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11|回复: 1

伊朗与美国——等待新的东京湾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伊朗与美国——等待新的东京湾事件?


[于时语] (2007-02-23)




  在布什政府对伊朗日渐升高的军事和外交压力中,美国军方近日在巴格达召开的记者会上,公开指责伊朗最高领导层提供精良的路边炸弹给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民兵。《纽约时报》还报道:美国政府官员声称在2006年最后三个月中近四分之一的驻伊拉克美军伤亡来自伊朗提供的武器。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中东专家胡安·科尔教授认为上述说法“百分之百错误”,其理由是美军在伊拉克遭到的攻击,几乎99%来自逊尼派武装造反力量,因此在伊拉克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已经发生低强度内战的情况下,声称驻伊拉克美军近四分之一伤亡来自什叶派伊朗提供的武器,实在近乎荒唐。

  除此之外,布什政府新近针对伊朗的举动还包括派遣第二支核动力航空母舰分舰队进驻波斯湾、逮捕伊朗驻伊拉克的外交官员、公布对伊朗派遣到伊拉克的“特工”可以“格杀勿论”的白宫指令等等。美国《新闻周刊》因此引述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负责伊朗和波斯湾事务的前主任希拉里·曼(Hillary Mann)的话说:“他们试图对伊朗进行挑衅,让伊朗采取一些行动,使美国必须作出还击。”

  可是华盛顿散布伊朗武器杀害美军士兵的消息,还是超越了对伊朗的单纯挑衅,而是有意激起美国公众对伊朗的“同仇敌忾”,甚至可以说是对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两院一种先发制人的行动。

  

美国歪曲事实制造危机

    

  这不得不使人怀疑,布什政府是否正在策划一场新的东京湾事件?

  不妨回顾一下42年前的东京湾事件前因后果。1964年,尽管美国约翰逊政府派遣的“军事顾问”已接近2万,当时的南越政府还是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发动的游击战中日益陷于被动。华盛顿在“逐步升级”战略的指导下,迫切需要直接打击“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真正后台——北越政府。东京湾事件于是应运而生。

  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东京湾事件是当时在越南北部东京湾公海海域巡弋的美国海军Maddox号驱逐舰(编号DD-731),于1964年8月2日和4日两次受到北越海军鱼雷艇的无端袭击。

  约翰逊马上下令开始轰炸北越之外,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随即去美国国会作证,信誓旦旦地声称美军受到“未经挑衅”的袭击,尤其是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表明Maddox号驱逐舰在公海遭到“未经挑衅”的第二次袭击。美国朝野因此群情激昂,国会迅速通过了编号1145号的“东南亚决议”,授权美国总统在东南亚开展军事行动,大规模的越南战争(尽管美国政府当时一直称它为“越南冲突”而非战争)随即展开。

  东京湾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呢?根据美国政府后来公布的文件,事实是美国中央情报局1961年就开始秘密组织所谓“34A行动”,这是名义上由南越海军发动的对北越的军事骚扰。从1964年起,这一行动转为由美国驻南越军事顾问团负责,所有行动都由夏威夷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指挥批准。在第一次东京湾事件的同时,“34A行动”正在进行对北越海岸的军事袭击。连麦克纳马拉本人事后也承认美国海军正在协助这场军事袭击,而Maddox号驱逐舰表面上没有直接卷入这场军事行动,却对此完全知情,并且正在积极搜集北越军事反应的情报。

  

东京湾事件导致越战升级

    

  华盛顿“未经挑衅”的弥天大谎不计,1964年8月2日当日,北越海军认定Maddox号驱逐舰是美国组织的秘密袭击行动的一部分,而确实出动了鱼雷艇进行了反击。然而多方调查表明,麦克纳马拉所谓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表明美军遭到的“未经挑衅”的8月4日第二次袭击,完全是子虚乌有,充其量是美军自我过敏,而且美国情报机构事后马上了解到这一错误。《纽约时报》两年前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当时有意歪曲掩盖了事实真相。

  说穿了,在美国历史上,东京湾事件决非新发明.触发美国—西班牙战争的1898年2月15日美国海军缅因号战列舰在古巴哈瓦那莫名其妙被炸沉事件,可以说是东京湾事件的先例。

  迟来的真相不计,东京湾事件成为越战大规模升级的导火线,战火最后扩展到整个中南半岛,造成数百万的人员死亡,以及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场失败的战争。

  42年弹指而逝,有迹象显示波斯湾可能处在另一场东京湾事件的前夕,特别是布什总统在伊拉克泥沼中走投无路,迫切需要寻找外部的替罪羊。当然在美军地面兵力严重短缺的危机之下,新的东京湾事件如果真的发生,多半也只会是大规模海空行动的前奏。除此之外,布什政府还从当年的东京湾事件吸取了什么教训,人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联合早报网》
发表于 2007-2-2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