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866|回复: 2

高卧谢浮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4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高卧谢浮名 # s+ \; Q4 ]6 I9 }
■戴 牧  
7 b& Y, f# [* ]$ D  佃介眉乃一长期不为外人及书画界所知,但生前便在潮汕地区广有声名的艺术全才,是一位“姓不载登科记,名不入翰林志”的布衣艺术家。7 h- k) W) j% t  y! u5 H& N( [9 o
  据近年来不多的一些研究文章中可以找到的有关资料都记载:佃介眉(1887—1969)名颐,一名寿年,号雁门退士、十一郎、荻江居士,早年自称眉生,晚年称老眉。毕业于潮州的金山书院的他潜读经史诗文,研习书画篆刻;素有“凤城才子”之称的他,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篆刻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一生未出潮汕地区,一生淡薄利禄,从事教育50余年,传授古典文学、书画、篆刻技艺,后来诸多潮州书画家都出自其门下。虽然他是一个多艺兼擅的艺术家,但研究者一般认为,真正确定其艺术地位的应该是他的书画与篆刻。佃介眉一生治印甚多,有《印剩》2册留于世,主要绘画作品有《富春山图》长卷、指画及,出版有《宝籀斋印存》、《亦是集》、《佃介眉书画篆刻选》等。, W6 n6 ~6 p" n7 t

3 A7 V+ R) k. O  C! h5 T  佃介眉的嗣父潮城耆宿佃月汀(1852-1924)擅长诗词书画,“精鉴赏、富收藏,箧中多历代书画、古籍、珍玩,自署汉瓦晋砖之室主人;诗文亦佳,篆刻精谨端庄,尤工真书,尝手书俞樾《春在堂全书》百卷,为后世所重。”佃介眉自幼受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篆刻得佃月汀的启发尤多。自小的家学教育和环境熏陶,使得佃介眉对于传统文化的特别偏爱,贯穿了他的一生。斯文儒雅、谦和宽厚的佃介眉,有着十分全面的修养,在传统艺术领域耕耘掘进70余年,以其深厚功底,在书法篆刻、诗赋和绘画上都取得相当高的成就。7 S- ?3 M. D+ E* M% ^" D9 H

9 v, V/ W) g8 l* Z  从书法篆刻作品来看,其书法作品包括隶、行、楷、草、篆各体,其中隶书为最好。可以说是集汉隶之大成。其篆明显受《说文》、钟鼎铭文以及《峄山碑》的影响,有着书的飘逸洒脱与北碑的厚重练达。尤其是晚年的篆书和隶书作品中,画意与篆意相融、方正瘦硬与姿致烂漫兼具的风格,几乎随处可见。
7 {) H8 J, s2 D% M
0 F4 I! K7 L8 j2 @6 Y  篆刻作品主要收集在《印剩》及《宝籀斋印存》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散失。他有一定的文字学功底,能够在甲骨、古玺的文字求生活,变幻万端。有论者称“其印风格凝重,分朱布白恰到好处。既有方劲高古,泼辣雄健的神韵,又有飘逸秀雅,大方清丽的风采”,应该是比较中肯的论语。# V9 Q5 j" u! S9 @: l

) s" ]6 g0 t( \0 ~: W# z5 Q  佃介眉的绘画作品,很有一番宋元气象,不论花鸟草虫山水人物,其中妙趣无不显露出他特有的恬淡安静的情绪。风格上并不拘于门派,看似随心而至,实则心智敏捷,只不过是境由心生,兴到呼毫所至。他以自己深厚的人文修养,呈现出一个和谐平静的传统艺术世界。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晚年,“……注重水墨的运用,强调写意而不刻意状物,晚年更达到一种粗豪飘逸的境界。……将书法的意趣蕴涵于丹青笔墨中,不拘绳墨,表现出一个未受俗尘熏染的艺术家的特质”。1 |. w2 q  m7 ~1 M

9 H: R' ~" d7 \# Z' ]  而我认为,艺术家的交游和词赋最能体现他的情操心性和深厚学养。在书法篆刻与绘画之外,佃介眉更长于诗词。前者来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后者表现出他的率真情操及其对艺术的感悟。佃介眉的《亦是集》中,有很多或叙事或赠答或言志的作品,在平凡中见真诚,在自然中富诗性,使他的诗富有生气和高逸情致。虽然佃介眉很少出游,一直生活在家乡,但他的友人不乏诗人、学者、书画家、收藏家。因此,他的赠答诗的内容特别丰富和富有生气。在《亦是集》、《宝籀斋印存》等资料中,就记录了佃介眉与蔡莼、戴贞素等诸多名流雅士的交往。* z) z* D$ D0 A5 v0 E
: ^- V) m( k) K* U$ i& K
  佃介眉的一生,在国家易祚、时代骤变中度过。虽并无大起大落,但是在后半生,在“出身不好”的阴影之下,清贫、困扰、压抑,又不能表露,所以在他的诗中,有“承欢得余暇,展卷古人追”的感叹,只有在追慕古人徜徉在艺术世界中时,自己才有欢乐,“何须穷必去,只要道还真。独笑能空室,奚能空我身?”这些诗读似平淡,却言志、言心、抒情达性,可以说,他的诗是与其画、其印、其书的成就相互辉映的,将自己的一腔情怀,寄托于诗、书、画之中。佃介眉有一方闲章“高卧谢浮名”,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作观念,应看作是一种生存的心态。佃介眉作为隐居乡里一介儒士,他的很多闲章都体现了这种可贵的民间立场,如“姓不载登科记,名不入翰林志”、“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因为不攀官场,不交俗士,便保持了平静的心态和恬淡的胸怀,“高卧”是对一切名利外物的超越。把自己的艺术情怀和清贫生活化为诗中幽深的意境,以淡泊人生观来适应自己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派远离尘世、静穆清闲的意境。! n$ T8 F! W" `3 A: G

8 |7 I8 l8 g+ ~8 T& T  s6 ^  佃介眉的性格、教育背景和现实机缘都造就了他的生活轨迹和生存现状,使他长期处于艺术历史视野的边缘,默默无闻,游离于艺术圈外,艺术成就不为外界所知。同时他恬淡自甘、相对自闭的性格,也使他避免了一些可能的磨难,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创作,虽然“超然存高念,往往是清贫”,并且也导致了他的艺术在生前身后的寂寞。但也正是这种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寂寞艺术让我们能认识到一个孤傲的艺术家的澄澈之心。, f2 X) r- E- K) U' B$ O8 f
1 j& T" s  Y4 o$ E# q0 c9 ]' }' S
  纵观美术史上的许多艺术家,成名在身后,但有更多的艺术家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缺席于美术史册中。在近代美术史上,在“近代美术史”之外,有过太多寂寞而不凡的艺术家。他们对社会变革也许并不是特别敏感,但对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备感认同,以将继承与传扬它们作为一生矢志不移的追求,而我们似乎忘却了忽略了太多。. L4 n7 d6 g* r8 [6 f0 M6 L! ?$ S
' G8 b7 g4 e  k' _0 ^
佃介眉 隶书五言联; q. t  }" i+ n" T
% R% O3 W) d$ }: ^3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06-7-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好象是器局弱了点。可能跟楼主说的经历狭窄有关吧。7 w; p3 ^, G" x/ Q7 C4 m

7 j9 p5 G% U' w; `* E* C1 a6 d是不俗的,只是单薄些些。! R4 |4 L" j) ?/ @4 @$ P, m: Q

" l* i5 w3 v$ @# Z. }中国古代的隐逸风习有其弊,此其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大家的确值得称道,像余任天亦然,但愿不要埋没真正的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