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华阳道人

人生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與書,與紅顏知音都是不可分開的。想起“賭書消得潑茶香”,夢境里的畫面,倘若今生得遇,是真真的無憾了。一直以為,茶,文字,花果,都是純淨不可用世俗玷污的,如畫中荷,清新素雅。洗盡鉛華之後泰然自若的素姿。一直想成為一種女人,一顰一笑,淡淡的,淺淺的,讓人如沐春風,如江南女子,溫婉寂靜;亦或者爽朗的,如關中女人的乾淨利落。
一杯清茶,一本薄書,一簇荷的清香,一曲琴音,一身旗袍,如此綻放屬於自己的芳菲時光,任歲月如何輕快,或者沉重,內心裡,依然純潔如初,淡然,與世俗中。
P12400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几个书友在一家小酒馆小酌了几杯。席间,有关本地书协换头头的话题,引起大家一致的兴趣。虽然小菜薄了点,有了“换头头”这个话由当下酒菜,倒也喝得有滋有味。
     话题从十几个为争当“书协主席”职务而背地里大搞攻关伎俩谈起。酒至半酣,话题就海阔天空起来。结果,贾格新老先生的一句话招致众友合而攻之。贾老说:“我早就看出张扬(下课的书协主席)不是东西,下课就对了”。话音刚落,郑老立即奋起回击:你不最推崇张扬是“个性创新派”吗?怎么倒戈起来了。众友也七嘴八舌地数落贾老。贾老恼羞成怒了:你们懂个屁!那是推崇吗?那是讽刺!大家不由好奇起来,愿闻其详。
    于是,贾老娓娓道来:什么叫“创新”?创新是就字而言的,“字要花样翻新,一天一个新写法,一天一个新面孔”;什么叫“个性”?个性是对人而言的,“写这种字的人,从来也没有一个准性子,越离谱越显出其叛逆的个性”。这样的写法,“字”是天天有“创新”,人也有“个性”,至于字是好是坏,写字人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你们大家想想,这是推崇还是讽刺?真是的,一点文化幽默感也没有!
     众友木讷了。唉,人嘴两层皮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笔者发了一贴,题为:《人嘴两层皮》。以书友在茶楼、酒馆小聚的形式,就书坛一些颇耐寻味的现象,予以披露。文中所用“化名”皆有寓意,如:“张扬”,暗示“个性”;“贾格新”,取谐音“假革新”;“郑老”,喻“正直老人”。
明眼人一看即知,笔者是在鞭挞那些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而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者的丑恶嘴脸嗤之以鼻。也有意提醒那些身居高位的“权威”们,经常有曲意逢迎者,未必是好事,因其喻于利;经常有直言批评者,未必是坏事,因其喻于义。笔者又想:贾格新这类人因利益之驱动,在取舍上是“没有准性子”的。而由“没有准性子”的人来批驳“没有准性子”的人,是件很有趣的讽刺。于是,有了借“贾格新”之口来讽刺“假革新”之人的这篇短文。短文是:


【昨晚,几个书友在一家小酒馆小酌了几杯。席间,有关本地书协换头头的话题,引起大家一致的兴趣。虽然小菜薄了点,有了换头头这个话由当下酒菜,倒也喝得有滋有味。
        
话题从十几个为争当书协主席职务而背地里大搞攻关伎俩谈起。酒至半酣,话题就海阔天空起来。结果,贾格新老先生的一句话招致众友合而攻之。贾老说:我早就看出张扬(下课的书协主席)不是东西,下课就对了。话音刚落,郑老立即奋起回击:你不最推崇张扬是个性创新派吗?怎么倒戈起来了。众友也七嘴八舌地数落贾老。贾老恼羞成怒了:你们懂个屁!那是推崇吗?那是讽刺!大家不由好奇起来,愿闻其详。
        
于是,贾老娓娓道来:什么叫创新?创新是就字而言的,字要花样翻新,一天一个新写法,一天一个新面孔;什么叫个性?个性是对人而言的,写这种字的人,从来也没有一子,越离谱越显出其叛逆的个性。这样的写法,是天天有创新,人也有个性,至于字是好是坏,写字人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你们大家想想,这是推崇还是讽刺?真是的,一点文化幽默感也没有!
        
