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法谈
. j u* v* B2 J6 s, U9 ?6 t! f7 E5 R4 e8 g5 O1 R7 f' l6 u
彭新国
个人认为,所谓的原创性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原创性包含着书写的技法、书写的内容、书写的形式、风格等层面,狭义上的原创性就是特指书写技法技能层面。在谈原创的同时还要理解其与创新的关系,个人认为只要是原创必定是带有创新性的,但有创新未必就是原创。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潮和评审机制的影响,在激烈的入展获奖竞争面前,一大书学者心浮气躁,根本没有心境和时间来苦练“内功”,深入传统进行溯本追源,而仅做一些皮毛式的“拿来主义”,就把一些符号硬搬到作品中;而一些早已成名的书家,也受金钱的诱惑,主动跟着市场走,主动跟风而随波逐流,他们根本也未能忍受入古出新所产生的煎熬,更难以潜心于原创性的创新。致使每当我们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展厅时,当我们翻开一本本精美的作品集时,我们的眼睛常常会感到异常疲劳,神经变得有些麻木,那就是其中风格雷同、形同孪生的作品实在不少,让我们大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毫无艺术的反叛和原创精神的作品的大量出现,彻底泯灭书家的个性,丧失其个体价值,也将断送了他们的艺术生命。
当然,最近几个展览和事件着实让人有些兴奋。一是社会责任陈振濂综合书法群展;二是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三是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作品展。在我的艺术视野内,这几个展览都带有几分原创性。陈振濂老师的展览不但有书写范围内的创新,胡抗美、沃兴华老师起码也有创作技巧上的创新,何国门老师则在书画印的融合和开拓篆刻取法、技能上有一些新的尝试。因此我认为他们在书法创作上都带有原创的因子,值得当代书家学习。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当然这种创新如果缺乏传统的支撑,不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所谓的创新,就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记得沙孟海先生在他《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一文说过:“今天,大家都注意创造新风格问题。个人看法,新风格是在接受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集体努力,自由发展,齐头并进,约定俗成,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丢开传统,是不可能从空中掉下一个新风格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来源于传统,只有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之中,狠下苦功深入到传统文化和书法经典中去作深层次挖掘,批判地吸收,才能从中去创造出新的风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