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437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g/ o, ?" V# I% @" q. H
- `* j! }/ [: k. T; N. A在1600年前,它以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形象横亘在世人面前。在古籍的记载中,那时的人们身穿宽袖大袍,生活散淡不羁。正是这样一群不拘形迹的文人,用他们神奇的笔墨,把汉字实用性的书写带到了一个艺术自觉的书法时代。4 A* O# r. ]6 f* B% y3 y
9 t i& ~ I, G( y, y( e' Z
' f5 S7 K- j3 b$ w" x- J1 s0 W% x6 ^+ L% t y2 s
2 U, O. P( f ^ E1 a; }6 m+ w4 K3 m: Q8 V5 [
# N8 ^" k1 X7 E他们流传至今的作品,多数只是当年随意涂抹的书信便条或是文章草稿,上面的文字通常缺失不全,而且文意多数不可考证,正是这样的一些只言片语,构成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魏晋书风”。% y; j) o1 P3 \, m$ ?8 m
' F! U6 {, J [+ A; v8 ], _" m9 N
6 G4 T2 Q! W5 _- B; I* T) g! s( H
1 c6 |- p0 a4 e7 R
; w0 m j" x9 T% ]9 R+ k* p5 P
- m W' h2 g3 v( u7 z' I
这里是中国文化的家园,也被后世的书法爱好者当作书法艺术的起源地。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为人们展示了距今三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中国古文明最辉煌的发明除了大量的青铜器外,就是这些体系完备的文字。记录这些文字的人,在当时被称为“贞人”。 这种贞人,赋予了较高的地位,极被重视。3 ~" a; n( h- P2 w: A* E; p+ b
2 h7 v7 X2 ]( w4 C) [2 w
" k, P0 ~7 ~4 J3 F( v$ n4 t
+ L" a" N1 T8 _ |* ~. d2 j2 Z
* x9 Z0 o6 ~$ @/ U3 x* }- U! j
1 G9 A$ D8 u6 K“贞人”形象是中国独有的记事文化,于是,书法的实用性,在热衷歌宗颂祖以及传承万代的历代朝廷里,十分得宠。尽管久远的历史给后人设置了重重的谜团,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古老的汉字在艺术性的书写上正日渐成熟起来。距离殷商甲骨文1000多年后的魏晋时期,一个真正隶属于书法的时代来临了。( e1 G6 X4 u1 }4 v) `
/ I8 F5 [5 c+ S" D0 q$ J/ ~国画在古人看来,和书法不大一样。古人将国画分为专业画家和业余画家,因此画风也产生了匠体和仕体两类,而专业画家多数不受人重视。因为他们是匠人,是“画匠”,而业余画家多数是文人,所以,匠人的地位始终不能和仕人相比。中国历代承学孔子,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艺术是一种游戏,而国画作为典型的中国艺术,被列入“游戏”。因为它对治国平天下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绘画为小道。
3 \/ A1 d$ W. L
+ Y+ u3 X4 m; ~5 z* j' c
5 ?1 c& S( B8 R, S3 j
) h1 e& n( k! B
6 R: J% G; T ~" R% M r: J' Y2 F
( R( y9 q) z# R+ q* e% h' A6 p& I而汉字,并不仅仅是实用的,当作为文字的汉字在逐步完备的同时,书法艺术也在一点点推进。实用与审美始终是汉字两条并行不悖的脉络。关于字体的演变曾经出现过一个无法解释的空白期。从外形上看,篆书和隶书,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字体,他们二者之间的演变应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至关重要的衔接环节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发现。
/ Y+ k9 n% j1 Q+ R# w
# M: ]+ k+ X S1 [
$ s2 E) x/ g0 m/ f5 }( t" R* P; a
) \6 S2 o. A! b' B
# H5 R# F' l, f$ |4 a+ {9 \) G: T9 U0 B9 T" p: ?9 @* n! }1 S
F7 s, `0 Y8 N+ l$ N' i& K在近代的一些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秦汉时期的竹简和帛书,正是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代墨迹,让后人看到了字体演变的关键环节。这些造型独特的字体既像篆书又像隶书,它正是古人出于便捷的需求,逐渐简化篆书的繁复,而开始走向一种全新的隶书字体。隶书的简便性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所以,书法在古代,不仅是实用的,还是艺术的。, J* y( R( l: k8 v3 w
3 }$ @( d$ b; P# p8 F, m& \+ S/ g5 X; x# K, p0 A; p
7 h5 z1 n8 j0 R/ n) g: s
! g" R* Q+ ^0 Q0 G9 I
9 R) z8 r3 D% [7 s; v' S, Q5 N# `; F5 j* t0 R. L; o& i4 R
在两汉时期,人们还没有书法艺术的自觉意识,艺术的创造都是在无意书写时完成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五种字体都已发展完备,博采众长成一代宗师的书法名家也开始出现了。比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长时间的无意书写终于转变成为自觉的创作,针对书法的各种理论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体系。书法和绘画一样,进入到中国文人的文化生活中,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艺术类别。& e3 z$ ~2 m! W" O* a5 c7 N8 y
# v4 U- \+ j8 D! }& d, S5 U# @
5 e" d& o- J/ Y. d$ T1 X7 Z0 }
中国画画都用一支笔写在同样的宣纸上,中国的文人将这些当作是业余玩玩而已,所以也赶不上专业书画匠。当然文人也不愿意被人称为什么画师,比如宋代最伟大的画家李成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王室成员请他画了一张画,他却大骂此人,他认为他糟蹋了自己的名声。王室成员后来找了一个文化人与他交了朋友,这个人就骗取李成画了一幅画送给了王室成员挂在大厅里宴请他来看,其结果他感到很是惭愧后悔郁闷而死。后来李成的孙子当了官,将李成的画买来统统烧掉,他觉得自己的祖父是个画家恨不光彩。过去文人画画写字都是小篇幅小尺寸的以供朋友们把玩。如果被挂在大厅为王室做装饰是感到耻辱的,因为那是匠人干的事情。所以国画在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的值钱。但是书法的价值境遇好得多。/ g3 j3 \6 ?6 ]. P) o/ Z/ |
: `" ~+ K- }4 D% K5 K) T
; O/ H2 J6 a& W% E I, a f, W9 }
7 d+ P2 Q- u& A6 a \
; {' n3 M% q( ?+ f. B- }
6 B8 C) P0 k; k3 b据史籍的记载,王羲之在世的时候,他的书法就已经价值连城。在当时,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以模仿王羲之书体为荣,以至于在东晋就有人模仿他的书法在市井间叫卖。王羲之书法经过历代的追捧,到唐代达到了巅峰。唐太宗李世民由于酷爱王羲之书法,命百官四处搜寻,并进行摹写保存。史书上说,当时世间的王氏书法都已被收购殆尽。今天的人们能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多数也都已是唐人的摹本了。1 g+ x$ j+ j1 Y$ j# j
$ S& q% A1 d8 y. t. P$ r
; D/ i! T" `$ ]4 _0 t
( g" P7 U+ L- {0 _$ v& H( \ U0 E+ D3 y+ M) T, q, k. k/ I;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