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778|回复: 8

[分享] 王元军博客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3 k" a: E# k8 \% T# Z, Y
王元军博客精选) C3 }. }/ Q+ C0 Y

% o7 G% f# H1 F8 A7 Dhttp://blog.sina.com.cn/m/wangyuanjun
  ]% v' ~2 ?& _5 ]

: k( H; S7 G# v
   王元军,男1965 年生于山东莱西。1985-1998年分别在山东师大、陕西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攻读并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间,1992——1995年留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工作。1998年就职于中华书局期刊编辑室,任编辑。1999-2001年在欧阳中石先生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为中国第一位书法博士后。后留校任教。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出版部副主任。
2 |! [* Y7 B' r7 R1 ^- I    致力于书法与中国文化研究,出版有《唐人书法与文化》、《六朝书法与文化》、《怀素评传》等5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
六朝书法与文化
(上海书画出版社二○○二年十二月出版)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为惟一一项获奖的书学研究成果。论文《论汉代属吏择取考核与书写之关系》获北京市文联第四届文艺评论奖理论类一等奖。另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一项。其用时数载精心结撰的另一本专著——《两汉书刻与文化》(书名暂定)亦处于最后的整理校对阶段,近期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 e: \9 u0 r) W. Y- o  P7 r
    现讲授“书法与中国文化”、“书法文献”两门课程。2004年“书法与中国文化”被研究生一致推为最受欢迎的课程,被研究生部列为研究生精品课程进行建设。2004年10月,入选第二届首都师范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 K- @  J* U. N8 u0 e" `; h   书法以行书为主,取法二王、米芾、王铎诸家。
# ^0 Z% U# H2 g% Q, [
# ?  K- d; R4 w
王元军老师自作小传! c' d7 X- a0 X' o) Y
0 X+ j3 l9 i4 y' N7 a! N- Q
! G& B6 U. X# {% W
                                     王元军小传
: m! M3 ~  E4 S$ A1 F: K8 `; E3 [9 l1 I; ~- `. O  O" E
       王氏者,无字无号,出身小沽河畔布衣之家。少负书生之志,负笈辗转求学于鲁、秦、京城诸地,讨学问于史学之中。至耳鬓半白,并无所成。遂又涉足于书艺,混得头衔曰:“中国第一位书法博士后”。友人以此相称,初喜,继而且羞。喜者,已混得名分,可招摇过市;羞者,徒有空名,心虚胆怯。今已届不惑,得教授之职,然检讨数十载所得不过小文数十篇,称专著者亦三五部。细审之,只堪付之一炬耳!亦临帖、涂鸦,皆恶札俗书,既不能自得,亦不敢示人。故如见吾书,吾皆曰“伪”。不敢隐瞒,相告如斯。呜呼!

