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歌翰雅集第一回暨主题论坛“风向—一当下书画新境之重建”在京举办 (2015.4.18)
2 P1 q* z8 P! r8 o
9 y1 T) S" @( X. h【书艺公社 讯】由书艺公社、中国画坛网、歌翰文化主办的歌翰雅集第一回系列活动:五人书画品鉴会暨主题论坛“风向—一当下书画新境之重建”2015年4月18日在京举办。本次五人书画品鉴会五位艺术家为:齐剑楠、张国辉、伍灯法师、李阳、贺进。雅集主题论坛嘉宾主要有:齐剑楠,张世刚,张国辉,曲璞,侯廷峰,尧小锋,唐书安,郑新安,吴国宝,杜浩,程兴林,高杰,陈晓峰,大余,余本海,张光辉,李阳,贺进等二十多位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参加。大家围绕当下新常态下的书画创作、市场等诸多书坛画坛人士所关乎每个艺术家的各方面纷纷发表各自观点探讨,这也是去年底以来针对书画去行政化、官僚化的首次公开正式研讨,引发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市场画廊以及从事书画行业相关人士的关注,被誉为近年最接地气的展览及主题论坛。3 `, b$ u, b8 i# a$ v" F
本次歌翰雅集系列活动与常规的展览及作品研讨会有所不同:每次召集五位艺术家;不设开幕式;不设作品研讨会;每次观众采取预约的形式;针对当前的书画热点话题研讨等等。本次品鉴会五位艺术家他们的各自作品风格面貌突出:齐剑楠被誉为当代碑派书法的代表;张国辉以苍茫之境行走书坛画坛;伍灯法师独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禅意;李阳以八大山人为旨归的澄净高远;贺进的精致古逸典雅——这些书风元素的交集成为本次品鉴会独特的风景线。
* n9 P/ L6 i4 P- }《歌翰雅集第一回:五人书画品鉴会(齐剑楠、张国辉、伍灯法师、李阳、贺进)》作品专刊同步首发,《涉事》新文化杂志总第七辑也同步面世。
5 ^5 R. I- E/ N% p( Z歌翰雅集系列活动,力求开创书画界一种新的展览模式:轻松、简约、极致、深度。本次活动特别支持单位为《投资收藏导刊》,同时宋庄书法院、书谱社也作为后援支持。本次主题论坛还特邀了部分活跃于网络的书画评论家参与支持,他们提交的评论文章不管从深度、广度都有着极大的参考、思考价值!今后书艺公社将计划以月度或者季度不定期举办系列雅集活动,推出更多艺术家及热点话题探讨。
( T. M3 `6 L/ ~5 W+ ]9 }; [
2 f4 C1 q( s/ l* G% K8 ?! Q说明:以下发言经本人审阅!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 6 `: t& H! L2 {2 O! j
会议时间: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下午14:30 会议地点:中国宋庄,书艺公社 1 g- W) z* G! T4 L# T- C6 {
) E: l5 a; J% d* f- w I0 E( _, G
0 v2 i3 V. X8 b4 F% L9 S4 Y
' g/ v& |. ]' v杜浩(山东大学王羲之研究所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研究员、山东非遗传统书法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王羲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h" B1 M- A- x$ A* N! z( Q5 e
- m3 f0 ?2 o( b# }0 t( K
! E- [+ \# Y m( m& u* x1 u$ z) n“噱头”这两个字很重要,大家为什么拼命的参加协会的展览,为什么拼命办高研班,为什么要挂上那么的头衔,还是为了一个“噱头”。一旦这个事情成了噱头以后,权力和金钱马上就会介入。9 @; ]% D6 [9 \4 s3 c6 Z' U/ j
2 B0 S! g1 }. f8 w) |
5 A4 v6 I8 M& C0 l5 f
! n. c! M" W) j0 `/ {% Q6 r$ c
0 d; q0 x+ }2 P& ^
杜浩:今天我们这个座谈会的同时山东潍坊也正在召开第五届中国画节,据说去年一个礼拜交易了40多亿,今年不知道情况怎么样。现在从这个市场来看许多人在抛售名家字画,其实我们原来中国的所谓书画市场实际上是礼品市场,这一点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明白。
0 U& i* d$ p. _* [+ L
