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246|回复: 1

[分享] 忆潘主兰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4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忆潘主兰先生   H2 r% B: v7 {7 }; g2 A. j
  1981年底,我从新华社福建分社调到福州晚报社工作。当时,我写了许多名人专访文章,并汇编成《人物·风采·时代》一书。出于自己对书画的偏爱,我曾先后采访了省外的全国著名画家刘海粟、唐云、亚明和方成等。对福建省的著名书画家,我最先采访的是李硕卿和潘主兰两位先生。李硕卿是原省美协主席,他的山水画《移山填谷》入选社会主义国家艺术大展,曾被誉为“中国画的新生”,我最先采访他并不奇怪。潘主兰先生为何也成为我采访的首选之一呢?   二十多年前,北京书画界的同志就认为:福州的潘主兰先生不仅是个学者,而且是个很有造诣的书画家。当时,福州年轻书画家郑春松等人极力向我推荐说:潘主兰先生人品好,学问好,诗、书、画和金石作品的格调高。在当时我国书法界,会写甲骨文的人寥寥无几,而潘主兰先生能把甲骨文集成文章,这在当时国内是独一无二。他书写甲骨文得瘦硬之法,使笔如刀刻,字字严饰工整、劲峭娟秀,给人意趣无穷的韵味。此外,他的行书字自成家数,其横笔略斜,自然和平淡中见新奇,有浓厚的金石气息。他画的兰竹和山水,其传统技法较深,且多有题跋,给人以高雅、清新和古逸之感。为此,我采访了潘主兰先生,并写了《品德、学向、格调》一文在《福州晚报》上发表。潘老看了我写的文章说:“过去有人写过我,但他们都没有你写得好,你讲了内行话。”后来,我也常到福州画院看望他,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9 g* ]( Q, x3 L. r& ^, p' F: n/ E  1990年夏天,我在福州五一广场展览馆(于山堂)举办第一次书画展。董寿平先生为我题了“郭银土书画展”。潘主兰先生看了我画展的作品照片后为我题写了一首诗:“肯信人间赋禀殊,孜孜有获日操觚。且看文采生花笔,妙趣居然现画图。” 0 j% J/ B" v3 g+ J+ T8 [$ t0 o/ T! B. K
) `7 ~) i" o, I  Q& r; Q3 B
发表于 2007-3-2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潘老原作,的确非同一般,所言不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