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10-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4290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灌水圣|奖励积分 10|.|1135087697]====================================== {7 `" H7 M0 q- a2 _' B
我找到了三篇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5 V$ ?, m1 E9 T2 l9 {& Q======================================
" w& j" i! g: h; X8 G; p4 w, V3 e1 \& ~2 M( B; P* J0 m
浅析“书法与文学的共性、异性特点” 文 / 信风地带
6 t. ?& l$ j/ _$ y( Q( Q6 E
1 C$ K& A. k+ {7 U( l# V
" D! O, c: `; [1 Y& n1 c; B% z7 q# y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得向各位仁兄智士,说两句话。首先,我向大家表明,我不是专业的作家,也没有当过什么编辑,我只是比较爱好文学,曾当过一家杂志《读写指南》的特邀记者,主要从事新闻、文学写作投稿,在此期间,没有什么建树,偶尔发表过一小块生活小语,不足提及。前一段时间,我所写的《书法与生活的共性特点》、《字里人生》、《读书法“五心”之感》、《浅谈“书法与管理”的共性特点》等文章已发表在《硬笔书法天地网站》,今天,我要写的是书法与文学的共性、异性特点,我不知道我写的结果如何,但在我个人看法来看,我个人认为书法与文学存着共性和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 p2 |2 [3 A a8 E6 M* r 一、书法与文学的共性特点:7 V+ o0 \! a. K
(一)书法与文学同属于精神生活的产物。从管理学角度的行为科学理论代表者马斯洛提出的需要次理论来说,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而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说,它们同属于人们为满足需求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需要。书法的产生展现了汉字线条的美感,它使写字不仅限于写字中,作为一种艺术在人们需要之中得到进一步深华。文学艺术的产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这使人的思想更为活跃,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它使人们从心里、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都得到更好的展现。书法和文学从文化生活方面来说,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其本质是追求精神享受,丰富文化生活。/ t9 C9 L8 r$ R! N4 Q+ }
(二)书法与文学同属于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书法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书法和文学的都产生于文字符号出现以后,书法靠它来展现它的美感、思想和情感;同样文学也靠它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进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等。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古代的传世佳作可以为之一证,如文学中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王羲之的书法等,古代的人文景观可以列举来为证。文学家李白、白居易、杜甫等,书法家怀素、张旭、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等都可以说明书法和文学艺术同宗,即同属于传统艺术。" X3 [8 ]4 v. i0 X" b, K$ J
(三)书法与文学皆以文字为载体。书法和文学主要依靠汉字为载体,来展现其内在美。书法以汉字的笔画为要点,重在把汉字的笔画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结合汉字所表达的内容及其人的思想情感等,来表达书法中的韵美、线条美,它也根据汉字的发展采用不同的书法字体也使得书法的形式美得到发展;文学通过汉字的发展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范围较广,并采用语言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使其文学性增强,意义增大。7 B& f0 h" i6 @5 z. a
(四)书法与文学主事者都是人。书法和文学同属于人创造的文化艺术,想当然,其主事者必然是人,人是他们的主宰者,只有人的存在才有书法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只有人的存在才有他们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正是因为人才使得两者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不同的人造就的文化艺术内容,使得书法、文学艺术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o2 A) l1 ^& e# J- ]
(五)书法与文学内容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等都在书法和文学的内容中得到表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表现,而文学作品也同样如此,他们在内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也可以体会或者理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
$ d, e/ m7 T% a7 q( F (六)书法与文学的审美基本原则及其发展方向相同。同为艺术的书法和文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审美观点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发展方向都是向艺术的完美追求方向发展。书法与文学都要符合美学的审美观念,这是因为,美学是艺术的基础,美学是人们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即符合大众的审美的原则。
s* ^+ u3 a3 r1 ~+ P& q( ? d 二、书法与文学的异性特点:
7 ]& }% `6 Q6 k6 O7 b (一)书法与文学的传播方式的不同。书法和文学的发展靠的就是传播,而他们两者的传播方式往往不同。书法传播依靠的是纸,虽然现出现了摄像机、录像机、光盘、软盘等使书法传播不局限于纸张的传播,但总的来说,书法是无声的传播。文学的传播它依靠声音,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还依靠书法来传播,这就使文学作品更有感情化,接近真实性,使文学的传播更具有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
/ {# l/ U! W6 c5 M9 e q (二)书法与文学的创作的则重点不同。书法创作重点在以线条艺术表达艺术的精神和美感,因此书法创作必然把汉字作为书写的基本内容;而文学则以文字为表叙的载体,靠宣扬的一种思想、感情及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情的发生、变化、发展等。
}' R3 o4 H1 H! E9 s (三)书法与文学的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局限性不同。书法反映人的思想、情感主要以线条为表现方式,并结合创新的字体的美感,来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思绪。文学主要通过文字的表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其语言文字表达意思准确8 N" O! @8 J+ A% {
(四)书法与文学的兼容性不同。前面谈到了书法的传播方式不同,这所说的兼容性是包括传播方式的,谈到兼容性,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他们所表达的内容、展示的方式、及其则重点、局限性等,这些都是来体现书法与文学的兼容性不同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就有所不同,当然也不排除少数的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社会发展的地位有所不同。
* C! g7 b) F/ e- h (五)书法与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同。书法与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他们受君主的限制和发展,不同的帝王对他们的限制就有所不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文字狱”严重阻碍文学的发展,但书法艺术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李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创了小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书写艺术,使中国的汉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唐宋时期,文学和书法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学方面出现“唐宋八大家”在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书法艺术中出现怀素、张旭、褚遂良等一大批书法大家,唐朝皇帝李昱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在唐宋时期文学和书法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期,他们的地位有所相似,但总的来说还是文学艺术占主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和书法都有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文学仍占主要地位,虽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掀起过硬笔书法热潮,但近年来又有所下降,而文学艺术却在上升阶段。
# g; T: C5 W1 O3 t6 \% m 总之,书法与文学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创文化艺术新的未来。是的,我们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书法和文学成为文明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我们得在旧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新文明。我写了几篇有关艺术的共性特点,目的在于让大家知道,艺术是相通的,既然相通那么他们就有其共同的特点,我们在学习他们时,意识到这些共异性特点后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他们。艺术是不难于学习的,难的就在于我们是否会领悟,能否懂得其中的奥妙,是否能长期坚持,是否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如果我们把领悟、懂得、坚持、改进、创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我相信我们的艺术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或者说是更上一层楼。 7 D, z* ?) I) p1 {/ M- ?" A2 o- t
( J, {' N& J2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