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625|回复: 0

[评批] 当下,溯源,书法史论的王羲之批判(上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当下,溯源,书法史论的王羲之批判
吴宫(乌扎拉)
2019
开篇。当下书法的拓展障碍
汉字的书法艺术在现代主义出现后,伴随着许多困境,虽然各种新的观念依然层出不穷,可是拓展的方向并不明晰,今天的现实表明,无论是市场还是书法领域,如果书法史期望承载当下的精神轨迹,都不会像其它的艺术轨迹那么有机,原因是它的时代语境往往经不起推敲。最早产生的现代书法是在日本,但是没有生态般地长出一根可延伸的藤,受到了启发的中国大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也经历过不同的实验,可惜大部分的语言都不像是由书法基因中内化出来的,只是形式化了的图象。如果书法的现代性与传统对比的只是载体方式,就不可能撬开文化失效的基础,要想获得语境的新生面也很困难。今天解构主义者的话语是通过假想分离文字,目的是不用语言书写,那还不如留着空白更简单:既然不要语言又何必为难语言?类似的,对书法现代问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宣言,大都偏向另一种载体的语言,观念随机解释,本身就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如此对传统的批判也成了一厢情愿。
   本人对现代书法的实验有着数十年的观察,如果书法艺术要向前拓展,除了生活里所具有的现代精神,更要解决的是对传统认知存在的障碍,书法史的教育从近代以来错误说教层出不穷,照这种认知下无论服从和背离,均不在同一个本源问题上说事。在当下知识信息重构的环境里看,作为一个科目,传统书法的语言是苛板、保守又不严谨的,原因是没有学术定义的“书法学”基础,不但过去没有论证过,今天也没有系统的建设性提案。王羲之主义依然的昌盛,空泛的学理留给发展的条件极其有限,书法的活性机制始终被压缩着因此,新的观念试图在形式上与之对话,由于理论对接的失调,语义就非常地牵强附会。过去靠的是西方的抽象艺术嫁接到书法,但那仅仅是图式化心理在起作用,依然与书法本源之不理解有关,从基因看,书法与绘画是不一样的,虽然汉字通过书写可以显现个体精神,但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书法都不是被当成艺术品来看待的,书法家这个名目也只是近代才出现,其实就是一种职业性仿书法时代,就是说书法已经结束了书法的古典应用时间,但体制仍在使用古典标准,那么是什么艺术理由在起作用?
    从文化史的理性角度看,书法确实有某种能力称得上是艺术,并且是一个特殊的精神行为,主要原因是它的基因与汉字出生的原逻辑有关;比如意象,那么意象是什么?不但在书法界的认知是凌乱的,与现代科学的抽象定义也不同。意象是汉字符号里的一种主观模拟思维,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潜在心理。但是书法史没有论辩过这层关系。从王羲之以来,标准化是书法追踪的根本,意象里所包含自由的,纯粹的元素在书写中被其它规则排斥掉了。直到今天的传统书法都将矫饰的设计指称为意象,那是书法史和教育体制给书法披的“艺术外衣”,不仅与自由灵魂不合身,还无意中还把它们剥离掉了。因此当下的书法创作想要重新发见这种机能,便引出一个根本问题,我们没有真正了解过汉字基因或是书法的起因,只是依赖现有的书法史派生的知识,绕开困境靠猜想当作自己的解释,形成与传统对抗的结果就可能是“非书法”,包括理论出现的偏方,经常的例子就是把意象解读成主观意志的强迫性,显示的方法粗暴又不能切中要害。综合历史成绩,在科学维度上去认识,艺术的效率是依附于意识的独特性,其中的微妙关系是超越技能常态的,这是现有书法史写作角度没有注意到的,可能是华夏文化史学长期没有科学思辨能力的遗传。
