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6-7-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85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8 @. B4 z! O! @6 K, C
9 D; G$ g+ K8 |2 n0 a2 O3 d
2 u* r& H; H4 e! {2 d+ `" d* `一、终身成就奖
+ d. ^! P; O$ M 王学仲 李 铎 沈 鹏 欧阳中石
r. x. A u) b" v' J# l9 I. x1 t; n; _ A* h' D
二、艺术奖
; U' S0 V* a" f' _. j& N4 u/ p, e
+ q1 X% o: E4 s; Z$ S7 W* a一等奖:* c0 P7 I: k/ y- X8 b
吴 行 韦斯琴 陈海良 张维忠 王忠勇
, r. C& i9 j. c @$ Y
0 o) N2 ]3 W: w/ O& D; z$ i/ y二等奖:
- S5 P7 ?9 T9 {& x# b; i 宇文家 龙开胜 李双阳 樊子阳 李有来 李 啸 孙 冲 王 晨 王 昱 刘 波, j9 ]+ z$ y; Y( H0 i, `3 s
: k) n1 h2 Z( k% `! v2 p+ n" S三等奖:; }! T- `, }0 t0 o" V4 ]
殷旭明 耿自礼 魏兵然 武 威 丁 斌 陈天民 徐正濂 张青山 顾 翔 朱 敏 祝洪新 钱守宽 刘洪洋 吕金光 李啸东
6 f5 [" {* {+ ^# H
# A2 {3 A7 m/ Y7 X- c: m获奖提名:4 n1 d. q D- p
巩海涛 汤忠辉 周 斌 林 峰 刘聚森 李 明 孙培严 程少彦 曲修诚 吴自标 单凌雁 贾占强 程振德 崔胜辉 鹿守璋 何来胜 曲奎平 刘伊明 李 洋 周 同 毛国典 刘文超 吴健甫 刘俊京 张伯煊 史焕全 庞顺东 姚小平 翟立新 赵卫东 吴前琪
; O2 k! y( l! o7 {, O$ n+ |. o3 h7 c# R0 D* O' }
三、理论奖:
; |5 D: ~8 C% ?5 y- E$ y$ K. O6 m& |" ?# |+ | a. x
一等奖:
/ R( i9 c+ n: e8 I# ?- `! B+ ~- _ 王宏理 浙江 《志墓金石源流》# u9 f* _0 M" _. {2 [4 b
陈志平 广东 《黄庭坚书学研究》
, U1 H! g6 r: U+ {7 K" |
. w+ m/ e) a8 [# K. j二等奖:
; D" _# e5 y! w# d7 B1 m# [$ d5 c9 H; c 盛东涛(楚墨) 江苏 《楚墨书学论集》等著作; r5 f4 I( {7 ?. w0 t8 _9 b0 ?% l
穆 棣 江苏 《名帖考》8 e+ s. `( G+ y8 g& \4 F2 V9 ?
曹 建 重庆 《晚清帖学研究》
3 q" F7 \* X% ~* R# w/ T8 F3 M3 Z8 w 尹 旭 宁夏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I7 c* V2 y- l6 s$ J; Z% r
殷 宪 山西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 y% a( Z) [3 t$ ]: B7 j" \8 N" C2 b4 S3 ~, D
三等奖:
5 ?$ o0 k8 M" t/ P; h 方家龙 浙江 《传世赵构<翰墨志>一卷完本考兼及未见传本<翰墨志>著录的赵构早期书语录的钩稽》
/ x+ \8 u/ b4 B7 T4 @3 b 张士东 江苏 《隶书探源》* a+ q/ Q; H# W: s
陈中浙 北京 《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W/ f& h3 M' j1 F7 Z5 J8 _
罗勇来 江苏 《<瘗鹤铭>研究》6 V* }( m" ^' R2 w& ?$ f
翁志飞 浙江 《书笔论》9 r6 V, c) c. W/ w; |
徐 畅 江苏 《中国书法全集(92)先秦玺印》及文章一组' ?. ?! m6 [: ]" w) _; U- M
薛龙春 江苏 《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 L1 _4 A" x- I% H, r; I
孙 敏 上海 《风流书家唐伯虎的生平及其艺术》& ~+ U2 @8 b- f
张金梁 吉林 《明代书法史探微》. }4 ], i- x2 P2 U% [
西中文 河南 《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 z" X/ ?. Y ]! F
# _1 Z3 w, F, c$ K
获奖提名:' ^) P) H2 p* ^/ U6 `( Y. b
马国俊 《古代书法美学研究》
5 S: y! z9 U& X 毛万宝 《论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思想》' r3 p0 S( K& R
孙 洵 《清代乾嘉学派与书法》6 e4 w3 S. ~# N; z1 G5 A
刘宗超 《近二十年书法创作思路的清理》8 k; _# I6 G6 ~5 N
张天弓 《论“字组”》
! `( ?3 @% ]1 Q: @2 c* `" O1 D 张啸东 《“鸿都门学”考辩》9 z+ B5 i6 N4 Y- z8 d1 b% J
