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1-2-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98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前言:最近忙的要命,今天突然有了点时间,想弄点拉杂文字换来您的口水或拍砖,如果您的口水少,我就润润眼睛,如果您的口水多,我就沾您的圣水洗个脸,如果您的转头少,我就当做武器,坐公交的时间防防小马贼,如果您的砖头多,我就砌堵墙,甚至盖个屋子,冬天来了,找个合适的机会避避雨、当当风也是必要的,亲爱的书法迷们,大家一起来吧,嘿嘿。" G- T& `& b- N6 X
3 u. A- e- G3 v& ]( l4 r
读黄宾鸿编篡之美术丛书,知其收历代美术论著280多种,以搜罗宏富著称于世 ,然像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未曾收入,不能不说是憾事。
' ]) I! g( K1 b" P4 D& D) M" C8 l. O附 美术丛书之简介9 K6 M7 O2 g; U1 C
《美术丛书》,由黄宝虹、邓实选编。黄宝虹为近代著名国书大师,并精研画论、画史,颇多创见。美术家之著述勒成此丛书。计收书二百八十一种。所收各书,以论书画者为主,而论画者尤多。此外,凡关于雕刻摹印、笔墨纸砚、磁铜玉石、词曲传奇、工艺刺绣、印刷装潢及一切珍玩的论著,亦广为搜辑,堪称集美术论著之大成。
5 f& S ~5 B8 S. H又该书黄老曾将底稿交付爱徒林散之保存,后归林散之女婿李秋水,李秋水既书画同行所谓李大炮也,李氏后将该书交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泽被后学,然印量较少,吾得一套,甚幸。9 ~( m8 H5 s: Y4 L' O5 F. M
又林老子女几人,皆未得该书原稿,不知何故。古云: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然该书是一例外也。4 f5 N( D. Q" Q i: D$ G" _
读文化知识辞典之美术丛书条,知其初版为神州国光社印行出版,该版本今已不多见,见者价格昂贵,非一般爱好者所能拥有。 + [- x2 k" s. P1 X% C8 J" V
百度:《美术丛书》,中国美术论著汇编。邓实、黄宾虹编纂。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1911年3月开始分册出版,初集十集,每集四册;至1914年底出齐续集(或称二集)十集,亦各四册。计两集八十册。到1920年出版了后集(亦称三集)十集,成为一百二十册。1928年起补辑四集四十册(黄宾虹编纂,分上、下两集),至1936年出齐,共计四集一百六十册。均系线装本。至1947年11月重版,为西式精装二十册本。! s8 x, K# ^% M: G1 h; S
又读中国大书典之美术丛书条,知该书中亦有一部分伪作,以黄老、邓实之广博学识,伪作亦难免录入,可知做学问之难,汇集编纂史书之更难矣。 {0 H( K( M6 l3 z4 q7 }
读孙其峰书法篆刻选集,知其70岁后书画作品所用印皆为自己所刻,且老先生对同一印章有边用边修改之习惯,鉴其书画作品者不可不知矣,若非老先生自己在文中告知,别人如何知晓这个秘密?% M1 K4 }7 C% u5 N; k* _2 `7 k
有人将老魏(魏启后)与米元章相提并论,言老魏必将入中国书法史,当代人无出其右,实是可笑之举,此类地方诸侯在书法界多矣,写山东当代书法史,老魏还有可能占个角落。
* T8 j9 Q m) f, `一友将大量沈鹏、王镛等人伪作问余,余告知其皆假,友不悦,后问于中国书法超市某位所谓的专家,专家言皆真,友大喜。由此得知,实话之不中听,不能说矣!
6 I8 H: X8 L$ l2 x$ x7 p王镛这人不知道在忙什么了,60多岁了,几乎没一本像样的学术著作。2 a# X4 j( m- }- a) [! n7 T
美术界有吴老缶、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之说法,窃以为应该以徐悲鸿代替潘天寿作为四大家, 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为花鸟山水之大家,中国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从人物画的角度讲,徐悲鸿为一代宗师亦不为过矣。( R' c# A% l% j0 r
潘天寿一生的作品只有2000多幅,比其现在这些一天画几副,一年画上千副作品的画家来说,逊色多了!: d1 \3 o q% `% j
齐白石的作品一生有2万多幅,一友言,有4.255亿宁可买王蒙的作品也不买齐白石的作品。
: }; t+ y3 a$ f# @6 g0 U" j$ Z据载宋徽宗传世作品只有19副,其中一大部分为代笔作品。 , l5 V+ K# e7 ~6 _0 x
李可染的的作品据说有3000副左右,不知道该说法的真假,其画山水的湿墨法为当代一绝。
' N4 C! |1 R; o# a5 f齐白石衰年变法、张大千后期的泼墨泼彩、黄宾虹80岁后的积墨山水皆有异曲同工之妙,假设他们在70岁以前去世,对后世影响又是如何?
