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7-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475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公正地评价刘炳森先生
# \0 I+ Z4 _& @2 v$ \8 d
0 [# E, p6 ^7 Z; t* q- f
; \! W. S/ J* q5 i, o; K- _1 d a) \$ `
刘炳森隶书在中国现代书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有人这样预估过,说刘炳森隶书牌匾之多,可谓中国之最;刘炳森隶书字帖及光盘种类之多,印数之多,也可谓中国之最;单用刘炳森的字筹集的款项作为书法教育基金的款额之大,种类之多,也可谓中国之最。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继承人之一,刘炳森能取得如此骄人成果,真值得当今书坛好好地研究,并加以发扬光大。 一/ @4 |# M. q0 e3 }5 R; }
刘炳森隶书也和他的人一样,经历了青年,壮年,老年的过程,他的字也逐渐从“貌秀”,“骨秀”,步入了“神秀”的阶段。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可以说是1973年9月由荣宝斋编辑出版的“刘炳森隶书《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字帖”,1978年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选》的刘炳森隶书作品“毛主席词十六字令一首”和1983年8月由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刘炳森隶书杜诗》。在网上,有人批评刘炳森隶书“一百年不变”。看过上述三种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后,就知道刘炳森隶书的变化有多么的大了。其实刘炳森隶书也曾经历过彷徨的阶段。在一次书展落选后,刘炳森曾发愤改变,后以一幅写清道人的隶书而重返书坛。当时使世人一震,他们惊呼:“刘炳森隶书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还会怎么变?”提供与当代名家在线对话,书法教育,艺术高考信息咨询,网络展览,艺术论文国学资料下载,作品即时交流,高清晰艺术图片下载,当代书法篆刻人物批评,书法篆刻界热点争鸣,真品字画拍卖,文房四宝网络营销,艺术家交友等对于刘炳森隶书缺乏研究的人也可能和那位在《书法报》上撰文“刘炳森隶书死矣”的作者持一样观点。其实刘炳森隶书在不断地改变。一般人都知道他最初临《华山碑》,然后《乙瑛碑》,《张迁碑》,最后写《石门颂》,这都在他的隶书中有完美的体现。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楷,行,草,篆等体均不断地揉入他的隶书之中,才有刘炳森隶书的溶百家之精华,惟妙惟肖,炼自家功夫之境界,形神兼备。书坛的发展,进步都会引起他的反思,他仍在坚持自己的长年临帖日课,既使在公务繁忙,身体逐渐走下坡路的今天,也照样作业不断。刘炳森隶书正在向着人书俱老的完美境界不断地攀登。大贤虎变愚不测,在一般人看来貌似不变的刘炳森隶书,君不知鲁迅先生的名言:“踹足再入,已非前水”,在炳森先生每日的笔下,在续写着自己的生命,在续写着自己的故事。他的笔道由圆弧形逐渐趋于平直,更加简单,老辣,笔道粗细变化越来越大,写法也越来越多。仔细品评,又笔笔中的,在不经意中又处处透露着书者的匠心独具。还是普普通通的严谨的方块字,他竟能安排的千变万化,意气方遒,灵气十足,神采飞扬。书写的内容也同样抒发着自己的心声,“赤子登巅”,“登顶我为峰”,等,都向世人袒露着自己的胸怀,他要把自己创造的炳森隶书继续推向顶峰。炳森兄豪情不减当年,他自己讲,“我还不老,我还要和年青人一样,不断进步”。字如其人。这就是刘炳森隶书的灵魂所在。刘炳森隶书还会伴随中国书法的不断发展,继续在书坛领跑,并不断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