我认为现状是:书法惯常的语境是被书法史教育所看守的,在现代文化的时间,造就书法的因子没能被随时激活,便成了一项缺乏思想指引的手工活动。由此,本文出发点不是讨论书法如何去中介今天的情境,而是通过回朔来思考,透视书法史里的些许关键问题。缘于篇幅的限制,把主要视点放在扫描书法史关照下的王羲之;作为一个书写样式演变的符号,他集中了所有后代的书法观念导向,基础坚实的王羲之主义因此屏蔽了汉字哲学源头。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本文的写作是个人一些观点的坦述,目的在于冀望:消散我们在书法概念里固化的问题,这样才会推助于找到书法艺术的时代脉搏。
第一篇。书法史的选择性问题
一,书法史缩略了汉字书写的第特征
天地的界定和心理的寄托,这是汉字的起肇之由,它是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标记,除了仪式和日常生活,是华夏族生存第二维的方式,汉字元素既不是来自口语也不是艺术设置,而是一种思维的符号继承,它是华夏文明对世界主观认识的特殊语言,一个精神尺度。
    今天我们对书写作为语言的文本没有异议,这是书法实用目的之第一特征,是文字本身的终极特征。但是在书法艺术的大概率上,这层概念把我们捆绑住了,书写体式本来就是制度文明设计的,掌握共相而成为一种文化手段,是由制度形式完成的一个历史任务。但是书法史在陈述汉文字的意义时没有警示出双重属性,这很关键:除了实用,书法的第二特征正是汉字第二维的表征,就是追随精神的书写选择,加上原始意识的保有。书法史肯定了标准化是终极结果,又竭力鼓吹艺术来自标准规定的手法,即书法被格式所限下的自由。这种缺乏心理对证的、笼统的技术主义对意义的正当解说相当狭窄,因为纯粹精神和标准化在原则上是对立的,各自表现是相反的心理发生。在楷书指令下的书法无论个性如何,意识永远是被制度勒紧着。简单来说:书法史理性里的艺术标尺拿楷书垫底,但它忽略掉的是:
1汉字源头的东方式的神性觉察,
2工具的中性立场,
3意识里自然成分,
4对于千变万化自由表现留有余地。
可以说隶书之前就是这样的,方法其多。可见推演的逻辑不同,所谓书法的历史档案就会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回考来指看这种界线。
二,书写标准印证的是文化制度
  大约在汉魏时期,隶书笔法的丰富性是对前古的飞跃,民间将书法到了日常生活里,精神寄意和艺术装饰的程度相当高。后的政治局面推进了书体的统一,缓慢地对笔法有了约束书法艺术的历史高峰也悄然结束。王羲之开始,书经过磨砺便形成楷模,中国书法就像有了一标尺,应制度需求,一路去丈量书写规格,从官场文件、书籍的馆阁体、现代印刷文字、再由打字机电脑,至今选用字型都是建立在王字信息码维度上,这是规范书法的现实旅程。
    其实王羲之本来算是个体书法,而字型笔画趋同是社会共同的努力书法史将两者混为一现代人一切书法均看作艺术的认识一样,都是由文化选择的观念附会给文明找认同点,这种平面化的认识,在真正的书法历史时期还没有像现在那样明显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书法史没有警示出双重属性,必然简缩了汉字书法故事。
    那么怎么认识双重属性?这里有必要概括一下两者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切分的
1,华夏世界观源的扶持
魏晋之前,汉字缘原始比划世界的符号,在很长时间里是书体的精神,从甲骨文到隶书均有不同程度丰硕演示,这是自然的演变并不是简单的摸索期可以一言蔽之,只是书法史写作难以量度其中意识差异。
2,对规定的程式构架的默认
国家制度化的人文理性显示,实用语言逐步替换了代义符号,笔渐进到了书法规定程式并否定前者的自由度,这是应用文字的最终目的,但不是书法艺术叙事的全部,却是在现有的书法史认知能力范围。
    汉魏之际的书法应用方式就是前的精神传遗和后的程式指导,其双重属性完美结合在汉代是高潮进入楷书王字被推选就设定了制约,一些前置被淘汰了出去汉字原始命题在笔法的程式中被减弱,法史强化后者是重在文化体制的约定。书法史评特别褒彰王羲之,当然是靠着衔接传统记载,并在文化典籍中加以了追认。我强调检验书法史的态度不是为了否定历史或对抗传统,而是查看书法的生命体征。在不是科举制度的当下,用思想的方式去比较,发现书法史在一味堆积史实,却没有辩证过许多概念,比如第一与第二特征的关系,什么是艺术情节。因此通过讨论王羲之主义学理的功利因素,会发现书法史的艺术观是多么地失重。
