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06-3-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
- 点评币
-
- 学币
-
|
书法的悲哀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篇《汉语写给英语的投降书》,作者以汉语的口吻,阐述了自己为何要向英语投降的原因,读完之后让人甚感不安,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 . . . .' z ]7 ~: A0 Z3 g# P/ u
当看到各大网站、博客论坛上许多国人对此发出愤愤不平、忧国忧民的无奈心声时,我的内心获得一丝宽慰与感动,这说明了我们炎黄子孙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母语的,龙的传人都应该有一颗这样的赤诚爱国之心!2 { a5 G. o( _9 G) l+ e$ Z
我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和内涵,这是任何其它语言文字不可比及的,在这里我不是藐视英语的重要性,我不反对人们去学习英语,毕竟它是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种语言交流工具。但至少我认为没必要“草木皆兵”人人都“赶鸭子上架”去大学特学英语,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化都没学通,却去卖弄那半生硬的“洋文”,这是在盲目“崇洋”,外国人只会因此觉得我们更加可笑。这不由令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法国人都已经开始发起拯救法语的活动了。与法语相比,中国人对汉语命运的担忧远没有国小人稀的法国人来得紧迫,可是防患于未然,说拯救汉语当不为过。
3 w" s! Q" L+ N) _% t% S*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以其骄人的步伐迅猛发展、壮大。2005年7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由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已经在向全世界宣告:汉语是一门伟大的语言,世界各国想要和中国合作都需要学习它!所以我坚信“汉语决不会向英语投降”!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民族国粹确确实实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挑战和冲击,这不仅仅是体现在英语教学上,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者、军人、***员,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年我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现实:“我们传统的汉字手写能力却正在向电脑投降”,如今许多青少年朋友离开电脑几乎不会写字或“提笔忘字”,导致国人写字能力下降的趋势,其实不能怪乎每个人,造成写字断层的现象,除了人们因为使用电脑的方便快捷,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书法“没有十年八年练不出一手好字”的理念吓退了一大批心存“想练好字却又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练字”的国人。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汉字能否世代得以正确延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如今许多外国人也对写汉字颇感兴趣,尤其是日本还将写字列入国家宪法,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很重视对写字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人人都想写一手好字,因为它是人的“第二张脸面”。写好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关研究……写字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早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就有不少代表提案“加强写字教育”, 近几年来关注写字问题的媒体及有关人士也有增多,可是“写字危机”并不见好转,然而,整个中华民族的练字现象却是从一个“全民自发去练字”到“个人自觉去练字”,再到许多人是“盲目自学去练字”,最后是人人“自暴自弃不想再练字”的“四自”过程。究其原因,是人们没有去寻找“为什么练字难”的真正病根在哪里?8 U& c& k, w) {6 D
时至今日,在一切都提倡改革创新的路线方针面前,而我们的书法教育居然还在执行着模糊不清的米字格、田字格、描红、描摹等等“两千年一贯制”的教学理念,而且是“岿然不动”!从教学观念到学习方法,竟然千百年来无一人能站出来打破它?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里,都是令人膛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难道书写就真的没有“速成”的学习规律可寻了吗?难道我们真的还要坚信:“练字没有捷径可走,惟有靠人人去死练加苦练”的“恪守古训”吗?任何学科,不发展、不更新就自然要被社会淘汰。而书法却可以在这样一个求创新、求发展的大环境中安之若素地“独善其身”,遵循着“功到自然成”的落后理念带领我们踏上书法的“万里长征”,陷入那陈旧而强大的“书法老套路”里,就象被引进了深不可测的迷宫叫人迈不了步,错不开身。难怪人们不愿再去看重自己的“第二张脸”;难怪现代的青少年朋友对这门古老的国粹文化“提写字,灭心志”;难怪人人都心里想着、嘴上喊着“要传承民族国粹文化”却又完全依赖电脑而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现状真是令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担忧啊!难道五千年文化就要从此断档?汉字是我中华文化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根。炎黄子孙连汉字都不会写了,还有何脸面去面对我们的先祖?还拿什么来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龙种们,警醒啊!国人们,一定要传承、振兴我们的民族文化啊!# L7 S5 l( T7 g- K4 K/ A
本人来自浙江西南深山区的一个山弯旮旯里,20岁参军后,这13年时间里,通过自学书法和大量的国内外教学实践探索,领悟并总结出一套“四力法(毛笔、硬笔)3—30小时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法”,我通过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从“执笔、笔法、汉字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的“四大不解之谜”。全世界的“零基础”书法爱好者(无需有讲汉语和写汉字的基础)只要通过“四力法”的学习,都能在3—30小时之内达到初临字帖有八九分像的速成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写字的效率。我将中国书法教学发展史上的这“四大千古不解之迷”用八个“四句话的教学定律”全部概括,并将它向全世界的中国书法(写字)爱好者公布(注:限于“四力法”带有较强的实践技巧性,故单凭书面文字语言很难将它讲清楚,有热衷于民族文化事业的传承者欢迎登陆:www.cxslf.com《陈翔四力法教育网》公益教学视屏,获取更多的了解)。+ e* ]' |: t/ R/ x o5 Q) z
我认为,从事教育事业,就是把某一学科的普遍真理和一般规律教授给人们,使大家快速了解、掌握所学科目的一切奥妙,为不明者“授业解惑”。我的教学宗旨是:“能用一秒钟学,决不用两秒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不需要十四亿人民都能成为书法家,但炎黄子孙应该想着如何去把日常汉字书写的端庄、工整、规范,这就象每个人可以不必精通英语一样,但至少我们要掌握它的一些基本知识,毕竟这是我们民族的国粹文化,每个人的“第二张脸”,如果可以做让自己“尽量不丢脸”的事情,为何我们还要让自己在传统的练字教育旋涡里提笔就万分难堪呢?
& j) }- B, L! p,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