众友木讷了。唉,人嘴两层皮呀。】

文中个性二字,所以高挑,是特指那些高调“个性”者,而非广泛意义上的个性,故高高跳起。

然而,就这么一篇不起眼的,不到400字的小短文,竟然引起笔者与回帖者之间的轩然大波。

若仅仅是笔者与回帖者之间,也不值大惊小怪。问题是:倘是其他网友一旦遇到类似之事,窃以为:其一、一定要细细品味阴阳怪气回帖者之难以捉摸的真实用心;其二、大可不必生气,毕竟网络范围很广······什么事都能遇到。若真生气,岂不正应了:“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那句话么。
所以,笔者就把这段意料之外:回帖者之思维、用语,与“贾格新”出奇的神似,这是出乎意料的;却又在情理之中:总会有持不同意见者。于是,把这段小小插曲介绍给感兴趣的书友。

起初,缘自一篇阴阳怪气、模棱两可、可反可正的,一个颇耐寻味的回帖。该贴是:
    【先说写这种字的人,从来也没有一个准性子,,又说写字的人对字的好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这有点矛盾了吧?

从来没有一个准性子怎么会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独持偏见一意孤行难道不是准性子
    再者,贾老等人对于人家创新的这番解释,是客观评论还是主观臆断?如果仅仅是自己的主观臆断,那岂不也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最后,书友小酌,谈天说地聊聊写字说点什么不行,干嘛总在背后议论人呢??

讽刺别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劣根,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对这个回帖,笔者说颇耐寻味是由于:此文开头一句,并无主语,不晓对谁而言。初看好似讽刺“贾格新”,细看,亦非真讽“贾格新”;笔者说其阴阳怪气、模棱两可、可反可正在于:您若问:先说这句话是指谁呀,他大可说:“你缺心眼呀,傻子都能看出那是引自贾格新的话”。
你要是依着他的意思说:这只是贾格新本人说话矛盾,与笔者和众书友无关吧?。他就可以说你:想把自己摘的干净?没见到后面还说:再者贾老等人······的评语吗?没见到后面的后面还说:“最后,书友小酌,谈天说地聊聊写字说点什么不行,干嘛总在背后议论人呢??没看见回帖最后的最后还有讽刺别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劣根,谁也不比谁好多少”吗?
所以,回帖中这个“讽刺人”的人,既可说成是:指笔者与众书友,(这种解释,他是让你把整个回帖贯穿起来看);又可说成是:单指贾格新。(因为“讽刺”一语前面仍无主语,指谁而言都是可以的)。
面对这样一个不阴不阳,模棱两可,可反可正的帖子,无论你怎样去解读,他都可以去嘲弄你:哈哈哈哈,就你这解读能力也配发文章,不怕笑破别人肚子?
这回帖者究竟是否如此呢?笔者就不得不投石问路了。还真想像不到,竟被被笔者不幸猜中。于是,你来我往的一番舌战拉开了幕布。更令笔者意想不到的,仅三个回合,这发帖者就失(亦可改成“实”字)言相告了:“这段话的感想由来就是您原文写的内容”。
当笔者把这些反复无常的话汇集起来,一 进行点评其不能自圆其说的真实目的时,回帖者终于恼羞成怒了。居然说了好多不堪入耳,难于重复的话,不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人都好面子吗,一旦失理,只有逞口舌之能了。
然而,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发帖者的口气居然贾格新同出一门。若说有何不同,差异仅在褒贬之顺序不同:贾格新是吹捧“张扬”在前,反戈一击,毁谤张扬于後;而发帖者是:贬斥了一番笔者在前,而说:“是在帮助笔者”在後。很是滑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发了些颇具争议之帖,鞭挞了一些丑象,得罪人也在所難免。所以,笔者不止一次地讲:与任何人確實没有过节。其一、虽曾有过名头,自觉水平太低,与“家”之称号不符,加之年迈,早已不参与任何活动。无缘结怨。与年轻朋友就更无任何名利方面之冲突。虽然目前还在某书画研究院挂有虚名,也没干实事,与那些老道学之间,也无怨可结。
笔者,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抨击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权威”,抨击那些与文人身份不相契合的丑事。至于有无作用?笔者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无济于事的。大环境尚且如此,书协的这点不尽人意的小事,毕竟小巫见大巫。用年轻人的话说,也只是“愤一把青”而已。

