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国家画院:
" m4 V x) _0 H以民族文化的视野发展中国书法
5 e. r, ]9 ^; D8 w□严长元(《中国文化报》记者) 7 e1 n! y" X/ ~3 W
$ m4 u4 r4 v* A2 |9 \" d* A0 R( J( ?+ D
|
经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文化部批准,2006年底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更名后的中国国家画院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将书法、篆刻的创作、研究与教学正式列入工作职能之一。这一变化肯定了书法、篆刻的价值和它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正式结束了一个国家最高美术创研机构没有书法、篆刻专业的历史,同时也对国家画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如何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4月20日上午,中国国家画院邀请文化部相关负责人、首都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等30余人,在文化部机关会议室举行了“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书法发展”专题座谈会。文化部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吕章申、高树勋、蔺永钧、安远远和沈鹏、欧阳中石、程大利、林岫、孙克、辜正坤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国家画院领导龙瑞、解永全、卢禹舜、张江舟等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对中国国家画院将书法、篆刻纳入工作职能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表达了一致的赞赏。他们一致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和创造力的集中表现,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国家画院将书法、篆刻列为工作职能不仅对中国国家画院今后的工作和当今书法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后如何建设和发展民族文化也会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座谈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主持。
9 l6 g1 f+ Z. B: i) ?% r8 Q 一次回归,一种创意
& \& `) M$ V$ U' p 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室主任曾来德简要介绍了召开本次座谈会的初衷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率先发言。他说,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并且把书法和篆刻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去年我到德国会见了柏林、慕尼黑和格林斯顿三个博物馆的馆长。我送给他们一本小册子,结果他们一看我是搞书法的,就站起来给我鞠躬。为什么呢?他们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独一无二的,是神秘的。可见书法在西方国家人民中的地位。”他表示,眼下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的国博将密切与画院的合作关系,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R5 x. A. w$ j, p, [
“中国国家画院重视书法和篆刻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我认为这是回归了它的本来面目。”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这样评价道。“国画、书法和篆刻本是一体的,现在却分为不同的专业。分科越来越细是近代科学的一大成就,但这样做的缺陷就是容易割裂了整体、造成认识片面。他强调,书法与篆刻是绘画的内功,而不是画外功。画家要懂得画画以外的许多事情,如文学和科学。而书法与篆刻家也有必要学习绘画。二者可以互相启发。) x; ?" \% ~! c1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分工越来越细,但是有眼光的书画家应以广博为起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门户之见对于艺术来说是自我窒息。”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说:“国家画院有这样的胸怀,应该为他们喝彩。”
! M* j2 F( ~- z% _ 中国书协副秘书长陈洪武激动地说:“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看出,中国国家画院拥有了开阔的眼光、独具魄力的才情,表明它已经站在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定位,审视书法的继承与创新。”4 |7 u8 E- J; D+ x, i4 n e6 f6 k
书法篆刻的作用
1 W8 Y Y. A3 b 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书协顾问欧阳中石认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这16字是最低标准。他指出,书法要以文化为底蕴。不管传统还是现代,都是文化。作为中国画研究院老院委,他寄望画院继承、弘扬书法艺术,以推动当今国家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0 ~' X0 s$ W( u2 K5 P# D/ I' u; Y 美术理论家孙克说:“我个人爱好书法,我认为书法不仅可以怡心养性,而且修养素质。”他说,“文革”时期的暴戾之气加上市场经济的刺激,造成了道德的沦丧、社会的浮躁。这些问题是钱所不能解决的,书法似乎事情很小,其实很重要。很多画家不会写字,有些书画家注意到了笔法的重要性,如果他们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就会更加成功。/ D$ U& B1 F1 X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说,国家画院应该把书法、篆刻列入研究内容,这对于加强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书法的背后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精神。一个画家书法成就有多高,决定着画可走多远。20世纪以来,绘画重形重色成为趋势和风气,康有为、陈独秀、鲁迅、徐悲鸿都在引进西方绘画方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他们的书法功底都非常好。现在的年轻人认为形式和写实是非常重要的,力求形式与古人的异趣,却离深刻的境界越来越远,这是浮躁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家画院能从艺术本体中寻找到中国画、书法浮躁的根源,将会十分有意义。
' W7 L) \/ k% y" Q4 {0 o8 K “艺术性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长处,而书法表现得非常鲜明。”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从两种文化的差异角度对书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说:“潘天寿先生说中西绘画要拉大距离,其实整个中西艺术都应该拉大距离,包括建筑、舞蹈、文学,音乐,而不是在模仿西方。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基本成为西方文化的分支,令人高兴的是在书法领域西方人没有进来,当然他也没有办法和媒介进入这个领域。就像饮食文化领域,即使西方人吹嘘他们的饮食是如何地好,但是人们更相信自己的舌头而不是理论。书法正是拉大距离的突破口。书法与国民性格有相通之处,中国文化中的沉静悠远是西方文化模仿不了的,这些都能在书法中得以表现出来。”
& ?& W& J5 b* d, S 从推进民族精神出发1 M( F% s* l0 @$ U0 K3 [
开展书法篆刻工作
' W6 M: b# \2 ]& I) K0 g 对于中国国家画院如何开展书法与篆刻工作,与会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书法家沈鹏强调应该提倡专业精神并全面发展,创作有个性,理论也应有个性。毕加索说过:“我在20多岁时就能跟拉斐尔一样好。但是现在我还在跟孩子们学习。”表明了他的写实能力虽在年轻时就达到了顶峰,但是年老时仍能向孩子们汲取灵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w$ M3 P" Y% @9 { ~) o4 R3 N3 D# B 林岫认为,国家画院不同于高等院校,应该培养比高等院校更深更精的人才,双修、多修人才,这对培养绘画的人才来说是重要的。陈洪武说,现在画院拥有丰富的资源,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自然与书法的关系,用全新的内容来阐释书法的内涵。王家新、罗扬、张旭光、刘正成、叶培贵、李翊、李一、梅墨生等也纷纷发言。+ [2 g5 U7 y' D$ N$ F1 ~, [3 j ~9 ]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在总结发言中对各位的到来并为国家画院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表示感谢。他说,本次座谈会的初衷是为中国国家画院今后开展书法与篆刻而举办的,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为书法在当今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重新作了一次梳理和论定。他表示,目前,书法与篆刻虽已被国家画院正式列为工作职能,但书法的学科建设仍是相当薄弱,书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却至今没有正式的研究所。这说明,它在理论建设上是不完整的。现在国家画院以中国画、书法、篆刻的创作、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这一点,不管是对中国画还是对书法的创作、研究都是意义重大的。发展书法艺术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推进,而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全面推进,正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核心。
9 T: m& a0 |. E' \% n6 T" C6 i “今天这个座谈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并且提出了许多带有学术性、课题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少可以作为今后国家画院开展书法、篆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今天我们关注书法,不仅对于书法本身的发展,对中国画本体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可以远离西方的绘画、美术学的语境。以前我们之所以忽视书法,是因为观念上偏向西方美术的东西太多。现在我们弘扬书法,便是使它回到民族精神这个本体的具体举措。”龙瑞如是说。
2 t6 G$ i, P# U* G2 S, o4 U
- n1 [7 j- p) C5 V" }( U4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