杨疾超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r% z$ N6 A0 a7 R4 Q. X( T! U$ _
杨开飞 《阮元书法品评标准》9 D+ i, [6 k M% v' I4 K- h
陈方既 《中国书法精神》
, d1 l% B# l" f2 ]) ?8 L$ }# ^ 金 丹 《经学与阮元书学思想的渊源》% Q1 f" T } y2 g6 d" h) b5 [
赵维红 《张穆与何绍基交游渊源考》' \3 K; J: P- _( C. R
葛鸿桢 《论吴门书派》
5 i) [# n$ V# { y" [- a 彭砺志 《尺牍书法所见平阙形制研究》
7 ?8 e* [- l* g0 v/ _ 崔树强 《崔树强书学论集》0 r3 @2 V( g2 E W# q
鲁明君 《艺术·反艺术·非艺术一个社会学的进路》
/ E- A4 d6 a, V9 n [ 翟万益 《五凉书风》1 o6 {; e4 H$ j) E! l( s
蔡显良 《唐代论书诗研究》
7 a+ F1 k! `. J7 P 蔡东明 《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 \3 d6 F6 I9 K
衡正安 《镇江古代书家研究》2 U3 h8 R8 \& x. d5 ]0 R% ^
0 B1 u+ r# L$ q0 f4 f4 r四、教育奖:- O% U( u. b3 v' x' |6 y- }
. c/ c/ U+ g7 p+ [1 |( t一等奖:& Q/ t/ k+ _, K2 r7 M2 A% I; w6 [
王冬龄 华人德* i1 |& Q7 h2 H* p
8 P+ p2 D0 m) W- Y二等奖:
0 a% J' Y; b8 C1 |4 X 王玉池 邱振中 张锡庚 徐 超
( g4 V) s( b, u5 X" c) N* t7 D; C7 Y; n" a0 O- R- Y$ z
三等奖:5 z2 }9 D* [( N
任 平 和 耀 樊习一 熊绍庚 刘胜角 傅爱国 于唯德 潘善助
* M1 V6 F L( V: X, |3 M9 S) G9 w5 z* F0 w
获奖提名:) a& f& Z. b- z& n
宁兰智 李 强 李 江 李汉宁 李鸿仪 朱世杰 张韬 宋江安 谷庆礼 林君芷 盛欣夫 韩盼山: R* P! T* |- {3 R9 P/ m1 K
& F5 Q4 [" i6 x K/ n6 J* Z. ~. ]五、编辑出版奖:
# T- q, N" m2 k& ^; |# V) m& R
4 _& u% R& \# Z9 [一等奖:# R. G) t: k5 g) H' g# a
上海图书馆珍本碑帖丛刊(第一辑)上海4 _; d) u, L& O$ h$ L
1 E' Q, n5 r. x/ l二等奖:0 F, u) v5 B) ]. b/ ~% P" H- O
《金陵四家馆藏书画精品集》 安微
, I4 n6 w* i: E7 M- m 《书法》 上海
" q9 h9 [6 S9 }$ R; G: j 《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 北京2 F, e \& l" P+ |
《书法报》 湖北# k0 z' M, m( x+ v! q
《书法导报》 河南8 Z- y0 r6 C0 R
i% t& f8 g# C+ S- U: ~
三等奖:3 i3 ~1 l: V" f/ z" G8 p
《中国书法博导丛书》 上海2 v) B9 v0 ~& y( {1 [
《篆刻技法图典》 上海
$ |7 Q$ ~6 `% f2 F( H 《书法丛刊》 北京
1 r* H5 C3 e! r9 ~- S' Y 《洛阳与中国书法》 河南
+ S& |& W* N4 s 《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 北京3 ^" e% F# {6 p# \* C& n( i! }0 u
《书法字海修订版》 中直: c! o% d' A* I$ u8 X
《林散之书法集》 安微
# C5 v( h. I( f! r5 G" O' o4 h 《书法篆刻工具丛书》 湖北) D4 G6 l0 q" W
《河南书法年鉴》(2006) 河南
6 S$ k) i8 z( m6 Y
* I# Z; s# @% j$ |, s获奖提名: |) D9 U& K# C- f- H0 y( m
《江苏古代书法研究丛书》 江苏
( i1 I& c, _1 W, U, u X( q# O 《北京书法艺术年鉴(2004-2005)》 北京, R$ C& ~, D2 Q: I2 t
《中国书法》 北京& m6 `( b: m# ^! E) Y
《王羲之王献之行书草书字典》 陕西
6 j8 d" o0 X/ r" I 《陈方既论书法》 湖北
! D# v8 R$ v9 O$ Y' H 《六体书常用字字典》 陕西
2 y: I2 G$ b2 M: B- E* { 《石头和铁撞击的火花·篆刻》 上海
. ]9 G5 ^7 x* l4 w7 \ 《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 陕西% {" y) G7 `' |7 i! n# P, y
$ j& Q2 V, D" ^, [6 q+ {# i
4 S( O- y3 K6 ?! ?0 {9 x& Y5 i0 ^5 e4 r7 X; O, M* b7 T& g
[ 本帖最后由 一笔草 于 2006-12-18 16: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