% |! l" i, N- R. L) I8 u/ L明朝200多年的历史,载入画史的有名的人也就吴门四家、董玄宰、林良、吕纪、 徐渭、陈淳、陈洪绶、等不多几十人,而今光在书法超市,便可见到一大批大师 、大家、巨擘、泰斗、圣人、岂不怪哉!7 z* ]; p" I" V3 ?8 R+ t8 N0 y3 Q
当今书坛号称能书画印的人很多,其实善书画印的人很少,真正精书画印的人寥寥无几,书画印皆精而影响大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故去的王个簃、诸乐三、陆维钊、钱君陶等人皆精书画印,在世的似乎只有孙其峰、韩天衡等人了。
2 Q4 f! E9 c7 w' a- o又钱先生斋号无倦苦斋,久不知其意,后知其来历为各取赵之谦(无闷)、黄牧甫(倦翁)、吴老缶(苦铁)别号之首字成其斋号,一为钱老受三人影响之深远,一为钱老孜孜不倦、学术上无倦苦耳。
) r3 c1 Z5 h g( d% `1 F健在者如果说书画印论(指论著)四者皆善,亦似乎只有孙其峰、韩天衡等人。7 N) Y1 t% i! y# H5 T4 e
附韩天衡著作表 ( k: i& r0 g. h+ ~& ?3 ~
出版有《中国篆刻艺术》(有日译本)、《中国印学年表》、《历代印学论文选》、《印学三题》、《篆法辨诀》、《韩天衡印选》、《韩天衡书画篆刻》、《秦汉鸟虫篆印选》、《天衡印谭》、《天衡艺谭》等,著有《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画苑掇英》(合作)电影剧本三部。 国画大师刘海粟,李可染,谢稚柳,程十发,黄胄,陆严少,等用印多出自韩天衡手笔。曾受中国政府的委托,为上海APEC会议的各21国首脑刻印名章。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所著《中国印学印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2 }, G# ?+ h9 v9 d% P, ]
又钱先生书画印皆善,又精通音乐,身为多家音乐出版社之总编,后知其为刘质平、丰子恺诸位先生之学生,而刘、丰皆为弘一法师之高足, 一通晓音乐,一善于漫画,名师出高徒,此言不虚耳。2 o9 _3 j4 z( f {* q @
又钱先生等人在建国前曾经创办万叶出版社,时任该出版社之总编兼董事,出版了一大批音乐资料,为时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该出版社为今之人民音乐出版社之前身,钱老此举,功莫大焉!
* Z% J8 R9 x9 w1 ?0 @又钱先生曾言其因无倦苦斋在文革期间备受折磨,原因是该斋号与上海方言无权利可抓相近,曾一度为反对派批斗之把柄,请教上海朋友,该发音相似否?" V* Q) J# {% r3 u8 a# x+ k+ h
又钱先生精于书籍装祯设计,曾经设计各类书籍封面1700多种,为鲁迅、巴金、茅盾、等文坛名宿设计书籍多部,时与其来往者皆文化名流,如前述几人外,还有郭沫若、汪静之、田汉等人,受诸名流影响,其水平不得不高矣。( v9 z# R$ Z' x% l2 a
当代书坛大多年青人已无生育能力,问何故,见拍卖作品众多精绝、绝精之词可知矣!生理上不孕不育可去医院医治,艺术上不孕不育恐难医治耳。3 @* A7 K6 j0 A/ h! f
熊伯齐以几十年之功力专攻瘦金,然水平不及于公非闇,专业书法家之专业书法水平不及专业画家之业余书法水平屡见不鲜矣。此可为一例。
7 Q4 T6 G* v' t0 P2 G8 b8 c当代画工笔花鸟者众多,但皆无出南陈北与,于氏弟子有田世光、愈致贞、胡洁青,田、愈弟子有金鸿钧, 金氏弟子有静萱等人, 此翁衣钵相传, 脉络清晰, 后继有人, 陈之弟子有喻继高等人,将其艺术发扬光发,实可幸矣。3 `' R$ _/ L/ S; X! [! n: S- S
又陈氏一生作工笔仅500来幅,与当今书画家几千幅,几万幅相比,实相形见绌, 究其原因,陈氏视创作如生命,绝无轻率应酬之作,陈氏之法,实为今人楷模。
' P1 W- n% S# z! u- t, R' W1 Q0 t又陈氏之作,其中95幅捐赠于南京博物院,若能够亲临该院,一睹风采,幸莫大焉。
2 i4 ] q# U! W( S+ q又当今画工笔画者如莫建成,喻继高等人皆以工笔名世,细观二人画作,有众多题材皆出于南陈北于,由此可知,二翁影响之深远。
+ |: ^1 B# ^: N9 i如今画水墨人物者众多,然无人能于蒋兆和之水人物相抗衡。
2 |, g' y) M. q% @贺天建存世作品1000来副,其中有一半为应酬之作。! Y0 s' Z$ V+ Q" t/ J% b1 B! u/ G2 ^! w
傅抱石在世创作作品共计3000来副。 ; ^7 p. E. _4 ?' w) w% f# ?