  三, 艺术动机
    艺术这个词在书法史里几乎都是指技能,在没有艺术自觉的历史情境下传统的技能观念和今天中介手段,与可能的广度相比,不但有差别,而且非常狭窄。技能动机借托王羲之时代,是传统书法史理性主题,是为书法学习建立逻辑。然而书法史面对书法参与者;艺术定义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历来书论所描述的笔法精神都由无差别法规来解释,面对的艺术概念验的,不假思索地陪衬着书法。书法简史的序言开宗明义说 “从文字起源到书法的演进发展,书法艺术也从不断的自觉逐步建立起规范走到后来的异彩纷呈”(王墉主编)。这里传达几乎是所有书法史言,“演进”、“异彩纷呈”等词性介入充满了幻觉,让人有很多期待,但一开始我们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书法就被艺术打包了,“演进”的叙述并不是经过模拟先人时间,通过思想的田野察勘和追问,只是黏贴拼接有限史料后的自觉,所以也就“异彩纷呈”表述在标准化之后,这是秉承了知识因袭语言。其实不同的书法史在这点上是一致的:开篇托举艺术概念在高位,汉字系统便因着这样的概念在推进,而推进的准则最终却是手工技能的标准化。没有定义的书法艺术无时不被某种的定式裹挟着汉字的原动力包含着深层的人与社会发展检视过程,可能就变得无足轻重,用艺术先维去衬托一种文化体面,知识周期性程序就被反推了。书法史对王羲之的出现充满期待,因此对重要的叙事逻辑把握很有分寸感,最适宜词不会出现在王羲之手书之前;书法史将标准化视为书法艺术进化峰顶,不知觉地与天然多样审美渐行渐远
   艺术背景应当是随着不同的情感发生,映照人性的存在感,而把基本守则当作一切,把艺术放在标准化的空间哪里还能体察书法勾勒语言之外的。而且文字在脱离了模拟自然形态之后,楷书体系还在鼓吹象形文化,则完全罔顾审美在时间上的对立书法史找不到开智凭证,只能不停地打量史料堆,从封闭的笔法里琢磨表征艺术的技能,将一个特殊文化基因突变的疑证轻轻应付过去了 我质疑书法艺术认知针对的是书法史的逻辑,不在于割裂这两个词之间的互滲关系,而是预示不要迷信艺术属性的自明。艺术不是一个形容词可以设计历史做陪衬,艺术是另外一些有着复杂信念的体验。在中华文库里这个词大都指向技艺,书法仅仅身体物能书写方式,是否与华汉历来的不质疑文化有关呢?书法史家一定不同意,因为书法史也描写到精神作力对书法的影响,但没有思想源头充分的信证和生命密码,华夏古人如何从自然世界获得自觉的精神附加呢?这一跟踪在书法史里也没有较好的解释。
   因此,先放下这个诱人的前置,书法史观念之前应当是书法素性的进化史,即便文字,书写和书法是附体连带关系,也可以用学术方法做出类分,大体的路径是:a语言文字史,
b文字进化史,
c书法艺术史,
这是三条可以独立拓展研究的线路,是否能为书法学开辟一条研究途径,我们暂时不考虑,但是它们的史学作用是无法分开的,各自都具备主次论证方法。它们附体关系存在着各自伸延的条件,成为文化辩证体系里的选项,它们之间相互缠绕又相互否定,离开了相互关系,其实就看不清书法之复杂多义才是“艺术”可能的聚焦视点,其丰富内涵今天依然维系着在方法层面的展望。书法艺术史原则缺乏的是开拓意识,所以从一开始就比较含糊。基于这些疑问,本文试着讲述多年研究的议题,不能不回溯书法意义杂多之前的汉字开创最基本元素。
    第二篇  书法二维的精神命题
   ,汉字的原生逻辑
    我特别提到与语音文字不同,汉字不是由读音而来,是华夏先人为了观察天地,通过画符以象征自然作为记号而起肇。八卦,是上古社会的经验到了相对成熟期,并开始自悟世界的一套原逻辑系统,在八卦构架天地形态成立后,人的智慧发生了根本性的跃进,对客体的映像引带出了主体表象的自觉。所谓记号———就是原始画符,它们是分散的、任意的,经由群体辨识认定后形成了固定化共识,进入第二阶段演变成文符。文符,通过演示八卦使得先人主体意识有了表决方法,八卦就是华夏的第一个文案,在思想推送中产生出勾画卦象的中介内容,出现了组织性的分列、带表征的增值符号———表意符号,经过梳理进而逐步形成第三阶段,就是文字的起源。