! J" U; U2 T& ~+ x) }6 ]昨天我也碰到一个朋友,聊的正好也是这个话题。市场现在慢慢转型,从原来的那种不太正常的市场转向真正喜欢的人收藏,而不是作为礼品去收藏。实际上我们今天来参加讨论的大部分都是艺术家,我们来讨论市场的问题,体制的问题,确实是有点像“丫鬟的命考虑主子的事情”的感觉。" y. \" `9 n$ {4 V, }$ _. @5 G
# _ A5 B W0 V自古以来,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喜欢一个人没办法,我喜欢你的品位,就会喜欢你的艺术,爱屋及乌吗?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确实有点大了,关于社会环境,关于大的体制,我们是很少触及的,比如我的老师邱振中先生,他就非常反对讨论这样的话题,他认为,那些问题根本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既然不能够解决最好不好谈论,还不如探讨一些关于艺术本身的话题,比如艺术的形式等等,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突破。
; Z. W2 V6 E0 x4 _$ \, W- F, e$ { n1 d2 s1 i" [( A
我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噱头”,噱头这两个字很重要,大家为什么拼命的参加协会的展览,为什么拼命办高研班,为什么要挂上那么的头衔,还是为了一个“噱头”。一旦这个事情成了噱头以后,权力和金钱马上就会介入。
* v& b$ G9 [# p* a+ X1 a- e1 {) v8 p8 A, x
有的时候我们会在各种评选和考试中设置一些门槛,虽然大家都在批评有的门槛设置的没有必要,比如说艺术类院校招考学位,大家都在说外语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的得到这个东西,按理说,这对于搞艺术根本没有必要,反之,如果没有设置这样多限制和门槛,那谁来最终把握一个评选的公正性呢?所以一个事情都有两面性,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如果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噱头,那肯定就会有人的因素介入,所有的另领域大致都非常相似,不单单是艺术领域,艺术的范围是一个小众,在大学里面,经济学,自然科学那是大学科,艺术学科是小学科,从社会层面来说,艺术更是无足轻重,因此必须要定好位,然后才清楚明白,艺术这一个很小的学科,必须要附着在这些大的学科或者显学下面,才能够生存发展。
^) d! u0 L6 h5 v0 a1 `" _5 q: h. e: W6 j- ^) J. w$ `
所以回到艺术话题,什么艺术品是好的,今天这么多艺术品,我们可以把它布置在我们的书房里,我们喜欢它,觉得有意境有格调就买来。下一步艺术市场的导向可能是中产阶级白领,年薪几十万,每年拿出几万块钱几千块钱,不去买主席副主席的,但是他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涉足这个领域。下一步在媒体比如《收藏投资导刊》、“书艺公社”的引领下,可能会有更多喜欢艺术的人参与进来,愿意接触艺术。那么我们所说的高价格的时代,会不会一去不返?这个谁也也搞不清楚。我想我们这些人讨论的问题应该是是怎么把艺术做的让别人更喜欢。- o) S+ w9 b' k6 C' _6 G3 M
9 X& J/ p! H- R8 x f4 E- p% z# M, X4 @* F9 b
9 `' |! D& @7 _9 D
/ g. y: x3 H' w/ h" F- E: o2 X0 Z* P- w% X' F
2 \! U& A# X( ^* _: e' a; ]7 W
! s4 {: Q% ^( @, z& u# ~
1 D! A4 s7 w2 V6 `; C, x& t: T) C 3 I) @+ d# }2 e$ g: i3 S6 E3 F- F" j(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u3 w! t" }+ k9 g% ?5 a8 u
; F% s6 Z% _: m8 I8 ~6 {
5 ]+ j8 V! T( S7 V. [1 t7 m8 s4 M, A8 ]3 Z- `; c$ x+ x
R+ ]8 Q1 P0 a# ~/ \ G8 X% k& C" Y w8 z; N0 y* `- \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