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3-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02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3-9-1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晓云创作手记[转帖]
:[孙晓云]创作手记
1 `2 G$ q" R3 D8 Q7 n# H4 R一,传统书法。6 Y1 d2 v0 x8 A/ z. N" G l
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古代碑帖中,看到传统书法的各种书体、各种风格。
; a7 s1 E6 z, f说穿了,古代碑帖就是传统书法。在这里已经毋须赘言。3 B K8 p5 A2 v, o& c% U
二,创作形式。8 k- O9 N2 i& X0 @& U" h! L W
传统书法的创作形式,都是古人在不同的年代,从实用开始发展的。' l, [9 j! ~ J4 z+ U1 Y Y- \
比如信礼、手卷、册页、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扇面等。5 G/ G$ s( ], O1 m# R+ i
在宋代之前无论纸张还是缣帛,用于书法,其竖宽不过一尺多,! }9 G" {/ h& k Z5 F9 A+ K
所以那时主要是信礼、手卷、册页诸形式。& p( \1 n9 ]( J' F0 W T5 l
当明清广泛使用大幅纸、缣帛后,才出现了中堂、对联、条幅、横幅,! P6 C& k; k$ {( e6 D8 D
大都是装裱成轴。那时的房子墙壁较高,裱个七、八尺才般配。
. c) b1 N' h! h0 p条幅与使用屏风有关,称作为四条屏、八条屏的,这个“屏”,
" F9 P) I+ k4 d) P; M起初就是指屏风。$ h% {, D3 E7 d( F7 B
扇面,更是为了实用,随身携带,既可解暑,又可观赏。' N6 p* Z3 S6 A7 a- U
古人的纸是以洁白与光滑为美的。
# {1 V, f+ V3 f h3 ? g( l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唐宋人的摹本,皆用名贵的硬黄纸,/ b* x4 I, Q# W7 s1 @: g, Q8 d
据记载,当年新的硬黄纸“晶莹剔透”,而我们所见,却已是深赭石色。
/ n5 n v+ O9 e; w8 D就象我们以青铜器的锈绿为美,实际上青铜器在刚刚制作出来时是银光闪亮的。
1 Z( ?4 S6 d& r2 i6 ~: \0 {* q( [' x碑帖上残缺,实为年代悠久,虫蛀破损,当初哪里会是这样。$ D- B: U. s( Z, Z/ `
当我们谈起唐人摹本,谈起青铜器,除了不可变化的墨迹与器皿造型,
- W/ q$ r4 D5 C3 J+ e4 |+ ]深赭石的纸与铜锈绿已作为我们客观上的审美标准。
) ^& g$ H' W8 H8 Q4 R. [所谓传统、所谓古典、,实际上属于复合审美。这种审美,叠另许多的东西。
% k( {8 L1 i( ?9 i2 Z当我们把这些东西单独拎出来摹仿、理论,并加以重视、发展时,
( t4 a# |5 A# F) K0 X+ O# H就称为了“形式”。而且是“创作形式”。& V D' y7 c" [, r" e" C4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