流民图为蒋氏代表作,在美术界影响巨大,究其原由,该作品乃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典型事例之一,范曾老儿一生做画无数,然无代表作传世,盖其画作皆来源于神话,凭空捏造耳。/ u3 ~4 t2 ~1 W1 o, _6 U" ?$ {! x
范曾言当代画白描者无人出其左右(大意),该言一出,即招致众人非议,曹宝麟对此亦有评论。
) G9 c. y3 y4 G( ?+ q附曹宝麟发言:这个人的可悲之处在不断投机又不断失败,尽管不惜化重金买回话语权,但最后还是招人讨厌。盖此人冒充大师而其真实水平,却不能使人首肯也。
( U# T. Q/ A' J3 @范氏之作,以老子出关,钟馗嫁妹,进士捉鬼最多,皆千篇一律,无甚新意。
% q4 S( ^8 T0 U, ]# ^6 z: Q! n范氏做画童皆圆脸鼓腮,叟皆银髯飘飘,如近亲克隆耳。6 U: X2 k. c* V, h( y6 j
刘大为画作中有部分水墨人物,其线条勾勒手法和兆和公类似,然相比兆和, 高下立判矣!# n& d: p1 r) z6 s0 n! e3 ^ X
20世纪堪称书画印大师的只有吴昌硕。: @- A! k6 @3 H1 E/ U- M
章祖安,号秋农,不知其意,后读吴老缶篆刻作品集,内有一秋农小印,莫非章先生得此印,并以该印内容做名号耳,此举前贤已有,昌硕老得一缶,便以老缶命名,是一例也.: A: V6 Y0 N0 F5 J1 B9 j5 A% N3 a
韩天衡藏品众多,内有一高12。5厘米的田黄薄意,品质上乘,雕刻精美绝伦,按今之市价,几百万不在话下,知老韩同志乃一不缺钱之大户,其书画印皆鲜见于市, 莫非于此有关.
3 e0 P$ Y H. Z( N又今之众多书画家,皆大肆作画卖字,莫非与无藏品有关.
; e7 a2 Y# U0 L" r5 |. A+ |读陈巨来之按持人物琐忆之吴老否条,知老缶身材不高且无胡须,无从印证,后读任伯年画册之人物篇,内有一酸寒尉像,乃任氏为吴氏所做之画像,该画上老缶亦无胡须,又读吴昌硕篆刻集,内有吴老自用印章一枚,内容为无须老人,三者印证, 知陈氏所言不虚耳.
, {( l5 q2 M- R/ s0 G3 z陈巨来之元朱文,方介堪之鸟虫篆,来楚生之肖形印为当代三绝,至今无人超越.0 o' u8 M& \0 e) y) F" m; R
罗福颐为今之古玺印研究之权威,成就卓著,读其古玺印之著作,内有一考证方法,即把刚出土文物与已出土文物和已存在文献相互印证,余不知该方法为何意. 后读容庚先生之商周彝器通考,知其为史学界之三重辩证法之一种,香港学者饶宗颐亦常用此法.
