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63|回复: 1

转帖历史惊人发现,统一台湾有时间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不是没事找事的人,而是我们的老祖宗们留下了这个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代感到羞耻的事情。现在猖獗的***势力与我们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底两岸何时统一为好,到现在谁也没法得出答案,但这并不是无限期搁置中国统一大业的理由,很多人都以为统一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但是实际上它却真实的存在着。

  为了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台湾足以让我们感到羞愧的历史吧。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的居民称为“岛夷”。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台湾。之后隋炀帝也曾3次派人去过台湾。南宋时开始屯戍澎湖。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行政上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趁中国驻澎湖列岛兵力单薄之际,侵入当地,但年底即被明朝军队赶走。1622年,荷兰人再次入侵,于1624年再次被驱逐。不久,荷兰人趁明末大陆大乱,中国政府无暇顾及台湾的时机,占据了台湾南部,后又赶走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全岛。1661年抗清将领郑成功决意渡海收复台湾,作为抗清的基地。4月2日他率军25000多人,由福建厦门,乘大小战舰几百艘,经澎湖向台湾进发,向盘据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发动了猛攻。几经激战,把侵略者围困在据点里。战争中荷兰几次派兵援救,都被郑成功在海上击溃。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者见大势已去,只好在投降书上签字,撤离了台湾,荷兰人占据台湾38年的历史结束了。

  可以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直到荷兰人的的到来,造就了台湾与大陆的第一次分裂。当时荷兰殖民者的武器不可谓不先进,我们跨越台湾海峡的难度比今天不知道大了多少倍,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南明王朝硬是把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从资料显示,此次分裂共持续了38年,我们的祖先就让台湾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他的儿子、孙子相继治理台湾。此时已在大陆确立了统治地位的清政府曾几度与之会谈,但却未有结果。1683年,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在平定三藩后,毅然决定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澎湖一战,清军获胜,郑氏军队军心动摇,台湾民心瓦解。于是,郑成功之孙郑克爽于8月向清政府具表请求归顺。这次改朝换代造成的分裂也只不过20多年。

  台湾的第三次分裂是由于甲午战争,从马关条约签订到1945年也不过是50年的时间,虽然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在成立了30多年后也就收回了台湾。

  纵观历史,台湾与大陆分裂的状态总共3次(不算上***),每次在短暂的分裂后就被大陆上的统治者收复,回到祖国的怀抱,最长的日本占领期也不过50年,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前人,他们收回台湾没有什么理由,只因为这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管处于怎样艰难的时刻,不管外在的压力有多大,他们都做到了。

  因此,我们不应该落在先人后面,台湾应该尽快回到我们的手中,可惜2000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的失职,我们没有能守卫好自己的国土,任由着分裂的时间越变越长,台湾离我们越来越远,面对着目前***分子的嚣张气焰,我们却束手无策,我们愧对自己的祖先。目前的分裂状态,与清王朝和郑成功的对峙较为相似,都是政权更迭造成的,可是我们别忘了,清初也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可是人家能收回,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我们有困难可是人家的困难却更大,一点点的困难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我们确实无颜再见老祖宗。

  收回台湾确实刻不容缓,放眼世界,无论是联合国五常还是若干世界大国,除了中国,无不是完整的主权国家,分裂的状态有损于大国的地位。台湾在殖民者手中的时间是88年,一个我们认为很吉利的数字,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计算,我认为统一的时间不该超过这个最后期限----2037年。
发表于 2006-4-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事宜早不宜迟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