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588|回复: 5

【小小说】书坛“剩”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坛“剩”事) R, ?( M9 V/ I8 J  l% P
一场不大不小的雪,给刚过完春节的省城增添了几分年的味道。王老漫不经心的走在大街上,欣赏着店铺门口的春联。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 : l" H6 z3 f8 r4 G1 r6 \7 N' \' |6 ]
那时,王老生活在农村,每年春节,父亲带着他,边走亲戚边看春联,父亲是个“好写家”,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正是在父亲的这种熏陶之下,王老才喜欢上了书法这个行当。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一直坚持。终于功成名就,成了闻名省内外的书法名家。曾担任过省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虽说去年换届,王老退了下来,但其在书法界的威望,地位,似乎并没有降低。这不刚参加完一个企业搞的笔会,动动手三千元的稿费便装进了腰包。对王老来说,钱其实是小事,关键是那种被人围着,恭维着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5 m5 Q6 A$ h5 }9 d  E8 G( G2 ?王老原来是省直机关的一名处长,前年退的休。别的老同志在岗位上一退下来,心里便空落落的,很失落,王老没有。自从退下来后,时间多了,便可无拘无束地写字画画、讲学、笔会……每天来去匆匆,反而觉得既自由又充实。弟子们前呼后拥,开会常常坐在前排。那感觉真是受用。
" ]$ p0 ]; W7 F: i5 m2 k7 }! A+ |9 p2 p: o“嘟-——嘟——嘟……”! G7 u! V! ~, L- s2 y* Z
一声汽车的长鸣,把王老从沉思中拉了回来。王老避到街旁,汽车绝尘而去。王老的心中隐隐有一丝悲痛。世人不认识书法家,在街人的眼里,你就是个挡道的糟老头,和那爱下棋、爱钓鱼、爱发牢骚甚至爱骂人的老张老刘没什么区别。
! }& T, A  m4 i" b1 Z$ K没有了刚才兴致,再看这些对联,王老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招财接宝纳万福”,什么“云翻金浪地生财”……中国人真是越来越没有文化了,似乎除了这“财”呀“金”呀就再没有什么词啦。悲哀啊!
0 C7 L( \" z8 P再看看那满街的招牌,一律电脑打的字,没有一点个性。原来这条街上还有两块他写的牌匾,省电视台在一期文化节目中,还专门介绍过,可现在也找不见了。: n7 T1 r! k0 ]" l4 M* n! O; F
“罢了,罢了,”我一个人,有再大的能耐,又岂能挡的住文化的没落?
) B: g+ s( [9 _  b王老一边摇着头,一边向家走去。好在不远,一转眼便到了。一进门,却又是一种气氛,几个三十大几的年轻人,在家里给他拜年来啦。王老一边与大家客气,一边寒暄,几个晚辈便受宠若惊似地站起来,一边王老、王老地叫,一边握手。
( j& J+ b( _, z8 F4 C  F" N4 f" d在这几个人中,王老最熟的是小白,他是王老的弟子。小白本是个工科毕业的大学生,书法也没什么底子。自从投到王老门下,算是找到了书法的门径。几年下来,省内外频频获奖。这不就去年,全国第十届书法展,在王老的精心指导下,小白创作了一个三米多长的书法长卷。再加上在评委里有王老的一个老相识,王老又写了一个举荐信。后来又怕不保险,王老又亲自给这位评委打了电话,希望多多关照。对方回话:“王老放心,你的弟子就是我的弟子。”果然不负重望,小白成了省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入展作者。
+ C4 b9 J/ M: b3 u9 V小白兴奋,王老也光彩了好一阵子。
- N% q, i: J5 P7 |+ H小白给王老介绍了其他几位来拜访朋友,好象都见过,王老大多叫不上名字。每介绍到一个人,王老都会站起来,同大家握手,嘴里还不住地喊——兴会、兴会。弄的这些无名小辈们更是手足无措。& @1 x* `& p0 T- U# W" |
介绍到小刘时,王老急忙止住小白:这个不用介绍了,并喊出了小刘的名字。2 C7 h6 X' l8 q* t
“我们十多年的交道了,张老的弟子嘛,这几年的获奖专业户,谁还能不认识。怎么样,张老最近身体好吗?”  }9 V: L& A  h9 w* V% P+ M9 |
“好,好!”小刘机械地回答着,现场的气氛却有些尴尬。