5 N% _+ b& [) x4 D o8 @; O罗福颐一生著作等身,达100多种,实为今人之楷模.) L$ d. c8 K; W$ ~
容氏为当代著名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青铜器学家,一生著述甚丰,商周彝器通考更是将青铜器学从金石考据学当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问,当代人能单独撑起一门学科者,已寥寥无几耳.7 v, H5 U. z1 ]% Y! a8 ~( w7 K/ j
附简介5 b1 x8 j1 q( b" z8 N
中国青铜器综合性研究专著。容庚著。初版于1941年。正文30余万字,图版近千幅。此书首次突破宋清以来金石学的模式,从器物的形制、花纹和铭文的流变作综合的研究,把辨伪、断代、释文、考证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文字部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通论,包括原起、发见、类别、时代、铭文、花纹、铸法、价值、去锈、拓墨、仿照、辨伪、销毁、收藏、著录15章。下编为各论,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器、乐器4章,对57种青铜礼器逐一论述用途、制作、形状、名称等。全书详尽系统,搜罗宏富,抉择有方,考证矜审,图文并茂,是容庚先生充分吸收宋清两代金石学的成果并益以近××古学的成就而集大成者,是对中国青铜器作系统理论阐发和科学分类的划时代著作。, n$ D% [7 z5 b+ v; T9 I
又容氏乃一帖学名宿,其论丛帖目,对帖学论证严密,至今被奉为帖学圭臬,是继张伯英碑帖论稿后又一帖学巨著.此套书台湾版只出了第1-3册,第四册没有出版发行,后第四册为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为翻查丛帖之重要工具书,所录以自藏及目见一卷以上之丛帖为主,分历代、断代、个人三类,共十五卷,可称网罗宏富。似此编次井然,目录明晰又齐备之贴学巨著 ,实为研究帖学、书学者所不可缺少之参考书。
) B, G/ l* L4 ]# D" a! T1 x$ o张伯英有号帖学祭酒,为近代帖学研究之鼻祖,今人研究帖学,其论著能不能读矣!
' b2 R0 c8 N# t x9 d* l) V& N: L; {8 m启元白老师众多,张伯老为其中之一.
! W" R* \2 l5 T, |" R* L又容庚先生颂斋书画小记150余万字,皆先生用小行楷手抄誊写,先生积40年功力始成此书,其中论及古今书画家800多人,不乏真知灼见,读来如品佳酒,其味甘醇. , M0 N5 b$ r& u* F3 P5 c
曾宪通:200余万字的《颂斋书画小记》是中国书画史上一部巨著。容老记录了从唐代到现代各个时代的书画家,每个人有其传记和其代表作。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收录与撰写,对于初学者与专门研究的人都能应其急需,非常重要。这部著作是容老在“文革”受批斗时创作的,在“文革”中容老家属都被遣送回乡," q; F- o8 u* {+ j% @; n6 E
他自己独自一人限于斗室中完成文稿。当时的辛酸全部化为写作了。. U" k8 Q" g1 A$ v$ n4 z
韩天衡、孙其峰皆善书画印,然韩氏之草篆、孙氏之篆隶,习气较重,可看而不可学。
9 {( V' E- X* D- `侯外庐为近代著名思想史学家,创立侯外庐学派,其弟子张岂之亦为当今思想学术史研究之执牛耳者,读其中国思想学说史可见一斑。0 L5 k0 ]( A/ r6 {( B$ D
余对书法关注较多,对绘画关注甚少,今得中国历代画谱类编一套,读来手不释卷,突发奇想,学习绘画要临摹,写生,思考,创作,而书法中无写生一环,问同道,对否?
1 ?2 g/ h) i7 C. }+ G& {近代以祭酒著称者有二,一为江南祭酒邓散木,一为帖学祭酒张伯英,张为帖学巨擘,有此称谓,实不过也。
2 t( x' Y4 P2 |- u% q0 b/ W吴湖帆、张伯驹、傅增湘为近代收藏三巨头,吴氏以书画收藏,伯驹以古籍收藏、 增湘以书籍收藏名世。/ X( Q1 _0 H, s U4 |
丁福保为近代著名藏书家和学者,一生藏书15万册,著作等身,其著作如佛学大辞典,古钱大辞典等皆为学术界之开山之作,至今为众人所称道,丁氏编纂佛学大辞典曾花费8年时间,余如花30年时间能够概览一遍,已属不易。
. A' i# @- t, g( i4 ^" R4 |4 h读文化知识辞典之历代名画记词条,称历代名画记为唐朝张产远著,再读其内容,知产远实为彦远之误。
( c" S0 d0 F" F3 Q丁皋传真心领内有三停五部之法,该法部分内容与面相学类似,莫非丁氏既懂画法,又通面相风水之术?$ o- H% i# |% Z( `9 I
