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82|回复: 0

汉画名家题跋作品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暮春三月相聚西湖--汉画像的大自然.拓片艺术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开幕!

由浙江自然博物院、上虞区文广旅游局主办,绍兴市上虞区会稽金石博物馆承办的“汉画像的大自然·拓片艺术展”今天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开幕!西泠五老之九十高龄林乾良先生及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金石、书画、文博名家参观了展览。

 林乾良先生曰:47年来多次讲学于日、美、加。每倡言:若论美术,浙江实中华首屈一指。1973年发现之河姆渡文化,论画已有图案(双凤朝阳)、植物(盒栽润叶)与动物(野猪);周围已有陶塑与玉之猪等。若论近代之美术教育,1928年蔡元培在杭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国立艺术院”,即今之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若论书画家之艺术馆、纪念馆之多,亦非他省可所企及。张笑荣于绍兴与上虞设会稽金石博物馆;又成立中国首个研究古砖之会稽甓社。十多年来,为收集、研究金石学不遗余力,成绩斐然。四月七日,曾在西冷印社美术馆办“永和雅集——西冷印社名家题永和十二品拓片展”。半月以后,又与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办“汉画像中的大自然拓片艺术展”,足见其勤劳多成。以故,彼求我为撰前言,九十老翁不顾目糊,手战,勉力撰此。

   汉朝在公元前后各延约两百年,为我华夏之第一盛世。汉画虽兼见于青铜器、帛画与壁画,若论存世之数量与艺术之多彩,则首推砖与石。汉代砖石画像,多为建筑墓穴壁画及楣楹碑阙上之装饰性艺术品。西汉创,东汉盛,且衍于魏、晋至南北朝而渐衰。文献记录如宋代洪适之《隶释》、赵明诚之《金石录》。一般画像石较大,画像砖较小。石质较粗,不若澄泥制砖之细腻。然1960年南京出土之国宝“竹林七贤砖”,长244米,宽88米,共由三百多块古砖拼成。有些条形砖虽仅有巴掌大,而其上之鱼虫鸟兽却也栩栩如生。虽称汉画像,然石质者係以刀代笔刻成,有单线阴刻、减地平雕诸法。砖质者亦以刀刻于模,然后澄泥筑之,晾干后再入窑烧成。我研之半世纪,向以为砖石之汉画,实为汉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林老先生携夫人兴致勃勃参观了展览,对参展作品一一作了评价,给予高度赞赏,并与梅园先生、董建民先生、张葆冬先生、左禅先生等书画家亲切交流。畅谈西泠往事、文人逸事,大家相言甚欢。

    “汉画像中的大自然拓片艺术展”,充分表达古代哲理“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之和谐。古代成语“乐天如命”,与前贤严复所论之“物竞天择”等之“天”,实指大自然。自然之所以大,万类咸萃而难以尽述也。诸如天文气象,山川田野;论植物则花草树木,论动物则鱼虫禽兽。人为万物之灵,所关之衣食住行,所创之屋宇、桥梁、舟车、用具、食品、兵戎,又与之有关之行为、行业、艺术、文字、宗教。兼之古史渺茫,神话人物众多,诸如女娲、伏羲、西王母、嫦娥、神农氏等。在汉画像中每可见之。中华自古以农立国,男耕女织之史几乎万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之《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对此曾予总结,风行海内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