' c4 }+ u2 ?5 C8 @9 o王老与张老有矛盾,那是省城书法界公开的秘密。正如那句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其实,早在二十年前,王老和张老还是很要好的朋友。那会他们都是四十出头,又都是省书法家协会的理事。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王老在机关,挣不了几个钱。张老在一家杂志社,隔三差五,有那么十块、八块、三十、二十的小稿费。因此每次在一起喝酒,总是张老结帐,王老每次都很不好意思,张老却很大度。; L8 y5 e  }- D% L+ s( Z; c& u' N* K
王老和张老的矛盾,起于前年的全省第七届美术书法、摄影展。那时,王老和张老都已经由理事变成了省里书法协会的副主席。主席呢由一位省里的领导兼着,其他几位副主席也都资历较浅。这样一来,实际上书协的事就由他二老说了算。) J( R: ~& l, P: ~
俗话说,一山岂能容下二虎。慢慢地,断不了有些风言风语。先是说张老的某个弟子说王老太保守,每天就守着那几本字帖,都电脑时代啦,就是写成王羲之再世,又能咋。王老听了,就有点不高兴。接着便有王老的弟子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大批张老的弟子不懂传统,整天胡写乱画,还自称什么书法创新?帖子一发,便引来一片争议。支持者大为叫好,高呼“顶”。反对者谴词造句,据理力争。4 X, m( @/ L; Q2 j3 Z4 q1 D$ u
刚开始,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半个月之后,火药味却越来越浓。有人说,张老是当今书法界“丑书”的代表,一批年轻人都让他给带坏了;有的说,王老是保守势力的维护者,电脑时代的书法,应当融入现代的审美意识。如此下去,我省书法的水平,只能离全国的水平越来越远。
' S6 Q4 m& W! u" Z3 M" Q) L( y听到这些话,王老打心眼里不高兴。他本想同张老沟通一下,最起码打个电话或者到哪个小酒馆喝上二两。有什么说不开的?可反过来又想,网上的那些话,他姓张的也不是看不到,为什么不和我沟通,莫非是他在背后指使不成?7 B: E/ e+ [% ^. Y% T
就是在这种争论的气氛里,迎来了全省第七届美术、书法、摄影展的征稿和评选。省文联领导对这次展览非常重视,专门召集各有关协会开了会,进行了布置。省文联马主席是一位刚从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的年轻人,四十出头,作风干练。他希望大家多多重视,力争使这次展览办成一流水平的展览。' _. Q4 s. ^1 V. B- v. D
由于展厅有限,书法只给了五十个指标,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2 z3 U# }: N1 H  e- h- `
王老担任这次评审的评委会主任。因此,王老的弟子便在传统的风格上大下工夫,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或长卷、或扇面、或条幅……,仿佛二王再世,苏黄翻版,只看的王老心花怒放。
5 T8 A# i2 K. R% F: `7 A张老的弟子们也都憋着一口气。他们知道张老虽然是评委会副主任。但张老的作风从来都是雷厉风行,敢作敢为。因此,既然张老代表了现代书风,弟子们也都在出奇、出新上下功夫。染纸、作旧、拼贴……,各种手段都派上了用场。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现代气息,张老也是信心十足。
" b1 ?# r9 K/ ^7 O7 H* c$ D% J其他不是王老、张老弟子的那些作者们也都千方百计搭上一条线。或迎合王老,在传统里找感觉。有的迎合张老,在现代中找出路。一时间,书法界似乎形成了经渭分明的两大阵营。谁能在评审中占上风?谁也不知道。; Z1 c2 P0 L* r# S  p
就是在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气氛里,评选的日子来到啦。所有的作品都编了号挂在一个大展厅中。编号纸正好挡住了作者的名字。评委共有七位。除王老、张老外,还有几位副主席和主席团成员,大都是王老和张老的弟子辈的人物。
# c  h; K& D) x' w4 ]3 n' @3 c& x王老张老一见面,还是挺客气,彬彬有礼。王老说:“张兄,几个月不见,你可发福了。”张老答:“操心少,心宽体胖吗。”王老说:“好、好、好。”张老说:“好。”
% O0 N7 \. p( v( K7 R# R  S其实心里都在捏着劲。5 }0 x3 b9 F9 v0 L! N/ {( c