有人或许说:那你是吃饱了撑的!确实有点。笔者就是见不得误人子弟的“假道学”。就是见不得享用着祖宗留下的财富,反过来大骂祖宗的忤逆之子。
有个网友说的非常非常好:“都是名利惹的祸”。尝闻:慾壑难填。“慾”者,心有不足,由欠而生,最終結果,墜入万丈深谷。
畢竟都是書道同仁,真心劝那些在位的头头们,曲意逢迎,未必是好事;直言批评未必是坏事。改革开放后,虽然物质条件确确实实好多了,但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的种种社会丑恶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这是不争之事实。我们这些老家伙,拍拍良心问问自己,有多少提法不是在瞪着眼睛说瞎话?你捞取点资本事小,贻误一代人,罪在不赦!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利令智昏!对这些现象,高层领导不是看不到,也不是看不明白。只是重病难下猛药,慢慢调理而已。历史往往惊人地重复。在这个浑浊的世界中,“变”,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三反、五反······乃至粉碎四人帮,哪次运动,咱们不历历在目?尽管今后不一定有那么激烈的形式,但被扭曲了的终究是要被矫正的。届时,我们情何以堪?
笔者更不忍看那些被“假名头”搞得晕头转向的中青年“获奖者”。常言道:“祸从口出”,这个口中之“祸”,就是你缺乏阅历,良莠不辨的胡言乱语。中青年,时日还长,前途能否光明,就看你是否能持“正知正见”。读些历史,你会知道,路是坎坷的,人间正道无不历尽沧桑。切莫被亮丽的光环,不虞之誉炫晕了神智,为一时之亢奋而贻误了一生之前途。
谥文正,曾国藩曾说:“1、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 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6独利则败,众谋则泄;7、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这些醒世良言,我们该多多解悟,对我们的健康处世,会有多么大的益处啊!千万不要被现在一些“假道学”忽悠了。
这就是笔者之所以发一短贴《人嘴两层皮》的真实用意。尽管人微言轻,倘有一人似觉有理,笔者即知足矣!(现在看,还不至如此悲观)
现在全世界上下,都极力提倡净化环境,咱们书法网也提倡绿色书法,这都非常好。窃以为:倘是人的心灵不能净化,多么响亮的口号都无济于事。若人人都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乃至那些奸诈无比的企业家、商人,假道学,都能良心发现,我们还会忧虑青山变得满目疮痍,绿水变得浑浊污秽臭气熏天么?,还会恐惧什么三氯氰胺、鹤顶红之类的杀人食品么?还怕遇到什么草菅人命的庸医杀人么?,还会愤懑什么掩恶抑善的司法黑暗么,还会有什么误人子弟的邪师授业么?而那些假道学,还会有欺世盗名的土壤了么?
文人,不要脏了“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至高无上的神圣称号
在此,也向那位回帖者致歉。笔者性子不善虚言客套,说起话来,口无遮拦。尽管自己说的冠冕堂皇,也是满身的臭毛病。所以,真诚请您见谅!你我虽有口舌之辩,讲的都是一个“理”字。毕竟素未平生,无由结怨。想开了,神马都是浮云。故,特地说明,《莫做贾格新式网络文痞》,决定不是对您而言,只是笔者不希望再见到的一种文风。順致节日问候!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