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856|回复: 3

[原创]解“爿”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watermark]爿,段注说文:爿,反片为爿,读若牆。甲骨文的爿为似乎为龟甲,何以见得呢,关键在于卜字,不管你如何灸龟(前后,反顺,左右)裂纹都要归于龟甲上来,那么这一竖就是指盖住乌龟的甲片或记事的木,竹,甲片。如果再结合弋字看,仿佛是打下一排木桩,由于有扩散的趋势,那么就等于圆形,相当于木制的圆盘,现在一些产木头的偏远山区仍有用木头竖立连起来成为一个猪栏等,那么这种就成牆而不是土或砖制的墙。到底是指哪一种,我认为是很难分辨的,不过指龟甲片的客观性应大一些。另外一种甲骨文就没有卜字样,似上下两个躺下的工字合为一体。从纯字形看本身只可以上下通行的样子,不旁出,而且形成直立的一竖,不能向平面方向移动,仿佛就是墙。从筑墙的实际来看,仿佛是筑墙时不断通过夹板为筑实一层一层上而形成的墙。其似乎强调筑的动作和围成的空间以及墙的挺立稳重坚实貌和整齐貌。
到了小篆体就用片来说明爿,指的是贴墙的那一面,所以读若墙。到这时候片与爿的意义开始各自独立。片指的是平面的含义和用于记载文字等竹木片等。爿指的是墙和墙的形态意义以及筑墙的动作意义以及功用。所以到了篆体就简化些,直接描述墙的形态而忽略其动作过程,事实上也就包含了这个过程。从纯字形看其结果是只能上下出和挺立稳重象,墙形。具体看竖为木板做的框用来匡正土(只能上下出),同时看出土是捣坚实的,那么这种框形就如床(如河床)。这种框形或墙形就如盘。在结合木的字形似半木,如果木不断半就成片了。
现在的爿字与篆体有些不同,为了形象生动表示筑墙时填土和捣实所发生膨胀(即挤压夹板)象,所以下部变成石字的上部分。爿的上部为框形用来匡正土而且从下而上不断匡正(半出),下部指出填土的样子,横长说明土可以覆盖框多余从框外掉下,下一撇运动象说明在框内填土并挤压夹板。用做具体的一次版来说明墙及形态功用。
爿简化为两点水为一竖控制,两点水为冻,冻起来(结合起来或合为一整体)成一竖为墙的整齐稳固坚实貌。
片和爿,片指木制等的薄片,爿指墙形框形筑的动作形等。从写字的笔画顺序看,先筑墙再指其意义,主要描述筑墙时的形态,片描述的是筑墙用的器械,借筑墙指夹板(片)。
爿,墙音。1指用夹板筑成的墙。
爿,盘音。指夹板的形态(类床)或盘踞的地方。
2劈成片的竹木(由大指小,小组成大)。3商店,工厂等一家称一爿,相当于“家”,“座”等(墙围着的整体)。4用于田地等,相当于“块”(一扇墙的平面)。5用于整体的部分,相当于“边”,“段儿”,“截儿”(墙的一次盘,筑墙需要许多次的盘)。6方言。相当于“间”(盘之间)。
凡其中有爿字的皆与筑捣,壮实,整齐,墙,床等意义相关。
关于爿读音的来历。q站立,yang自以为中心。qiang1意义指互相自以为中心,竞争。qiang2自以为强或昂首挺立的样子。[/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爿”字

片,说文:片,判木也。从半木。甲骨文,篆体都与爿一样。不再赘述。
现在的片字似乎与爿字不仅左右相反,最重要的是上下倒置。仿佛是筑实墙后夹板的脱离墙的形态。原本两夹板与墙组成一整体,现在把夹板取下来指其中的任何一块。其中取关键作用的在于那一长撇,似从墙中分离开来。结合爿字具体来看片字的结构,古上字(去上一小横)为墙向上挺立貌,下部出为墙坚实貌,撇为控制墙的东西分开貌,合起来指筑墙的夹板从墙整体(夹板与墙)中分离开来象。
关于爿与片的字形的差别,爿的一竖为最长,谁也不能超过,即便下一撇也只能与竖齐。片上的竖比撇高,片下的竖比撇低,仿佛从上往下分离出的一片夹板。
从墙上分离出一块夹板(本左右有两块)象。
1剖开,分开。2单,双方中的一方。3半边。4泛指扁而薄的东西。5花瓣。6斜削成薄片。7形容很少或很短。8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9官吏向皇帝所呈奏章的附页。或一片,或三五片不等。10片茶。古代的一种饼茶相当于后来的砖茶或沱茶。11词学术语。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12量词。(1)用于薄而扁的东西。(2)用于具有相同景象又连在一起的地面或水面等。(3)用于景色,气象。(4)用于声音,语言,心愿等。
片,pian1.由于四声是人对一声的结果描述或定义,具有模糊性,概括性,总结性。而片作为一声平是更客观描述,强调其真实性。作为编制的扁而薄的东西就是片一声。片一声有编意,意为编制的片。编为工艺实在(b)的制作,其成的样子为片一声。
13特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如相片,幻灯片,唱片,电影片。
片pan4.按音意为攀的结果即攀着墙的夹板中的一方。
14同“牉”。半,两结合物中的一方。
凡含片字的字皆与片状物或一半等义有关。
p的本音为po,虚(非结实)指一个0的范围或外层。从发音看仿佛指气流如一张白纸从上下紧闭嘴唇之间吐出的样子或指上下嘴唇的薄皮。对于情感上有轻视厌恶意的态度。po有不坚实意。yan1有随遇而安意如烟。pian1薄而轻飘的样子。pian4指其结果,马如果薄而轻飘的结果不是马扁,是眼睛欺骗了自己,实际上马很强壮才能轻飘如飞。薄而轻飘的木板或竹板其结果是给予名称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爿”字