评选采取评委投票制,每个评委都拿到了三种颜色的选票。红的贴到作品上,表示好,同意获等级奖;绿的表示同意入展;而黄的则表示下,就是落选。张老领着几个人,在前面走,王老在后面又一拨。走到一幅八尺条幅前,王老一看,便知道是他的得意弟子小李的作品。正准备将红票往上贴,一看,上面已帖上了一张黄票。王老心里一惊,气便不打一处来,但当着两位年轻评委的面又不好发作。这时,一位评委说话了:这副作品还可以嘛,怎么贴了张黄票。王老故作镇静地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嘛,这又不像百米竞赛,差百分之一秒就得不了冠军。大家马上附和,是是是!也就一拥过去了。
0 n7 Y7 Q/ M/ d& [  n, b& H走过几步看见一副作品,是一个册页。册页的页面似乎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墨写上去有一种剥落感,古色古香。王老清楚,这是张老的得意弟子小唐的作品。几个评委们都在观看,有的还用手去摸,自言自语,这是怎么搞出来的。这时,王老发话了:这就是书坛的一种不正之风。我们现在的许多同志,学习传统,不从根本上学,只学些枝梢末节。古人作品中的那种沧桑感,那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侵蚀自然形成的,是你现在抹点油、涂点蜡就能达到的吗?显然不行嘛。学传统,要学其根本、学其神韵,而不是学其形式。) x0 O5 U3 n3 ]9 y8 C
说到着,王老毫不客气地将一张黄票贴在了这件作品上。其他评委一看王老态度明确,也就无话可说了。8 g  A+ O! L. n$ f7 G* b
评选很顺利。一下午的工夫,50件入选作品就诞生了。王老最得意的弟子落选了,张老最得意的弟子也落选了。但他们在心目中,似乎找到了一种平衡,谁也没有说什么。在庆贺评选成功的晚宴上,王老还代表评委会,对各位评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这次评选,我们第一次隐去了作者的姓名,是我省历届展览中,最为公正的一次,对大家的工作表示感谢。特别提到张老,尽管最近身体不适,还能坚持参加这次的评选工作,是对我们这次展览的巨大支持。! @/ m1 i  i; U* S: d/ U
大家随声附和,热烈鼓掌。这时,文联马主席举起酒杯,高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在这里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省里对我们书法协会的工作非常支持。今天上午,省里王书记专门批示,拨款十万元,成立墨海书法研究院,并亲自推荐我省著名书法家张老担任墨海书法研究院的院长。* u2 B( _8 T0 E9 V* z0 E
张老马上站起来,一边招手一边说:“马主席,我怎么不知道。”
: i# J( j7 e6 q" _马主席说:“这不上午刚批示的嘛,还没来得及征求您老的意见哩。”4 F/ ~+ I3 K+ k* M! L$ ^: [
“不行,不行啦,让年轻人干嘛,我老啦。”& n& B4 m5 r0 |; L
“这是王书记他点的将,您老就别推啦。”! S' _- f, {2 X1 O# m: Q0 w& P6 B
“王老比我更有成就嘛,王老干更合适一些。”
. I1 b, ]  Y% L" A( P+ o“还是张老,还是张老。”6 g3 B- Z  H  b6 V7 i& |8 M
王老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掠过一丝不快。5 M! X  c' m. h0 i' b# L( \
来来来,祝贺张老!马主席提议,大家边祝贺边喝酒,气氛很是热烈。+ s( g! T* W! V; E8 z2 L
不几天,第七届展览的获奖及入选名单便在网上公布了。大家议论纷纷。特别是两位近年来多次在省内外获奖的作者小李和小唐的落选,在书法圈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此,关于他俩落选的故事便有了多种版本。有的人说:小唐是张老的高足,张老一向敢作敢为,敢给弟子说话,这次怎么就不给小唐说一声?是不是最近小唐得罪了张老?也有的为小李鸣不平。说王老哪个人吧,见谁都挺客气,实际上不给人办事,关键时刻顾虑太多。甚至有人在书艺公社上开了个栏目——从李、唐落选说开去。一时间跟帖如潮,点击率迅速升高。' l6 b4 E) Z0 |- O
只有王老、张老心里清楚,他们的矛盾从此成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南瓜,想调也调不到一块啦。
) N/ h% W$ K1 `- H0 j扯了一会儿,还得回到王老家。
