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4 u3 Z+ g' `0 W
大河报报道:与往常自己跑新闻不同,这次是兰姐姐陪同我一起去采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胡秋萍女士。
# p9 V4 @5 r( Q0 `. A. r$ o, `0 ~) _& i/ N/ i5 ]* \6 O, `
7月28日早晨,秋萍老师刚从北京讲课归来,脸上还带有远行的一抹疲惫。我们随她来到散发着书墨香气的创作间“浸月书屋”,捧读她的新书《秋萍墨韵》,听她畅谈书法。
% Z+ d( H$ ^. {% h, ]# M3 [/ G5 Z: x$ M) z
读着她的书,采访就开始了。“您《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文章标题很有哲理,是古句还是您创作的呢?”我问道。“是看古文自己悟出来的。意思是说,表面看起来是我在临池,做日课,以书法为‘生’,其实在不断的求索过程中,个体的性情随之得到陶冶,是书法成就了我。‘家’是做给别人看的,让生活艺术化,才是艺术的本质。书法是我们认识世界,达到‘以器明道’的工具,是阐释个体生命意义的载体。”8 c! m3 l' p4 O& j& |+ A
% I1 H$ \; u" H6 ~1 K3 }- s7 s* R “那您为什么选择王铎的行草风格呢?”听到我这个问题,秋萍老师说:“纯粹是本性使然。大凡女书法家多见长于娟秀小楷。人说‘字如其人’,这‘如’不是外表,而是内心,人格和内心才是本质的东西。”
2 \; F$ d5 p ]/ C' h% A0 w# ]
我问道:“2001年您离开报社来到省书画院专攻书法,这个选择现在看起来是正确的吧?”秋萍老师浅浅一笑,率真自然地说:“那似乎是我必然的选择,虽然直到现在还有人对此不解。古人说得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正如王阳明说过,一个人做事必须要‘沉溺’其中才能成。”
: z' @& n6 Q. D) }
4 T' Q( n w9 d 渐渐地,采访就像聊天一样随意了,秋萍老师说:“这次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邀请我去授课。有学员提出‘临帖很枯燥,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我就讲,临摹决不是复制,是为了形成自己话语方式的途径。创作需要感情倾注,因而感在先,情随后,有情有思,融会感性和理性。”从临王铎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十几年求索,胡秋萍老师就是在广闻博取中开拓着新的境界。
4 | \* L5 j* W% d: h. \
$ a& c& F' D, C( ~6 R, [$ C 茶泡好了,三杯冒着热气的普洱茶清香四溢。我说:“您作为一个一直追求创新的书法家,怎样给自己定位?在今后的书法的‘朝圣路’上,又有何打算呢?”秋萍老师略加思索,说道:“我不属于先锋派,或者后现代的前卫书家,但我也不是死守故纸堆一味临摹古人。”“中庸之道,是吗?”我插了一句话。“对,尝试过后还是回到自己的本色上来。”“但这一遭又必走不可。”我们的对话越来越有默契了。“是啊,作为女性,又因书法本身就是传统的东西,不可能走得太偏激。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听天由命了。人入中年之后,不再敢像年轻时,灵感来了熬夜一宿,如今只好放慢速度了。人到中年,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卧病在床的父亲,还有上学的儿子……”6 o3 j' ~3 O4 y1 ^& L- Z5 Q
) O i: }2 ]6 c9 b: M% n
在《但知翰墨溢心香》中,胡秋萍写道:“一盏孤灯,一池陈墨,一杆羊毫,几本残帖,一地废纸,黑与白的流动、交织,简化了我本该多彩的青春,消耗着我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她对我说:“假如生命之钟能够重新启动,它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因为在这里,才有我的大快乐、大悲悯,人活的不就是尊严吗?只是,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可以做男儿。女性的活动半径毕竟有限,天性趋众,擅长模仿,因而整合能力不足。但却细腻、敏感,在精细处下够了工夫。”
3 |. y5 b/ ?' S3 s" ?8 r( _& G3 Z1 J- m) J7 n" W
秋萍老师还谈到了地域性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她说:“出生于中原黄河岸边的我,也许在生命深处早已打下了地域风情的人文烙印。”所以胡秋萍老师的书法才显得如此气势磅礴、特立独行。观看了杨丽萍《云南映象》歌舞剧后,她曾设想选择民间艺术来给书法补充新鲜血液,达到“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 _1 e6 ?, e! [! u( e5 X* K& \
6 U' g: B. }! E3 ]
在交谈中,我深深地被秋萍老师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她最后还应允了我的不情之请,挥毫泼墨,写下了她读《论语》悟出的“博学笃志,顿悟达观”八个大字。
: \7 ?0 x2 A2 V6 V7 x5 w7 K' O5 }) o, B0 z% f$ p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如何超越别人,而是不断超越自己。”这位自称为“大梁布衣”的美丽女子,正以一颗可贵的平常心行走在书法的朝圣路上。□大河小记者杜白羽文阚则思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