“公社”、“江湖”皆为国内著名之书法网络论坛也)。我曾语先生曰:“古人云大隐隐朝市,您真是大隐隐于网了”。先生笑而不答,蓋以为知言。其实据我了解,除了上网外,先生的爱好还有许多,比如藏砚,所藏数量之丰、坑种之全、石质之精、石品之罕,令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见先生散淡的性格:独自在一方小天地中赏玩书画、摩挲砚池,或者索性驰骋于网络,在虚拟的天地中自得其乐。兴致来了,则不妨含毫濡纸,临几页古人法帖,或撇几笔兰草。而正是这种性格与生活态度,决定了先生艺术不同流俗的品格。清人刘熙载云:“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闵思源先生的作品,清雅冲和、萧疏淡远,每使观者陶醉于恬静空灵的境界中,从本质上说正是这种散淡情怀的反映。

    然而,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在格调气韵之外,还在于长年累月的技术训练。以期达到心手相应、物我两忘之境界。古人曾以退笔成冢、池水尽墨来比喻这一过程的艰辛。而这中间,对于传统的学习,犹为关键之所在。闵思源先生的隶书,植根于《礼器碑》。《礼器》古人以其为汉碑第一,杨守敬《平碑记》云是碑:“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故而自非易于措手。近现代书家善轨模《礼器》者,殆有两人:一为散之老人,其作在上窥汉人笔法后,在用墨上力求变化,得一“清”字。另一位是与之齐名的胡小石先生,其临《礼器》用笔纷披,更多地是以已意为之,得一“辣”字。显然,闵思源先生对《礼器碑》的学习,受到前者的启发与影更多一些。比如用笔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用墨以淡墨、亮墨为主,整体气息高古静穆,富有含蓄而悠长的意味。当代隶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书风”兴起以来,世人热衷于学习新出土的帛书竹简,乃至一些荒率的砖铭文字,而饬整的《礼器》、《华山》之类,则少有人问津。诚然新出的帛书竹简之类有一种天真浪漫的趣味,但只能取意,不能作法。如果颠倒为之,非致走火入魔不可。因此闵思源先生隶书从法度森严的《礼器碑》入,自是卓识。然而对于民间书法,先生仍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隶书方面对汉砖、帛书中的意趣适当地加以吸收。且以数十年在庙堂书法上的功力为之,以文治野,融天趣于法度间,与一味追求 “野趣” 所谓流行书家,自不可同日而语。

      在闵思源先生的各体书作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章草。章草本来为“隶之捷也”(唐人张怀瓘语),故以能得隶意者为上。古人章草以张芝、索靖为正宗,惟张、索真迹渺不可得,世传《出师》、《月仪》诸贴,已带有隋唐以来的流美之风。宋元以来擅长章草的书家,似乎并不多见。比如元人赵松雪的章草,巧则巧矣,终究未脱楷意,离古拙的隶味还相差甚远。明人宋克章草用笔虽已脱前人习气,但火气尚存,终非化境。直到近代章草才有中兴之势,沈曾植、王世镗等大家,皆有过人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遽常,其将碑书笔意带入章草中,点画奇古,拙而多姿,佳者可以抗颉张、索矣。然而,王遽常之后,章草似乎逐渐成为绝响。今人爱妍而薄质,拮屈古奥的章草为世人所冷落,理固然也。所幸的是,闵思源先生还在这一领域里默默耕耘着。其章草的特点,在于纯以隶法为之。点画波磔起伏,如龙蛇挂于古松之林,却矫而能和,纵而得敛,沉着而安详,一归于古拙天真之境。而字与字之间,又似乎隐藏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气氛,我想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金铁烟云”之气吧。