鼎,ding3。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最初是烹煮食物的器皿。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遂成为传国之宝,象征着王位,帝业,政权。就成了镇国之宝器。由于是重器,按周代礼制,天子拥有九鼎,诸侯拥有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以示轻重。不得僭越。
甲骨文鼎似鼎形,上为两耳硕腹,下为两足(因为字形要稳重对称,且是平面图形)实为三足以上,足上有两点水为爪或半木上顶下抓之形,或如并列的中间有空隙的两墙,上可放器皿。总之甲骨文鼎也很有可能是上下分开的东西,上为器皿,下为支撑体。即便是连体的也可能是用特殊泥土烧制的陶器,容易破碎。只是有了青铜器时,才可以浇铸成坚固的鼎。那么甲骨文的鼎我认为是指锅状物。
那么金文的鼎不再指烹煮食物的器皿,而是指用金属制成的用来象征权利或祭祀用的重器。金属有肃杀意,沉重而镇意。统治者制成连体的金属鼎来象征稳固自己的政权和统治地位。又成了宝器。
到了篆体用筑实的墙来显示鼎足挺立坚实稳固貌(壮),更显得鼎庄严,稳重,高大,大鼎也。
现在的鼎字更概括些。上目为贝,重要的东西。下为包围目(贝)或与目连为一体的足,上托(顶)与目连为一体下扎实。体现鼎的形态,庄严,稳重,高大的重器,宝器,象征意义王位,帝业,政权。鼎仿佛是连铸体,上部为共同顶起的东西,用目来指贝,即顶起宝贝。与下足连体。足如筑墙(铸)成很稳重,沉重,扎实的样子(盘,占有鼎下面足之间的空间)。合起来为鼎。
鼎,顶,庄严,稳重,高大貌,大鼎,三足鼎也。
1古器物。2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之重器,后遂以指王位或国家政权。3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栋梁如鼎足顶)。4喻三方并立。5六十四卦之一。6更新(顶出的为更新)。7显赫,盛大。8最,顶。9副词,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处在某种状态。相当于“正”,“正当”(正顶象)。10用同“钉”。将铁钉捶进他物(正顶)。
籀文以鼎为贞字。
关于读音的来历:yi1为顺依意,凡i与衣有关。ne1即n的本音意为粘滞,迟缓,凝重,艰难意,由le1音读出ne1意来。凡l与勒有关,凡n与粘有关。yin1意为顺着延缓或拖长或摩擦的结果或到结束。ying1意为自然(依)的回音(共鸣)或(眼见)盘旋拖长意。凡yin1,ying1与自然音有关,鸟鸣嘤嘤。de即d的本音意为低的满足(所以容易满足),突出的部位,有愚笨,得意,满足,舒缓,稳重貌。da1为到处走意,闲话多,撩拨人。凡d与肚子有关。ding1意为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悠闲敲击金属的声音,仿佛是招人吃饭的钟鼎声,比较清脆,悠扬,舒缓,伐木丁丁。ding3顶,鼎,为什么不读二声,二声为扬声,有对客观事物直接顺畅描述意,而顶和鼎没有顺畅意,是碰到压力动作受到抑制为顶,鼎,是有条件的。zhen,zheng都没有二声只有三声,都是对客观事物转折性(间接——转弯抹角,借助于压力)表述意,带有人的主观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爿”字

LBSALE[10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汉字音符在 2004/05/15 09:49pm 第 1 次编辑]