    文字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推进中,每一阶段都由客体观察归向主体认知的过程,它伴生出华夏原始逻辑的主观哲学影子,但在很长的早期文明经历中不是急于直接对接日常语言的应用,而是高于日常语言的升格,主要是映证为了生存的自然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开智过程。文明开始后,文字语境一直在托升日常思维的高度,古代文言就是,它是理想化的叙事伦理。拿日本接受汉字后举例,文字在很长时间不能对接本地口语,就是汉文字意象符号高位孤立的情景,就像移栽的花种被单独护理着。汉字语言学的符号张开意义繁复,途径很多。(这个专门课题就不在这里演绎了,我在《汉字诞生的思想形式》专文里有详尽叙述)。但我们明白汉字升格为一种文化观态,除了实物和仪式相互依存是为认识世界第一维之外,符号文字的起肇可以看作是华夏观察世界的第二维,(在之后的书法角度就是第二特征)一直在起着化思想对形式的指导作用:包括了原始科学布局,巫术心境,对自然的命从,意念产生,升格到假设天地到默认权威到整国邦,无一不是汉字本身进化过程的散射,它服从八卦历法诱发出对物质世界的,在回归日常、融合口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此文字语意早期是不定性的指代,重叠掺合了复杂的精神含义,这样的元文字是多义的在造型艺术观念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汉字那种八爪鱼般的肢体除了代义自然,一笔一划都有原始记号的默许,还带有个体组织空间规律的认识,投射了原始情感的决定,因此汉字结构每一次刻画都有即时的推理性,在书写上不会定标准而路径重复。我们从甲骨文的体征里可以读出思维形式的生态观念布局,同一文字位置和路径在不同的篇幅里都是有区别的,所谓章法就是从这时产生的一种华夏主观拟代自然的思考布局,设置着有臆想的空间,它对整个今天的汉文化概念是溯源的表记。
  二,书法的意识先导
    要真实地认识汉字到书法的生长过程,我们先要洗一下脑子,将文明教化下的书法观念先放一放,从原始形态去寻看这个标记,是如何由华夏族演化文字的过程。首先强调“演化”不是今天学界描述社会进化使用的语义,而是跟随前古人对创造和改进的推力方法,需要注意那些节点的必由性。
    不管与前文符,文字的演化间距有多长,甲骨文的语言和字体定位,就是符号推进后的主动思想,那些独立的文字首先不是成结构性语句的,而是排列当时世界认识的模糊性字符,字符含有多种特殊背景下的原始含义,包括主观学识和经验连结。由于初期文字少,因此转移多途也极为频繁,我们认读贞卜文化时代的字符与文言成熟时期之限定性有着差异性,因此不能用后继文明去反哺,以为是那样的理解。汉学至今之所以解读典籍众所分云,根子上就是既缺乏源本剖析又不想彻底科学探索。原始的模糊作用正是为了适应考察世界的有限能力留的后路,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但给华夏文明留下可观的,又充满悬疑的情境。
    所以在文字书写的即时性上,古人对于没有标准的刻度的笔划赋予了多种个体想象,因着文本内容而营造的活性机制。我们知道符号始于一笔一划,代表着自然心里的寄语,由此汉字所有组织构件都具有原始思维的元素,当时并没有书法概念和意志,但是确有纯粹摹写世界的自觉,存在“绘”的感性在其中,虽然那时画图的智慧尚未开启,但字符具有绘的动机自汉字初肇一直随附,其主观值能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中国式绘画形制,因此有了书法规则后汉字的绘心意识也从未停止,笔划之中始终赋予点滴的意象过程。
