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487|回复: 4

[分享] ■ 薛元明 书法学习宜提倡“七个结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v2 O: x( Y# {" m; y: `- V! [6 `书法学习宜提倡“七个结合”' c: U4 w' _( [# q
■        薛元明3 e* y6 s7 t9 {4 L2 b

2 s& F& u7 H+ B& p& B; V
: {# y/ H( `# @8 k+ n# D7 X
6 S/ b! n# P) t+ S/ |. C! @
相对古代而言,当今书法学习条件大为改观:资料日益增多,眼界开阔,取法对象可选择性增强。但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如此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众多碑帖,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法,以期有预期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 u3 e+ r. l  Q
第一,学什么和怎么学相结合。
6 X6 q; A1 l! {5 N" k& A在最近的报刊杂志中,有关传统和现代,流行与过时,民间与经典的争论随处可见,众说纷纭,各有所据,留心这些热点争论,不难发现普遍舍弃原本被奉为经典的二王和颜真卿等人,而选择一些残纸、瓦当和断碑为取法对象。这股风初始兴起时,给书坛注入了一股活力,让人有一种热情和冲动。但人的生理规律是兴奋之后容易疲劳,高潮之后便是低谷。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恶劣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书法走向单调、雷同和粗糙。每个人都舍弃经典,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不谋而合,便又走上同一条路。书法其实并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怎么学。书法美本身是多元化的,没有绝对的外在标准,不可以整齐划一。王羲之、颜真卿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学,但出类拔萃的也只是寥寥数人,齐白石再霸道,也有人学的好,这些便是明证。伊秉绶将隶楷兼容,金农的漆书没有线条对比,都精彩纷呈。他们在别人无所适从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自我之路,给予后人无穷尽的启示。
第二,选择碑帖个性和自身性格相结合。
. @" |) t/ }5 z+ E  Y+ H2 F个人性格大相径庭,面对同样问题时理解会不一样,性格开朗的人会哈哈一笑,内向的人会默默无语,而拘谨的人则是一哂置之。对书法碑帖也是一样,古板的人喜欢柳公权,秀气的人则喜欢王羲之,《爨宝子》精妙绝伦,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都可以得其三味。在众多琳琅满目的碑帖中,应选择一种契合自身内心情感需求的碑帖,通俗地讲,就是要对自己的口味。只有吻合内心情感节律,才能心手相应,心手双畅,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r. @7 w: }) \3 O( c
书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法则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正如火车必须始终要行驶在铁轨上才不会翻车。信马游疆,胡写乱画,表面上看起来熟练,实际上是油滑。书法学习提倡留意而不刻意,由易到难,由帖到碑,由临摹到创作,由精微到放浪。碑和帖相比,帖为墨迹,有迹可寻,是入手的较佳范本,而碑则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领悟力,才可以窥其端倪。王铎介绍学书时说“一日临摹,一日应请索”,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从规矩走向自由,是艺术成长的必然经历,即通常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
第四,博涉和专攻相结合。, J3 z8 N) S& T- R
书法碑帖数量繁多,不可胜数,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应该有选择,有专攻方向。集中精力,方有创造之机,但任何书家都不会一辈子只守着一家,因为艺术归根结底是塑造自身个性,因而博涉和专攻二者必须相结合,在博涉中有专攻,专攻中有博涉。清倪苏门《书法论》中说:“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扩大,三段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段要专攻某一家,再博涉百家,出入其中;然后回溯最初之宗法,似我非我,练一家象一家,练一家不象一家,“恢恢乎游刃必有余地”,达到塑造自我之目的。
第五,积累和顿悟相结合。
. m3 Z9 @" V5 ]3 D书法学习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书法积累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个人修养积累,即通常所说的学问,广闻博识,才会下笔天成,腹内草莽,一蹴而就,当然不会有佳作;二是技巧积累,必须通过临摹古代优秀碑帖来实现。只有技术性操作完全过关,才能从事艺术性创作。但积累仅是一方面,平时偶然的灵感火花——顿悟也很重要。黄自元一辈子临帖,积累不可不深,但仅将此作为拐杖,最终没有形成个人风格。没有积累,不会产生顿悟;只有积累,没有顿悟,就没有创新契机。
第六,天资和勤奋相结合。7 t& e2 T1 d( H
当代书法学习多以才气相矜夸,工作室、函授站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地不断地涌现,书法从慢功出细活变成速成,和学厨师与学修摩托车差不多,重天资、轻勤奋成为普遍失衡的状况,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和决心已抛到九霄云外。天资在书法学习中固然重要,但勤奋仍然要提倡。王羲之临池池水尽墨,欧阳询练书手指磨破衣裳,米芾临池十万麻笺,吴昌硕刻印烂掉一截手指等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书史中的顶级大师,以他们的天资,尚且如此勤奋,而况普通学子?可以说,急功近利、浮躁狂妄的心态在书法领域内表现的最为明显,因为书法是抒发情感,表露心态的艺术方式,一有蛛丝马迹就会暴露出来,满纸燥气,东挪西跳,张牙舞爪。“快”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谁跟不上潮流就是落伍,没有人陪你玩,但是要明白,书法是一种很慢的艺术,越慢越好,虽然和时代不相称,却是真实的道理。
$ L, @5 V, q3 Z7 W) G7 v
第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8 M9 t1 g) i- T: N当今书坛,有善书者不善理论,有善理论不善书者,前者常对后者白眼相加,认为后者不过是一个空头的理论家,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从理论到理论不可取,完美的书家应该是书法实践和理论兼修。再完美的理论如果不能让别人受益,也只会流于空谈,理论家应该有书法实践的根底,这样的理论才有说服力,才能让人信服。真正做到以优秀的理论引导实践,以丰富的实践完善理论。
发表于 2007-9-1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2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3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常谈了。
8 D! R- P# y* S7 d) T很经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