《传真心领》是清代丁皋著将丁家祖传的画人像秘法整理而成书,分为上、下两卷,在喜庆二十三年被书商杂凑其它图谱,并附图章汇纂等,以《芥子园画传》等四集的名义刻版行世,该书本非芥子园画谱之一部分,由此可知今之芥子园画谱,非当初芥子园画谱作者之本意耳。# j5 O' u4 e# Q! g, ]$ T6 _% a
海上晏方收藏甚富,为侪辈中之佼佼者。
* J* H% S; V8 E! \1 W$ P; }冬心曾创漆书,童氏常用漆书之法作书示人,今用该法者已鲜见矣。
3 q7 l; f1 U/ `% q九届国展有一串获奖的,十届国展有一筐获奖的,估计十一届国展会有一堆获奖的。
" \) I. [6 }' ?0 g9 ?$ [获奖选手在上海、广西得了名,在甘肃得了利,这不刚在那边获奖,一转眼就跑到甘肃来淘金了,名利双收,真美! 亲爱的朋友们,好好写字,好好写字吧,以后您获奖了,您到这边来,好古接待您,我会给您添茶倒水的,握手!% `5 S+ c+ S8 f3 F' J
获奖选手在其他地方走穴不多见,但在这边已司空见惯,至今已无新鲜之意,以前曾经热中于收藏获奖选手作品的部分老乡在十届国展的一堆获奖选手面前亦不知卖谁的为好,其情景与九届国展时的那些风光选手真是差远了。
4 f* W9 A" O9 c! Z8 @; P当代美术界中西结合者多矣,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其中之翘楚,林氏25岁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28岁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其才能远非侪辈所比,称其为美术界一代名家亦不为过,其弟子吴冠中人亦称其为大师,其他弟子苏天赐、赵无极、席德进、朱德群皆为名士,一生能有这样的几个弟子,亦能知足矣。4 b: ]5 t. p4 _* w, D7 u$ e
记得美术界有素描先生之戏称,请问是江丰显示否,记得一名家在访谈时曾经言
$ k+ [7 w- P8 F" x7 Q1 k: E. Q \* u及江先生一味强调国画家去练习素描,故有此称谓也。
4 p0 M' k' L3 m* o/ y喜欢元章已久,一直将其作品苕溪诗帖之苕读为逃,后与媳妇以及其同学去吃火锅,一人喊:吃少(其实为苕)皮的请举手,大家响应,菜上齐后仔细一看,原来刚才之少皮为苕皮,亦知该字不读逃音而读少音,犯了怎么多年的错误,实在惭愧惭愧,后知该同学之发音亦不准确,大家都错,可惜可惜!
1 @1 ~- S' i( t8 D4 j E% X+ j临兰亭序多年,一直将禊读为契,后无意中上网翻阅,知该字非契而是xì,作为一书法发烧友,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让人贻笑大方 。
9 S) f) D6 [' V! n% {0 y(由上述事例可知 犯简单的错误实在容易 犯低级的错误更加容易 时刻学习 时刻充电才是可取的)- J2 N3 Q" A3 o, L/ ~
朋友发来一句话有点意思。现摘录如下:现在的中国书画市场没有藏家,只有上家和下家.% S& Z6 D: s- L$ f# U6 C
书画鉴定主要的是什么,主要的应该是笔法,章法,墨法,印章是辅助的,我们看到一副作品,没有印章可对比的情况下,只能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材质,装裱 也是辅助手段,鉴定老东西,用印章没有问题,章法,可以模仿,只要有原件,就可以模仿。3 B4 p7 p. {, d: Z4 i
一人作品曾与神七遨游太空,后大肆炒作,问当地一朋友,该人作品如何,朋友言,东西价值不高才上天,万一发生意外损失不大,喷饭,喷饭。
2 j; N" l' F% c! s; K中国书画全书为书画理论之集大成著作,首印500套14巨册,二印1500套20巨册,收录书画理论256种,为众多书画家所称道,本想购买一套,后发现该书与黄质之美术丛书内容大同小异,于是该计划流产,学习书画理论者,该书可作为案头之宝。7 o+ J5 O% b( B
有以上著作苦苦研读,再有机会亲自观摩真迹,鉴赏水平必定会大幅度提高。% I1 z* W+ X$ [* g* E: v
画论类编之著作,以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为最,王世襄,著中国画论研究亦为一部力作,两相比较,有部分内容重复,于是有一套便不再想买另外一套,此计划近期暂时搁置.- C' p q: U) ]# q! e* V' a% V/ E
以上著作有一套便可浏览大概,作为藏书,全部拥有亦无不可,作为学习研究之用, 有一套足矣,在书画印某一方面学有所获矣足矣!: Z* E- v% g3 Q- t; U
愿大家皆有所获! |
|
|