    当然文字致用性是不可否认的,调整文字的语义与体式也在不断进行。篆书是一种下律令的方法,从组织社会程序上对原初字符进行了增长内容和缩减原始性的规划,开始由外向型的自然印迹转入为内固型的守势,但是绝没有划一的钩织戒律,它之所以很容易的从草写到隶变,也是实用性目的,但是不能忽略书写人自由心律的促使是个很重要的条件,草写在书法意义上人的主观自动性起着很大的作用,草写时间虽然与源头摹法自然观作了告别,但意象被转换到人的个体精神,在书法观念产生时一刻也没有失去。如果说今草也有脱放于楷书约束的精神自由,但是草隶时代不同的是,没有对路径进行强行规定,也未对笔性进行度量(我为什么不说章草,这是一个语言理由,章草是实用标准)。草篆为隶的结果文字不再是“绘”了,而是“写”了,正是脱胎换骨之际,这很不一样,进入隶书是所谓书法意识的起动,那时有无限的可能性去表达书法的精神世界,大到摩崖小在简牍,笔性的丰富多彩叹为观止。后来的书法史或隶书教育显然没有充分理解到那种开放性,对于蚕头的逆笔和燕尾的收起给予太多的笔法规定,,有两点说明这种看法多么地不求甚解:其一,隶书并不是发明了笔法而成为定式的,与刀契不同,毛笔的软性物质具有非常多的使用选择,所谓蚕头“逆笔”的看法是拿楷书为准则,而之前没有“准则”,逆笔是对刀契起始厚实的仿制,这种取法适应不同的人的性格和表现,没有标准。其二,书法在原意上指字型和物性的双重度量,隶书之所以转正,既是简化了篆,又因毛笔的表演特点而致结字方式重新转换,解开了篆体锁型构造,然而刀契书体一但简化,收笔成了问题,字型就很单薄,为了强化字体力量,也是毛笔本身需要有“止”的意思,大头雁尾就出现了。这是从自发惯性发展到有意设计结束,活生生的隶书就被标准化了,而真正理解书法源头的书者基本不会听信这样的规则。隶书使古文字由“绘”转型到“写”,汉字这两个心理差异,在此时有了分别,后期碑文隶书当成定式选择是法度的工具理性前兆。
    从遗迹看文案,隶书纸笔几乎没有雷同的人物和笔迹,章法多是天然意外,个体独立性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具有严格的精神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书法有无尽的自由。但比较楷书之后的草写,只要你进入首笔循入便能顺势猜到下行的路径,全是预先设计的。而隶书不是,除了松弛就是步步意外,这在楷书教育后就基本做不到了,尤其在今天书法熟练的草书均缺少空间独特性,这与思想有没有物外情景有着极大的关系。
    如果懂得这种早期哲学和演化守势,不仅能理解中国造型艺术的源头,并且可以参悟到整个民族文化任何物质样式,甚至制度设计,作为基因,它从中枝长出思想启导,在随着民族文明的漫长过程中,转换了自然和人文限定的位置,渐渐成了设定世界的观看,从自由摸索到社会合作趋向它本身从思维描摹语言导向为纯工具命定书法就成为必然。这是语言文字史的考察线路,书法的意象应当是在这样的前因里考察的,而书法艺术内由的审视评判无论在哪个时代,如果脱离这个基本前因,很难在精神高位上欣赏书法里潜藏着的灵魂和躯壳脱变的流程。
    归结来说,汉字书法历史的双重属性的转变方向,就是先由意识主宰笔划,再到笔画规定意识这样反转,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反转,属于汉字书写要了解的进化史的线路。至于书法艺术史线路分辨:书法艺术是否同时具有双重复杂交织的命题,应当结合汉字起因带入推想,尤其在当下的现代性里可以自由论争,书法本身就是东方式的命题,东方有现代,书法也有现代,这是逻辑。从甲骨文到隶书这些辉煌的不同代际,我们可以参考,他们是汉文化原先生动的思想史所产生的,本文无意再多去描述,供读者一起自己去想象,但是可以肯定它们体现的自由与约束是超越现象理解的,远比楷书之后的书法更加崇高。我在《书法现存观念质疑》一文里提到:现代书法第一层理由是脱离了古代制度命题,标准化就消失了,今天作为仿书法时代,社会的内生需求及其微弱,书法就需要从本质上去调整语言时态观。我揭示汉字出生的运动生长,不是宣扬回到原始书写图腾,而是揭发基因催发着时代生态性的可能,理解这层关系对书法艺术精神复现具有启发的意义,我将在另一个当代艺术专题里讨论。
    现在我们看出王羲之时期已经消失了汉字的前因,因而在史际交接成功地将笔法彻底标准化,这是书法史的进化意识,维从知识教诲所需要的框架里定位,以因循的方法铺设文化路径,然而对华夏思想缘起断断续续的陌生感,磨练的过程轻描淡写,避讳矛盾在元素作解释,是中古玄学以来养成的知识

0 ^  l$ Q. \, g) a% {4 _(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