$ @) p- G; b+ X0 Y$ W- ]# x这边王老在问小刘,张老的身体如何?那边小刘尴尬的回答。小白一看有些不对,赶快插开话题。说王老师,我们今天来,一是给您拜个年,再一个就是他们创作了几幅作品,想让您指点一下。5 [4 U6 L! X* k
王老点点头说好好!其实大家都清楚,第八届全省美术、书法、摄影展又要开始征稿了,大家是来摸摸路子。; R& B( P( I3 y& P4 ~  Q! P
王老在一幅幅地看着,认真地作着点评。两个小时之后,大家才尽兴而去。王老有个习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来家做客,临走时,都要送到门口,这次也不例外。看到后生们一个个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夜幕中,王老突然感到有一丝的凉意。
2 I+ U% \8 A2 e: s3 A天空中又飘起了小小的雪花,望着那在逆光中,晶莹剔透的小雪花自由自在的姿态,王老陷入了深思……6 T% v% A& \, ~% Q, Z2 p; _/ c. D: D
全省第八届美术、书法、摄影展,经过三个月的征稿,收到了大量的作品。由于省文联1200平米的新展厅落成,这次展览的书法指标由上一届的50个增加到了100个。书界同仁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同上一届一样,王老的弟子同张老的弟子,又似乎形成了对峙之势。0 M) Z) k+ x  e; Z2 f, l
根据省文联的安排,评选工作定于4月20日举行,展期定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王老依然是评委会主任,张老是副主任。不同的是,王老由于年纪大了,这几年没有招收太多的新弟子。而新成立的墨海书法研究院,几年来,在张老的精心工作下,成绩斐然。有几名成员不仅入展以现代风格著称的全国流行书风展,而且还有三名入展以传统风格著称的行草 、 大字展。一时间墨海书法研究院,名声大振。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凭实力,王老的弟子这次恐怕占不了什么便宜。
, P9 s7 h# n0 ^! \在评选之前的半个月,网上的评论又露出了些火药味。甚至有一篇帖子是这样的标题——“上届扳倒李唐,这次谁当罪羊。”搞的大家人心惶惶。
! D; M$ r$ ]" b. v1 D4 m5 X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4月17日,也就是评比的前三天,突然一个消息,震动了省城书法界、文化界乃之政界,4 E: X1 A+ h! R* g5 s/ x
张老因心脏病突发于4月17日凌晨3时15分在省人民医院去世。% d% V5 J$ l( @6 ]9 O! Q
噩耗传来,书坛皆悲。
: x4 C; {7 G) l7 F文联马主席亲自担任致表委员会主任。王老担任副主任。张老的弟子们更是悲从心来,痛不欲生。连王老的许多弟子也都放下手中的事情,跑前跑后,都想把老爷子最后的事情办好!3 D& a7 X" V5 n5 f6 k0 D% c3 u1 E$ c
马主席拉住王老的手,恳求到:王老,你同张老是老战友,又是我省书法界两面旗帜。张老去啦,你得独当一面呀。
5 Q, Y1 d* A6 {& N# N$ d6 z王老点着头,心里也是一股的悲哀。经过大家商定,把给张老起草悼词和致悼词的任务交给王老。
6 P+ q- v/ K7 f' }1 o王老有些为难。对马主席说,悼词我可以先起草,最后大家一块定稿。但这致悼词,我看还是您马主席合适,因为您是文联主席,更合适一些。, x4 m6 n: `% r/ E
马主席谦虚的说,可不敢、可不敢,我就是当再大的官,在张老和您的面前,还是小字辈、小字辈。边说,眼睛也湿湿的。
! X5 m: v0 r) g0 K  t) s* [. {( U大家也都说,王老难推,王老难推。看大家确实诚心,王老也就答应了。
; N# X5 n, Y( `& `8 h& k夜深了,四月的天气,已有了些燥热。王老坐在书房里,桌子上一张白纸已经写了几行字。许多往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一幕幕闪过。+ S: ~" M$ F/ L; H& J
有一年冬天,当时的王老一家还住在一间不大的平房里,孩子冻的直哭。刚收到点稿费的张老来了,本来是要请王老去喝酒的,一看这摊子,二话没说,买了个热水袋回来。5 `8 ?  }  x' n' G! i) @
有一次去北京参加展览,为了省几个钱,他们在地摊上吃了点饭,没想到肚子疼到要死,张老硬是把他背到了医院……
/ s  |5 C0 Y& Z2 q2 K9 |: l想着想着,几滴眼泪落到桌子上,打湿了稿纸。: W* f# R1 U' j' _7 |' `* T' ]( A6 N
