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95|回复: 0

行草书《石涛题画诗》 (安徽·张杰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关于石涛的想法与我的创作之间的一些想法》
       石涛与八大山人、浙江、髡残合称为“四僧画家”。石涛的身世和八大山人有些近似,他也是明代王孙后裔,明之后,出家为僧,俗名朱若极,法名原济、道济,字石涛。题画别号甚多,如苦瓜和尚、 清湘老人、清湘陈人、大涤子、瞎尊者、阿长、济山僧等。石涛虽然做了和尚,但由于自身身世和清王朝有着距离,又有其家世的悲惨遭遇,所以在清朝七十多年中,不时产生内心的矛盾和隐痛。禅学修养也解决不了他对明王朝覆灭,历尽人间坎坷的种种复杂的思想问题。他一生郁勃之气,无所发泄.于是寄于诗画,故有时如豁然长啸,有时若戚然长鸣.无不以笔墨之中寓之。到了康熙时,他的年岁逐渐大了,知道恢复明王朝的实际可能性没有了,由于阶级的关系,争宠之念,一时高涨.他那王室后裔的自尊心,终于超越了明清两朝界线,他在清圣祖康熙南巡时,积极接驾,并献诗作画,但终不得清政府赏识和重用,甚至连绘制《康熙南巡图》的工作也不让他参加,这对他的精神打击更大,他既羞又愧,写下这句对其一生总结的诗句:“五十年来大梦春,野心一片白云因。今生老秃原非我,前世衰阳却是身”。石涛终生不得志,但画意很高,不为物蔽,不被法拘,功夺造化,力辟混沌,是一位具有拨弄乾坤于股掌,舒卷风云于腕下这一神奇能力的画家。石涛有许多荷花画作,如《荷花紫薇图》、《墨荷》、《山水花卉册》等,画面总是似乱不乱,无秩有秩,内在的韵律与外在的笔墨结合的非常巧妙,把荷花的烂漫与高洁推向孤苦的境界。他同样留有许多荷花题诗,《荷藕》:“仿佛如闻秋水香,绝天花影在萧墙。亭亭玉立苍波上,并与清流作雁行”。《荷花》:“新花新叶添新涨,偏称晚风花气长,花插胆瓶烧烛赏,叶徐水面覆鸳鸯”。《竹林莲沼》:“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花叶宽。试看笔从烟里过,波澜转处不须完”。《藕》:“体含春茧丝丝嫩,心夺灵犀窍窍通”。《芙石莲塘》:“出水荷风带露香”。在悲苦之中,荷花成了石涛心中的最后一道风景、一种安慰之神的影像。荷花的每一次败落,都将在石涛的心灵内进行一次死亡的复印。
       石涛,毕竟是一代封建社会的娇子与才子,其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与我们生活的时代与文明的人类社会生活相差甚远,天壤之别,无与伦比。
       据说旧社会的文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余以为那是子虚乌有,试想一个人,无论男女才才华横溢,终日手拿一支笔,抱着一本书,即使现代人“手机高高举,外卖天天有”;即便是“才高八斗,足不出户”,最终也是一个“理想飘渺,生活无源。”落魄户。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应该只争朝夕,不忘初心。   
       每个华夏子孙引以为豪,每个文艺工作者倍加珍惜。“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在为新时代鼓与呼中滋养社会、铸造国魂。只有这样我们华夏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文明天下。(皋陶懿杰/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