     章草之外,闵思源先生的行草书也颇值一谈。先生行书立足于晋人,犹其是大王《十七贴》。每一落笔,点画遒劲,神采与形质并兼。晋人书法,难在一个“韵”字。如果对魏晋名土的潇洒风流没有心灵上的体会,纵然积纸成山,也是枉然。宋代书法大家蔡襄说:“晋人书自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譬如王羲之,风度高远,自放于山水间,与物无竞,故其书作高风绝迹,自能出神入奇。而世人每每只留意于点画间架,一部《兰亭》,千百年来,人人竞尚,几成陈词滥调,真所谓“欲换凡骨无金丹”也。然而闵思源先生的宗法晋人,独以精神境界为主,对晋人书法的学习,是其涵养情性、感发志气的手段。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先生对于晋人的精神境界、生活态度,在思想层面达到共鸣,才能牢牢抓住“韵味”这一中心。先生草书则以怀素《自叙帖》为宗,运笔圆劲挺拔,奔放流畅,纵横变化发于毫端,有不可形容之势。怀素在《自叙帖》中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可见此帖是酒神式的浪漫主义创作心态下的产物。闵思源先生对此也深有体会,其《论书诗》云“沉静入精微,恣肆须入规。中含存大气,狂放酒三杯!”,从中亦可见先生的性格中,在淡泊之外,还有一种豪侠之气。直让我想起朱子论陶渊明“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浅见,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闵先生行草在浸淫山阴及狂素之余,对历代大家,或取其神,或取其意,涉猎颇广。以其作品《集古书册》为例,采撷百家,可见其书路的宽博 。然而古来大家,渊源个性有自,要在同一本册页上反映各家的个性,又要做到整体气息的统一,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先生的这本《集古书册》让我惊叹的是:居然能熔米芾之骏快、张颠狂素之绞转翻腾、倪瓒之空灵、石涛之疏野于一炉,每页临那家立眼可辨,而整体上风格却是浑然天成。除可见其纯青的功力外,我认为更重要以在于先生在追摹古人的同时,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将古人改造了一遍。古人以书法如释氏心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有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之说。闵思源先生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者。故而其书法能独得天机、迥异时流,因为一切书写技巧的掌握,必须为精神服务,至于这笔短那笔长的铢较寸合,已经离书法的真谛越来越远了。

    当然,在体会到古人的精神境界后,并不意味着由此就可信手涂鸦,而不论笔墨以功力与火候。事实上,闵思源先生对书法的用笔用墨,有着深刻的认识。其《论书随笔》云:“运笔之妙,快得机趣,慢入法理,沉着痛快,理趣自生!”,“大家用笔,柔而能劲,柔而能重,柔而能变,柔而能静;安样自在,可敬可亲,寓威严于祥和之中.”。其书作用笔的凝炼精到、沉着安详,正是这一意识的绝好注脚。昔年我读前人论二王书法“入木三分,离纸二寸”,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见到闵思源先生的书法,才明白其机要全在于用笔上,用笔沉着压得住纸,则真气内蕴而神采外溢,自然跳跃纸上也。只有这种能以沉着的用笔营造出飘飘欲仙的气息者,方可谓真正参入了书法的堂奥。用笔之外,先生又特别重视用墨,其墨法受董思翁影响最大,以淡远清奇为宗,却淡而弥厚,清而弥永, 其妙处亦不可以言语形容。

    如果说闵思源先生的书法是“积劫方成菩萨”的话,那么先生的绘画真有点“—超直入如来地”的意思了。先生在书法创作之余,偶然涉事于画,山水、花鸟皆有可观。虽然先生画作知之者不多,但依拙见,其画作之兴会淋漓处,有的还在书作之上。这一在于先生长年累月在书法上的积累,唐人张彦远云“古来善书者多善画”,正所谓以八法通于六法也。更在于先生对绘画独到的眼光与认识。昔董思翁有言“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笔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乃为士气”。闵思源先生正是如此。其山水画主要师法黄宾老,线条古拙浑厚,用墨上喜用宿墨、渍墨。以黄宾老提出的“浑厚华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先生的花鸟画则纯粹是文人手笔。在笔墨乃至气息上更接近于八大,一花一草,信手拈来,随意为之,寄情怀于笔墨游戏中,而散天机于毫楮之外。比如先生画梅,冰花雪蕊,虽矮纸稀笔半枝数朵,淡淡的墨痕中,那种孤冷清空的气韵已经跃然纸上。这才是雪满山中临风独放的“高士”,梅花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作为一种植物而存在,而是先生心灵的物化。回过头来说,不论先生的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他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手段。这也可以看得出先生独特的艺术追求,以艺术作为心灵寄托的手段,在深入笔墨的精微奥秘之后,进一步找到那片广袤无垠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到生命与艺术逍遥游的境界。

      闵思源先生不以我辈晚人微,嘱我为其作品撰文。只是以我的浅学,何足以论先生之作。因感先生盛意,勉强成文,惟略陈己见而已。其不当之处,先生及鉴家见之,幸教正焉。
                                                                                      丁亥梅季 浙东后学耀文星 于莲城郁野书屋南窗

(已刊于最新《贵州书艺》,敬请各位老师学长留意)

[ 本帖最后由 郁野 于 2007-10-26 16:41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闵思源老师,好几年不见,希望能上一些新作品:让我们养养眼。em5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高手em1 em5 face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是个会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