张老的追悼会很隆重,省委王书记送了花圈。仪式由马主席主持,王老致悼词。悼词中,对张老的人品、艺德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言之切切、情之深深,王老禁不住老泪纵横,现场的来宾更是泣噎不已。( Y- b7 r7 p7 f( D7 n# X  L
由于过度悲伤,再加上有点凉,在送走张老的第二天,王老也住进了医院。马主席来看他,再一次握住王老的手说,张老走啦,你一定得挺住,我省书坛还得靠你独撑啊!9 j/ g3 T& i$ q0 _+ L: X' A
天,一天天热了。“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人们有的去旅游,有的去访友,似乎都很忙。王老经过几天的输液打针,身上也觉得轻松了许多。全省第八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也于4月30日隆重开幕。王老由于身体不好,也没能参加开幕式。他是在电视里,看到这次展览开幕的盛况的。
9 Z3 b) d1 `5 F6 @: A; n4 U5 R文联展厅,宽敞明亮。红地毯一直铺到大门外。省委王书记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开幕的剪彩仪式。女播音员那甜美的嗓音,在告诉人们,这次展览汇聚了我省美术、书法、摄影方面的精品和力作,是我省文化战线的一次大检阅,是我省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件盛事。/ Y+ i* ~  R, M% R
在主席台上,还站着几位年轻人,他们从省委王书记和文联马主席等领导手中,接过红彤彤的获奖证书。在获奖的队伍中王老看到了小李和小唐的身影……* a# f8 L' ~; a) z- v/ A1 O
电视画面还在跳动着,主持人甜美的嗓音依然在回荡。可是王老似乎什么也听不见了,他的思想已经游离在这书坛盛事之外。哎!走的走了,剩下的事由谁来做?他想到了墨海书法研究院,想到了马主席要他独当一面的恳求……1 q+ m, ]  A- S. n" C) b2 K& P: i& z
王老慢慢的铺开宣纸,倒上墨汁,整个屋里,便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只见他提腕转肘,不一会,一副龙飞凤舞的草书作品便创作完成了。
9 e5 o- E7 z/ l+ U- O$ [; G他书写的内容,是他即兴写的一首诗:; t5 {( a( u2 }5 `" s
               书坛称二王
  l" w# G1 _# y! N3 b3 r               自古多纷争& R+ e7 g& [/ A
               抛却名和利& j0 X; @1 _" d9 q
               方能得真容  
% g6 T3 U: h. M* N' R
发表于 2006-3-1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书坛“剩”事

有几人能看得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书坛“剩”事

下面引用由王天一2006/03/10 04:16pm 发表的内容:
" ]1 b5 S0 }9 U...夜深了,四月的天气,已有了些燥热。王老坐在书房里,桌子上一张白纸已经写了几行字。许多往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一幕幕闪过。% s! B' v. ?+ M* p2 V
有一年冬天,当时的王老一家还住在一间不大的平房里,孩子冻的直哭。刚收到点稿费的张老来了,本来是要请王老去喝酒的,一看这摊子,二话没说,买了个热水袋回来。
0 E% A9 Y9 Y+ S$ R2 t# q有一次去北京参加展览,为了省几个钱,他们在地摊上吃了点饭,没想到肚子疼到要死,张老硬是把他背到了医院……
有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很多时候,我们背叛的不是“革命事业”,而是在走了很远之后,忘记了当初自己出发时要去的目的地,背叛了当初的那个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书坛“剩”事

现时生活中莫不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书坛“剩”事

真实、深刻6 y* U. \' _1 I+ [  l7 U2 f
可悲、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书坛“剩”事

写得再精炼一些就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