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40|回复: 1

“再教育”时期的乡间民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陈仲明

  我插队时的年龄很小,属于老三届中最小的68届初中生,当时尚未满规定插队年龄的16岁。受政治的蛊惑来到乡村,开始了艰难的劳役生活。
  我先是在长江边的西乡,那儿是粘土地,水田居多。还在春寒料峭穿棉袄的时候,就必须赤脚下水田播撒稻谷培植秧苗了。衣薄腹空,饥寒交迫,“再教育”的生活就如此开始。
  出于生计,我做石匠,同行的有一个年轻石工师傅是东乡人,热情鼓动我调到他的村庄去,那儿靠城。以后回城无望,总比在偏远之地进城方便些。原先插队的大队,慷慨放行,毕竟插队无疑是增加了生产队的人口和负担,农民的头脑中也压根没有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概念。
  我调进的公社是沙土地带,种植的植物和西乡截然不同,主要种植高粱、玉米、山芋、花生和荞麦。后来我被抽调公社进驻后进大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何谓宣传?就是改变贫困生产队的落后面貌。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我们这些宣传队员有下放干部,知青及乡村干部组成。我这个“接受再教育”的人,成了向贫下中农老师“宣传”之人。下放干部本来就是不事稼穑之人,靠他们能改变落后面貌?太阳从西边出哦!
  宣传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整肃干部。我那时年岁还小,不谙世事。一次在队部等着开饭,我随意翻阅整理的材料,结果大为惊诧。所谓整理的材料,就是那些生产队长和会计交待自己“罪行”的材料。
  那儿本就贫穷落后,无钱和粮可贪,于是所谓的生活作风就是整肃之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每个生产队的干部,和其有染的女性少则四五位,多则过十位。庄稼地、河边芦苇丛都是他们战斗的场地。按我这个知青的想法,这些干部罪莫大焉!可是其后几个月,那些我认识的队长和会计先生,安然无恙。照样每天笑呵呵地穿着褴褛之衣下田干活。罪非罪,人依然是人也。
  同队的下放干部悄悄告诉我说,乡民们对于男女之事心照不宣,于是乡民习以为常,不足为怪。这种事情,就是农民所说的“穷快活”!
  十几年后(上世纪80年代),我读研。在图书馆翻阅一本文学杂志,记得大概是《当代》、《收获》、《十月》中的一本。其中一篇小说,记述一个省府挂职年轻干部,下挂山区劳动锻炼。那儿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山村的妇女皆清秀而水灵。 他住在村里的大磨坊旁边的屋子里,而磨坊和屋子之间的屏障就是稀疏的篱笆墙而已。磨坊和庞大的水车在一起,山上的水冲击水车,其动力推动石磨转动。让这位年轻干部惊异的是,每天晚上,总有男女到磨坊相晤而自由组合,但当晚只能允许一对留下而欢乐之。那位挂职干部不习惯如此习俗,但由于受到男女情事干扰而夜不能寐。天长日久,他被村里人融化,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裕和仕途的高升,而自愿留在山村栖息了。
  读到这段故事,想起我以前进驻村庄的故事,莞然一笑:这或许就是民风所致!
  1996年,在北京的朋友邓先生处,看见一本《中国历史冤案录》,大概有300例,最后一个冤案的主角是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题目是《批错一个人,多生3亿人》。记得在《南方周末》报上见到,马先生到南方调查,后来在北京开会,提到中国的人口问题,他说,战争结束,农村开始生产,但由于晚间无电,乡间又无文化生活,于是,晚上的性事就是农民的主要娱乐。如果不控制人口,将来的人口问题将是中国沉重的负担。可是,在批斗马先生时,马先生所说的农村实事,成了诬蔑农民的罪行,但马寅初拒不认错,最后马先生以辞去北大校长而落幕。马先生从此在中国的政治舞台蒸发了。
  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人丁日益兴旺。但其后的国家领导人都为人口繁多而不堪其重。

[ 本帖最后由 陈仲明 于 2007-10-1 18:56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em14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