鼎.元吉.亨.
这是指整卦的卦德。即我们所说的德性,也叫性能。没有人为的因素,是此卦本身的性能。鼎,如火不离木之上炎,木顺火,所以跳不出木这个本原,火,上行也,木之发也。说明火离不开木的原动力,离开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火是在木基础上的上炎,若即若离,是初始生命向上勃发和创造的本能。因为火不离木,自然是元本(元)或事物之开始的原本,吉祥(吉),上下亨通(亨)。预示虽然是事物(社会,人)发展到一定复杂阶段(承受压力)但仍要遵从如鼎(顶天立地,上下贯通)的简单规则。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断语:针对上火(离)下风(木巽),鼎,人的进化(人形),政权,上下贯通,天下(政权)初创(文明,光明),巩固政权,顶天立地,稳如泰山之象。这是全卦的结构。木顺从于火,风助火,鱼水关系,君臣关系。木顺火,火不离木,风顺火,上下通也(一条心),则能建立和巩固政权,君主与百姓关系有秩序上下通,那么就可以(亨)通烹饪,则能国泰民安有饭吃,意思是可以做饭吃。圣人向上亨通(懂得这个道理)可以享祭天(顺天意,承天命),向下亨通(且镇,正)可以供养圣贤。(圣人和臣或君子)谦虚柔顺则能耳聪目明(不闭目塞听,刚愎自用,虚心听取或接受)。以谦柔的美德上行,得居中位(柔怀之位,六五阴爻)得到九二爻刚正而顺从的帮助,所以是本能或本来就亨通顺利吉祥。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具体的象,木上有火,风顶火,可以烹饪(鼎),顶天立地,稳如泰山之貌;象征意义: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严守正命,各司其职。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初六,颠动鼎趾。利于从滞塞不通中的环境中出来(利通,利于稳定平衡)。娶个小老婆以其子撑门户(合起来三足鼎立,自己,大老婆的儿子,小老婆的儿子)。没有害处。
六一爻位最低阴爻处阳位(不当位),所以是柔(顺)健,柔顺向九二靠拢,阴顺阳。听从九二的指挥(阴阳相吸),由于下卦为顺,所以初六爻只是蠕动自己的位置以正而稳。没有违反常理。利于从滞塞不通中的环境中出来(利通,利于稳定平衡)。以跟从(顺)九二爻或六五爻。六一爻最能体现顺的品性,站稳脚跟,顺从上位,具有任劳任怨,无条件服从的品质,这是其地位和生存条件以及志向的一种必然。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尢也.
九二,鼎中装着食物。我的伴侣(同志)有疾病,不能靠近我(才能三足鼎立)。吉祥。
九二爻健而不当位,又处于下卦顺的中位(领导者),说明九二刚正而柔顺。边向上(健)顶起鼎,同时又愿意受鼎压,既不顶翻鼎,有愿意受鼎控制。所以是谨慎地上撑鼎。我的伴侣(同志)有疾病,所以不能与自己靠近而分开(三足),这样能各自独当一面。虽然其二足有病,但由于九二的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以及领导作用,所以能够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身体力行,拣重担挑。所以没有怨尤。九二的品质很可贵,以德服人,身先士卒,是好的领导者。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九三,鼎耳(六五)变色,在于上下阻塞,不能协调一致。致使美味的野鸡肢膏不能被吃。原因在于三足(个人)刚强互不服输,不能协调,从而阻塞。只有等到下了场甘雨,才知道需要庇护的场所,这甘雨相当于六五制服九三的办法,先吃苦头再尝甜头,才愿意受鼎的庇护和控制。这样才减轻悔恨。终究会吉祥。
九三健而当位且处于下卦顺的高层,自然三足拼命地上行顶鼎而导致混乱拥挤,谁也不让谁,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这种表现且没秩序导致混乱拥挤阻塞,使鼎耳变色,那么九三不仅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且失去了顺的义务和含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su4).其形渥(wo4,沾湿,沾润,引申为浇淋).凶.
象曰.覆公餗(su4鼎中的食物).信如何也.
**本意为任意,随意。九四为任意刚强向前(离),又受到九三的吹顶,飘飘然,不知所往,而上卦为离,那么意味着上下脱离(脱节),自然鼎足折断(顶得太高),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大厦将倾,龌龊不堪。凶险。
“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轻浮,不庄重,轻听小人言,没有自己的主张,说明九四不足相信和信任,无德无能。
六五.鼎黃耳金鉉(xuan4,坚固的杠鼎).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六五,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插上坚固的扛鼎之器,利于坚守正道.
六五爻居中而镇,兼有柔和的品质,顺推顺镇,受大家爱戴而公正镇守,顺理成章,大家遵守和接受。“鼎配上黄色的鼎耳”,居中坚实,不轻浮,正气而镇,重器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前一个金铉与鼎耳合起来是权利的象征,处于君位,谁执耳和金(残酷,肃杀,表权利)铉谁就成主宰。而这里的玉(柔和)铉是指鼎的最高位置,具有配合鼎用来镇守的的作用。上九,鼎配上玉制的鼎杠,十分吉祥,不会有什么不利。
上九最高而不当位,无实际权力,但如果能补充六五的阳刚之气但又不失阴柔,则能延伸六五的威望而上行不坠,更突现六五的阴德和整体卦象的顶天立地,稳如泰山的重器。一般上位与九五或六五反而行之,则为顺应潮流和自身地位相符。“玉制的鼎杠高处上方,表明刚柔相济,互相调节,既章显鼎的高大,又能协助六五,镇使六五不轻浮和鼎上中均衡重量,头重腹重使人感觉是协调的重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