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54|回复: 2

祝嘉:书法的疾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4821c7fcaf370b7c4cb67db732d838eb.jpg


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他所说的“疾”,就是快;所说的“涩”,就是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古人论运笔,张旭有“挑夫争道”,苏东坡有“逆水撑船”。张说是“涩”字,苏说是“逆”字。总之,都是用笔的逆势涩进和纸发生摩擦,画才能得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用软笔,使逆势与纸摩擦,画自然生动有力。笔太硬就不容易生动,是没有奇趣的。像画画,尤其是国画,用毛笔画电线,本不如用钢笔米达尺画之为像,但画家是不肯用的,就可以知道用软笔的道理。我国之所以有书法,其最大原因,就在于用毛做的笔。因为毛笔软,写起字来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肥可瘦,可干可润,且可大小、长短、方圆、肥瘦、干润错综用之。变化既多,乃能高妙。因为笔软,所以要“疾”而“涩”,乃能使笔画刚健而发挥变化之奇。


615a5367a461da77de36e4f5e88338a9.jpg


“涩”是容易学的,“疾”就不是初学容易做到的了。不能快而勉强快,其病在忙,忙必乱,是很不好的。所以人手要从“迟涩”做起,渐渐进到“疾涩”。“涩”是和“逆”分不开的,笔固要用中锋,但笔管略向左后倾斜,指着鼻准,这样笔锋就略向右前(就是地图上的东北方),则锋得逆势而仍正。快是多写可以做到的,我于抗战前在南京有三四个月每天晚上都临《张猛龙碑》两通,其初是一小时写四五百字,渐至六七一百字,近二百通时就可以写八九百字了。“涩”可以慢慢来,步步停顿而做到,“疾”就万不能勉强,要顺其自然,不然会出毛病的。

古人运笔,一画三折,就是从近中起,收也收向近中处,已说到“涩”字,但是未曾说清楚,可以说只说到一半,只说到画的首尾,未曾说到中截。因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过只说到画和收画,中截必需停顿,未曾说到。唐、宋以后书家,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画的中截,就觉薄弱,两寸以上字,就是苏东坡也不能免,画的中截,就乏饱满劲健了。“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山短画积累而成的)。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我们写字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其势险”,也就是说要快、要猛,就是“兵贵神速”。


6da81af25d082bc3f4fe02dcadf3190c.jpg


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写字要快,但不是绝对不能慢,也可以于使转之处,有“视为止,行为迟”的时候,—尤其是写楷书写大字的时候,有时是不能不参用迟缓的。但快慢并无共同的标准,而各人自有标准的。可能善书者的最慢,比一般人的最快还要快。前人说过,“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着纸而成画是笔锋的作用,所以要使毫得力,会使用毫的力,“万毫齐力”。抓笔的是五个手指,全身的力要通过五指而达于笔毫,所以又要会用五指的力。怎样才可以使万毫齐力呢?就是在于用中锋,使逆势,使万毫齐铺。若用偏锋,就不能用全毫的力,因为斜扫过去,谈不到用万毫的力。这一个“齐”字是很要紧的,不用中锋,则笔毫的力,也不会“齐”的。四指不能齐力,笔抓得不紧,则毫也不会得力。剑锋不论怎样快利,不用力去执,是不能发挥其力量的。所以又要谈到用全身的力量。要用全身的力,则又要提肘悬腕(也就是悬臂)—最好是写小字也提肘悬腕。此外左手也要用力,与右手“称翼如之势”,免其偏枯,乃能用全身之力。包慎伯《自题笔阵图诗》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这是运全身的力到毫端的说法。拳术家要使拳打得有力,必先使双脚站得稳,才能发挥全身的力量,运笔也是一样。鹅的拨水,脚是由前而后。后代人执笔,许多人是肘伸向前,其势远而弱,作书时腕向左右摆动,就违背了这个道理。肘伸向前的,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前的。必须肘横于前—就是肪横于前,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左的,这样才合鹅拨水之势,而画乃有力,写横画尤为得劲。但执笔的是指,所以要说“五指齐力”(应说四指齐力),这一着搞错,是不容易发挥“涩”的作用的。包慎伯说“五指齐力”,康长索说“四指争力”,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指数是五,通通要用力,但着管的只有四个手指,小指不过是附在名指之后助名指出力。要使四指的力相等,而指在管的周围,所以说“争力”。包慎伯说名指的力能和大指的力相等,则字未有写不好的,这些话很可靠。因为名指最难用力,要下相当苦功。大指是容易出力的不必说,所以名指能用力了,其余各指就不成问题而能齐力了。“涩”固由于善用逆势,善用摩擦,但指不得力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是会打折扣的。


610cb865eff3e6f0f71c5010fbc871bd.jpg



初次用“涩”,是用全力慢慢行笔,步步停顿,等到熟练,就会快起来,就使行笔如飞,仍会步步停顿,而自己也不觉了。能惯用“涩”,使手成了习惯,就无往而不“涩”了。若一入手就求快,就容易直滑,尤其是不能快而强快,那就会忙乱,又滑又乱,那是很糟的。快和用力是相关的,拳术家打拳要快,不快就没有力。枪弹之所以能摧坚,也是快的缘故,慢就没有力了。所以“疾”字很重要,快可以提高其摩擦力,也就是提高其“涩”的程度。但初学不宜快,所以要从迟入手,从“迟涩”进到“疾涩”,字也就写得很好了。

摘自(艺林丛录》1964年4月第4编







d158898d700ac4a04bf5405b9968726a.jpg

书艺公社出品
鱼传尺素/方抱枕
                                                

鱼传尺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18c9178f6ab7a446d6c42c74e9d0c55f.jpg


7d0614795ae95b19c3f5feaf0d202584.jpg


99f89eb8cc258c514a850072aec0e8e8.gif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http://www.inklego.com/5eaf8ffd912e/homepage


发表于 2017-10-2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草担夫争道,说的应该是避让关系,与疾速关系,非涩的关系!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