* w$ Z4 C* ^7 d+ P- J[ 本帖最后由 钱塘散人 于 2007-1-11 10: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上偶尔留“指爪”
    看到年轻人兴奋地为2007年倒计时数数,我很纳闷。反过来一想,是不是自己老了?因为这种兴奋好像只属于年轻人。小时候,总盼着春节的到来,等待的日子是那么的漫长。春节可以放鞭炮,吃到大块的肉,可以理直气壮地熬夜,用压岁钱买自己平日早就瞄准的东西。那一天的到来是兴奋、是躁动。年龄大了,娶妻生子,拿着工资,还盼什么呢?吃香的喝辣的容易得象吐口吐沫,物质需求的满足变得太容易了,让我们不知道该瞄准什么目标。明天会有什么不同吗?太阳依然会按时升起落下,一日三餐,上班,吃饭,睡觉……我怎么也想不到2006年的最后一天会与2007年的第一天有什么区别。元旦惟一让我感受到的是:这一天会在每个人生命的年轮上刻上永远抹不掉的印记——该来的不请也要来啊!* D! Y3 }1 _% N& j
    儿子从小就没有我们那个时代的感觉,他很少有激动,因为一切来得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轻松。我问他新年的三大愿望是什么,他说,一是吃麦当劳,一是看成龙的片子,一是买一套乐高玩具。我可以好不犹豫地答应他,这不难,我可以在一天之中将三个愿望全部满足。听到这话他也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我能够感受到他平淡的情绪。想不到,兴奋的事情倒是不期而遇。12月30清晨,儿子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兴奋地说:“下雪了,还很大!很厚,耶!”我起来看了看,嘲笑他的夸张,这点雪也叫厚?但是并没有理会我的讥讽,而是喋喋不休地说话,他告诉我们是多么喜欢雪,一年四季,他最喜欢的是冬天,今年的旅游计划,他希望到东北的深山老林里,走雪路,雪越深越好。……他的滔滔不绝,竟然引领了我们大人的好心情。
* k+ E1 W0 |3 p+ r0 t( w    于是我们决定这两天把自己交给雪。在玉渊谭,潭水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踩在冰面上的积雪,倾听脚下那奇妙的声音,看着儿子在雪地上奔跑,打雪仗,堆雪人,呼吸少有的新鲜空气,一种久违的满足感!儿子兴奋的脸蛋都红了,我给他留下了一张照片。也希望这可以成为以后他回忆少年时代美好回忆的一个景点。也许,幸福的事情并不遥远,并不需要期待,可能甚至不需要祈求与奋斗,他会不期而至,但是需要你用心地去抓主。在干净的白雪上,我们按下了了手印。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尔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我不止一次地感佩于苏轼的参透人生。这只惊世的飞鸿已经融入到历史的长河,只能靠品味他的文学、艺术作品来感悟人生的真谛。我们不是飞鸿,我们是凡人,我们留不下感佩后人的作品,但是我们可以让生活的痕迹留在记忆中,享受每一天。
$ y* s" ~7 S# q$ E5 @    对于昨天我们已经无可奈何了,我们能够抓住的只有今天。对于明天呢?让我们整理好衣冠,静静地迎候她吧!
2007年1月2日玉渊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洋餐,临古帖
) A9 }. g4 P. v5 B0 w6 [* Q+ T  q0 y
洋节,如圣诞之类,本非吾所关心。儿喜吃必胜客之比萨,无可奈何。借洋节(圣诞?)之机,一行六人,在人大附近痛吃一顿必胜客,味道也觉不错。出来时,吃客已排起了长队。现如今,一切节日,不过是为人们寻些吃喝玩乐的借口而已,不必太过计较是洋节还是传统节日,再说,好像也抵制不了。必胜客餐巾纸,柔软细腻,拿来一张,临王铎几个字,颇有感慨——吃洋餐,临古帖,各有所需,各有其道,并存互补,善莫大焉!
: f& Z0 U! w6 I# h3 M: G ; }  _& i7 I% b2 V% t

  e" g3 \# }- [! k- y' n" s9 p8 ?8 j! m# |4 w8 `/ \%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怀素《律公帖》# t$ M. v4 m& s+ b- B# }% p& b

, [7 y) `: {  g  E! u5 @    怀素这厮,喝酒吃肉,游历挥洒,活得痛痛快快。《律公帖》何尝不流露其真率自得之情?云:律公,你这家伙,真是好事之徒,几番来骚扰我,撩拨我的书兴。写几张给你吧,好好藏在箱底,别让别人看见啊!

& m! E) l6 h7 ~% [6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岳珂老兄有诗说:“噫怀素,善草书。杂真行,世所无。妙之臻,理不殊。盖反观,同其初。”不明白为什么这首诗叫《忆素律公帖赞》,整的好像是怀素的朋友似的。5 v+ J/ A! M/ ~  ~, H3 ~$ A# q
$ L" V7 }9 p9 b

9 i$ @" ^2 Q! W3 |7 p2 E
& I  c6 i) A! L# C# W$ S4 s$ Y[ 本帖最后由 钱塘散人 于 2007-1-11 1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仁恺先生书札欣赏& u2 m) a' k7 Z2 u2 x
2 ~- ~& b- V* r! S;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6-11-19 18:34:42
    昔日撰写《怀素评传》,也曾就“军司马印”这一问题,写信求教于著名鉴定家杨仁恺先生。很荣幸得到他的回复。信函用毛笔书就,逸笔草草,信手数行,而浓郁的书卷气跃然纸上。
9 X+ U6 n9 V! Z/ g2 {- Z/ {9 k' Y6 j9 Q0 `# D4 ]4 s
: q. k5 O! J6 _7 ~" P; h
内容如下:2 b% r8 {7 u; }! Z

9 ~* Y$ w/ z* N0 s* t
/ W8 f" o8 `; c6 A, k元军先生惠鉴,承% ^8 z; [, W7 N) S2 H5 N
赐书质疑并得拜读大文为慰。怀素小草千文墨迹在台湾私人收藏,有东京印刷品发行,原件不曾得见。辱蒙垂询,俟日后查眀奉告也
! ?9 f4 h) z+ S( r春祺  龢溪仁恺拜复  二月十二日
) }- u8 \3 l$ W代向中石先生致意* S5 {1 p; L7 ?. v
8 X3 Z5 Q/ ]3 |( o* c6 O$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人作品还是很有功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3 em13 em9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堆墨仿王铎,款印露原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