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51|回复: 1

谈谈书卷气和金石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谈谈书卷气和金石气

陈伟彬

书卷气与金石气是书法品评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书法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加强对这两个审美范畴的的研究,对我们提高书法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谈谈书卷气,在汉语词典中,书卷气是这样解释书卷气的:在仪态﹑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气度﹑风格。对于书法来说,书卷气是书法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高雅清逸的气息,是书写着流露在书法中的意蕴和风度。从内在表现来看,书卷气是书家的学养作用下的一种文化气质外溢的美,是作品散发出的一种高雅的韵味,一种脱俗的气质。从外在表现来看,具有“书卷气”的作品大都清新、典雅、秀美流畅,有鲜明的个性,又有一定的法度,感情色彩浓烈,气质鲜明,笔致高尚,值得效法。具体表现在:一、书法创作思想上重而轻。即注重神采的表现而不斤斤计较于外形,蔡襄的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像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就是这一思想的精彩阐述;二、 书写内容高雅,大多出自书法家本人的文章,《兰亭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兰亭序》的鲜明特点是自然、平淡、清晰、雅致,自始至终与其文思和字风相得益彰,流畅和谐,具备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从书家与书作、内容到形式的全部审美因素;三、苏轼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 ”。也即在书法的认识中注重对“意”的追求,作书时不能过多地考虑点画的书写方法,追求一种自由的创作境界。

那么,应该如何追求书卷气呢?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他认为认为如果书者学养不足,即使书写技巧高超,也会因书卷气少而不能成为一流的作品。因此,追求书卷气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不断提高学识修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更显得重要,因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必然受到民族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一个传统文化修养较深的书家,比一个一味埋头写字的人,不仅能更快、深刻地领悟书法的规律,而且在其书法中也反映出更深的内涵。

接下来谈谈金石气,金石气是中国传统书法中一种苍茫、浑厚、朴拙的表现样式,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它依赖于作品的形式外现,只有观赏者积极参与欣赏的创造活动,才能强烈地感受到金石气。“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上面有字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这些文字大多为凿刻或浇铸而成,笔画常常形成芒角,因而显得笔势突兀而犀利,意气昂扬,气势猛烈,而这些器物经过历史的洗礼,表面上起了一定的变化,线条外部边缘柔和,给人古拙、浑朴、天真烂漫,具有迷离的美感。

书法家正是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努力地向这些作品学习,通过观摩、玩味,体会历史的沧桑感,解读先人笔和刀的各自特征——透过刀锋看笔锋,追求其中的古朴雄浑、富有内蕴的审美趣味。具体来说,通过饱蘸水墨的笔在宣纸的洇化体现石刻的风化,达到笔酣墨饱、酣畅淋漓的效果;以飞白和枯笔的迟涩节奏在纸上逆擦而成的古拙生辣的线条模拟金石文字的漫漶和模糊;以水墨的滋润体现金石文字的意蕴内含和深沉绵厚。著名的书法家吴昌硕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用笔浑朴厚重,起笔饱满鼓荡,行笔圆润充实,收笔戛然而止,显得非常老辣,用墨以浓湿为主,饱墨铺毫,意韵生动,有时墨尽笔枯,更添苍茫古朴之趣,体式上参差不齐,很少有平静之态,疏密有致,避让得宜,极富金石气息。

金石气与书卷气本是贯穿于书法风格史的两大书法美类型,它们既具有各自独立的书法审美的特征与价值,没有高下之分,书卷气以清淡文雅为基调,展示的是“杏花春雨江南”的阴柔秀美;而金石气以雄浑、古拙为基调,展示的是“骏马清风塞北”的阳刚壮美。

发表于 2015-6-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